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农业全书︱附录一重要文献、法规目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农业全书︱附录一重要文献、法规目录
  • 位置: 首页/附录库/中国农业全书

附录一重要文献、法规目录

 附录一
 重要文献、法规目录
 (一)新中国成立前文献与法规
 中共山东分局关于春耕工作的决定
 (1941年2月25日)
 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关于讨论修改乙种公平负
 担办法的通知
 (1941年7月18日)
 中共山东分局为保证实现关于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
 开展群众运动的决定给各级党委及组织部的工作指
 示
 (1942年5月15日)
 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关于统一村镇财政及人民
 负担的决定
 (1942年5月30日)
 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关于配合减租减息整理村
 镇财政工作的指示
 (1942年5月30日)
 中共山东分局关于整理村镇财政的决定
 (1942年7月1日)
 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关于减租减息增加工资工
 作的指示
 (1942年7月16日)
 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关于粮食工作的训令
 (1943年10月13日)
 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关于半年农林工作的指示
 (1943年10月15日)
 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关于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指示
 (1945年3月3日)
 中共山东分局关于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指示
 (1945年3月7日)
 山东省政府关于今年秋季征收公粮的决定
 (1945年8月20日)
 山东省政府关于统一土地产量与杆丈标准的决定
 (1946年4月25日)
 山东省政府关于征收三十五年度麦粮工作的指示
 (1946年5月18日)
 山东省政府关于征收三十五年度下期田赋的指示
 (1946年7月15日)
 山东省政府关于征收田房契税工作的指示
 (1946年9月23日)
 山东省政府关于秋季征粮工作补充指示
 (1946年10月9日)
 中共华东中央局关于目前贯彻土地改革土地复查并突
 击春耕生产的指示
 (1947年2月21日)
 山东省政府关于夏征工作的指示
 (1948年5月26日)
 (二)新中国成立后文献与法规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关于加强农村工作的决定
 (1949年9月)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关于今冬明春完成与结束土地改革
 的指示
 (1950年10月20日)
 山东农业劳动互助组织的回顾与今后的一些意见
 (1951年10月4日)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关于今年冬季农村工作的指示
 (1951年10月20日)
 山东分局农委会关于第一次农业生产互助合作会议的
 报告
 (1952年2月1日)
 推广互助组与供销合作社的“结合合同”
 (1952年5月17日《大众日报》社论)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对《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农委会关于
 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情况的专题报告》的批语
 (1952年7月5日)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农委会关于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情
 况的专题报告
 (1952年6月)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批转分局农委会关于第二次农业生
 产互助合作工作会议的报告
 (1952年7月5日)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批转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夏季农业
 互助合作运动情况报告
 (1952年8月14日)
 加强党对互助合作运动的领导
 (1952年8月23日《大众日报》社论)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农村工作委员会综合报告
 654 附录一 重要文献、法规目录
 (1952年11月 26 日)
 必须抓紧冬季有利时机,整理提高与发展互助合作组
 织
 (1952年12月11 日《大众日报》社论)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批转分局农委关于目前冬季农副业
 生产与互助合作运动情况向分局的简报
 (1953年1月8 日)
 中央关于布置农村工作应照顾小农经济特点的指示
 (1953年3月17日)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批转广饶县三柳树村和历城县王朝
 佑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两个总结
 (1953年4月12日)
 中央农村工作部批转文登地委关于七个农业生产合作
 社的重点检查报告
 (1953年6月17 日)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批转诸城县委关于朱村乡纠正互助
 合作运动中盲目冒进偏向的情况和经验的报告
 (1953年7月 7 日)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关于有关互助合作方面几个问题的
 说明
 (1953年8月 19 日)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批转文登地委关于昆嵛县第六区互
 助合作工作的情况报告
 (1953年9月3 日)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批转昌潍地委关于临朐县八区常庄
 乡互助组织整理情况报告
 (1953年10月5 日)
 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积极整理与发展互助合作
 组织
 (1953年12月6日《大众日报》社论)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转发莱阳地委批转地委工作组关于
 莱阳崖后村建社的情况报告
 (1954年1月 16 日)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批转历城县委关于合作社骨干训练
 班工作的总结报告
 (1954年2月8日)
 掌握方针,贯彻政策,进一步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1954年2月13日《大众日报》社论)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批转莱阳地委关于加强农业生产互
 助合作具体领导的指示
 (1954年3月3日)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批转文登地委关于互助合作会议的
 情况报告
 (1954年3月4日)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批转分局农村工作部关于座谈如何
 整理合作社的报告
 (1954年4月23日)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批转莱阳地委对莱西县十五区农业
 生产合作社的调查报告
 (1954年4月 29 日)
 抓紧当前有利时机,大力整理巩固并适当发展互助合
 作组织
 (1954年9月7日《大众日报》社论)
 山东省五年来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发展概貌
 (1954年9月 28 日)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关于在突击进行统购统销期间切实
 抓紧作好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准备工作的通知
 (1954年11月 9 日)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关于冬季训练互助合作的区乡干部
 和办社骨干的通知
 (1954年11月 17 日)
 加强领导,做好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工作
 (1955年1月14日《大众日报》社论)
 中共山东省委批转莒南县委关于黄庄乡总支领导农业
 社推行小段包工情况的通报
 (1955年3月25 日)
 中共山东省委批转历城县委关于颁发互助合作政策的
 布告的请示报告
 (1955年3月28 日)
 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曹县合作化运动情况的通报
 (1955年4月 13 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从 一九五五年到 一九五八年春季农
 业合作化的发展规划(草案)
 (1955年8月17 日)
 中共山东省委召开全省区委书记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
 央指示迎接合作化高潮
 (1955年8月18 日)
 中央转发山东省委关于当前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报告
 (1955年10月2 日)
 贯彻执行党的七届六中全会决议全力做好整顿巩固合
 作社的工作
 (1955年10月25日《大众日报》社论)
 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季节安排问题的指示
 (1955年11月1 日)
 中共山东省委批转荣城县楼下村黎明农业生产合作社
 制订三年生产规划的经验
 (1955年11 月 10 日)
 中共临沂地委关于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案
 (1955年12月 5 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办好第一批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
 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 (二稿)
 (1956年1月 21 日)
 认真学习和宣传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
 (1956年2月2日《大众日报》社论)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切实做好合作社整顿巩固工作的通
 知
 附录一 重要文献、法规目录 655
 (1956年2月26日)
 舒同在全省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上的报告
 (1956年3月23日)
 谭启龙在山东省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上的
 总结报告
 (1956年3月31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处理地主富农分子和一般历史问题
 的反革命分子入社问题的指示
 (1956年4月4日)
 中共山东省委员会、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关于执行国务
 院《关于春耕生产的指示》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勤俭办社的联合指示》的指示
 (1956年4月11日)
 中共山东省委批转农村工作部关于在农业合作社内推
 行劳动定额制度的报告
 (1956年5月28日)
 中共中央批转山东省委关于停止不适当地动员社员向
 社内投实物的通报
 (1956年8月1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今年秋冬在全省范围内完成完全社
 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化的指示(草案)
 (1956年9月20日)
 中共山东省委转发省委农村工作部《关于初级农业生
 产合作社升级与合并工作中若干具体政策问题的意
 见(草稿)》的通知
 (1956年10月15日)
 中共山东省委批转中共淄博市委合作部《关于淄川区
 张杨乡、洪山区西河镇合作社社员退社情况的检查
 报告》
 (1956年10月29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巩固农
 业生产合作社开展冬季生产的指示
 (1956年11月29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处理并社升社问题的通报
 (1956年12月18日)
 认真解决农业社内困难户问题
 (1957年1月15日《大众日报》社论)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开展社会主义
 农业增产竞赛运动的通知
 (1957年3月5日)
 赵健民在山东省第二届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代
 表会议上的报告
 (1957年3月9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加强农业合作社政治思想工作的指
 示
 (1957年3月28日)
 山东省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优待劳动日暂行办法(草
 案)
 (1957年4月)
 当前生产整社领导上的几个问题
 (1957年4月13日《大众日报》社论)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解决当前农业生产合作社中几个突
 出问题的通知
 (1957年4月15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做好夏季小麦
 预分和征购工作的通知
 (1957年5月15日)
 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关于1957年夏征夏购工作中若干
 具体问题的规定
 (1957年5月15日)
 适应夏季生产特点积极改进与提高农业社的经营管理
 (1957年6月12日)
 中共山东省委批转省委工作组关于处理改造落后乡遗
 留问题的试点情况的报告
 (1957年7月10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委员会联合通知
 (1957年7月21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向农村干部党团员与广大农民进行
 一次大规模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
 (1957年8月10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在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过程中如何开
 好县三级干部会议的紧急通报
 (1957年8月11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如何在乡、社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
 育运动的紧急通报
 (1957年8月16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在大辩论中应注意划清的几个界限
 问题的通报
 (1957年8月30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纠正与防止在当前全民大辩论中发
 生某些偏差的通报
 (1957年9月4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做好1957年农
 业合作社全年收益分配工作的通知
 (1957年9月5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开展农村大辩论要首先开好县的三
 级干部会议的报告
 (1957年9月14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在地、县委召开整风会议期间,如何
 做到生产、整风两不误的通知
 (1957年12月28日)
 五年来我省农业战线上的成就辉煌
 (1957年12月31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农业合作社内部若干互利政策问题
 的规定
 (1958年1月9日)
 656 附录一 重要文献、法规目录
 中共山东省委批转省委农村工作部关于在一九五七年
 决分中结合解决几个问题的意见
 (1958年2月 13 日)
 中共山东省委批转省委农村工作部《关于一九五八年
 农业社收益分配中消费积累比例问题的初步意见》
 (1958年6月2 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把小型的
 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的几项意见
 (1958年7月8 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合作社社
 员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收入在社员总收入中应占比
 例的意见》的几项意见
 (1958年7月8日)
 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卫星”田的验收报产办法
 (1958年8月 15 日)
 中共山东省委转发《省委农村工作部关于召开人民公
 社座谈会的报告》、《人民公社的十大优越性》和《掖
 县先锋人民公社试行简章(草稿)》三个文件
 (1958年9月11 日)
 舒同在全省人民公社会议上的讲话
 (1958年10月5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做好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分配工作
 的指示
 (1958年11月23 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农村人民公社
 党员、干部十项守则的规定
 (1959年1月7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关于贯彻执行《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适应人民公社化的形势,改进农村
 财政贸易管理体制的决定》的指示
 (1959年2月13 日)
 中共山东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关于人民公社生产管理
 制度的若干规定
 (1959年2月 16 日)
 整社工作的初步经验
 (1959年1月)
 整社工作的初步经验(续)
 (1959年2月)
 谭启龙:整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1959年2月16 日)
 舒同:中共山东省委六级干部会议总结提纲
 (1959年3月19日)
 白如冰:关于目前人民公社解决体制和清算旧帐问题
 对省直和工矿企业负责干部的讲话
 (1959年5月)
 中共山东省委批转济宁地委关于在“拔白旗插红旗”中
 对于发生乱拔白旗错误的处理意见
 (1959年6月 12 日)
 为今年基本实现农业半机械化而奋斗
 (1960年3月13日《大众日报》社论)
 中共中央关于山东六级干部大会情况的批示
 (1960年3月23 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当前农村人民公社工作中几个问题
 的具体规定(草案)
 (1960年4月7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工作的指示
 (1960年5月20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农村人民公共
 食堂管理办法的暂行规定
 (1960年6月4 日)
 充分发挥生产小队的主动性积极性
 (1960年8月3日《大众日报》社论)
 中共山东省委印发关于即墨县七级人民公社湍湾大队
 人口死亡情况的两个调查报告
 (1960年8月 3 日)
 以粮为纲,为粮而战
 (1960年9月7日《大众日报》社论)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公布《关于当前农村若干政策问题
 的规定》的通知
 (1960年10月5 日)
 中共中央关于山东、河南、甘肃和贵州某些地区所发生
 的严重情况的指示
 (1960年12月8 日)
 中共山东省委对省委农村工作部、财贸部《关于农村人
 民公社分配中几个政策问题的请示报告》的批示
 (1960年12月22 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十二项政策的若干补
 充规定草案(第二次修改稿)
 (1961年2月20日)
 介绍莒县爱国公社爱国生产队实行“三包一奖”“四固
 定”的做法
 (1961年3月 10 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分配使用平调
 退赔款的通知
 (1961年3月16日)
 大抓小队管理,提高社、队干部的管理水平
 ——中共山东省委批转临沂地委整风整社运动情况
 简报
 (1961年3月23 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宣读讲解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
 (草案)试点情况的简报
 (1961年4月4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印发《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
 案)》和省委《执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
 的若干具体意见(草稿)》的通知
 (1961年4月20日)
 附录一 重要文献、法规目录 657
 建立与健全田间管理责任制
 (1961年5月27日《大众日报》社论)
 中共山东省委批转省委农村工作部《关于今年公社内
 部夏季预分工作意见的报告》
 (1961年5月28日)
 坚决兑现超产奖励政策
 (1961年6月16日《大众日报》社论)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执行《中央关于坚决纠正平调错误,
 彻底退赔的规定》的决定
 (1961年7月25日)
 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
 (1961年10月7日)
 中共山东省委转发谭启龙同志的来信
 (1961年10月31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今冬明春进行农村基层整风整社的
 指示
 (1961年12月11日)
 中共山东省委批转公社工业局党组关于贯彻执行《中
 央关于城乡手工业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试行草
 案)》的试点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
 (1961年12月15日)
 中共山东省委批转陈洪波同志关于把土地所有权下放
 给生产队的调查报告
 (1962年1月3日)
 包购办法好
 (1962年1月3日《大众日报》社论)
 中共山东省委批转省委调查组关于以生产队为基本核
 算单位问题的两个报告
 (1962年1月15日)
 中共山东省委批转农村工作部关于处理社员退社和对
 待单干农民政策问题的意见
 (1962年3月29日)
 切实搞好生产队的劳动管理
 (1962年4月2日《大众日报》社论)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印发《关于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十
 六个问题 (初稿)》的通知
 (1962年7月23日)
 今冬明春农村工作要点
 (1962年11月7日)中共山东省委第一届第十六次
 全体会议通过)
 民主理财
 (1963年1月13日《大众日报》社论)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继续做好农村整社工作的指示
 (1963年2月1日)
 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周兴在山东省农业先进集体
 代表会议上的报告
 (1963年2月26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报告
 (1963年4月13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领导的
 通知
 (1963年4月26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
 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的通知
 (1963年6月2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认真做好农村人民公社一九六三年
 收益分配工作的指示
 (1963年11月12日)
 中共山东省委印发张鼎丞同志对历城县东郊公社如何
 开展“四清”工作的一些意见
 (1963年12月18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迅速宣传中央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问
 题的两个文件的通知
 (1963年12月29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面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情况的简报
 (1964年2月25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注意检查贯彻执行“六十条”的情况
 的通报
 (1964年5月3日)
 山东省人民委员会颁发《山东省农村人民公社优待劳
 动日办法》
 (1964年5月8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报
 告
 (1964年5月13日)
 中共山东省委曲阜社教工作团关于召开骨干会议反对
 右倾的报告
 (1964年12月1日)
 从栖霞看发展农村副业的重要性
 (1965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社论)
 谭启龙在全省贫农、下中农代表会议和农业先进集体
 代表会议上的报告
 (1966年2月7日)
 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关于加强农产品市场管理的通令
 (1967年9月13日)
 中共中央转发山东关于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报告
 (1970年11月9日)
 白如冰在全省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报告(摘要)
 (1974年1月)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农业学大寨会议的报告
 (1974年1月12日)
 鲁北平原改变生产条件的正确途径
 ——齐河县综合治理旱涝碱沙,建设“三成四结合”
 高产稳产田的调查报告
 (1974年1月29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做好一九七四年夏季征购分配工作
 658 附录一 重要文献、法规目录
 的通知
 (1974年5月15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做好一九七四年征购分配工作的通
 知
 (1974年10月16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粮棉油收购问题给地、市、县委负责
 同志的一封信
 (1974年12月20日)
 苏毅然在全省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
 (1975年1月16日)
 山东烟台地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调查报告
 (1975年6月)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做好一九七五年粮食征购分配工作
 的通知
 (1975年9月25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学习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
 的报告
 (1975年11月22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做好 一九七五年农村人民公社收益
 分配工作的通知
 (1975年12月7日)
 社办工业遍地开花
 ——昌潍地区发展公社工业的调查
 (1976年1月22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做好一九七六年夏季征购分配工作
 的通知(节录)
 (1976年5月15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认真检查安排社员生活问题的通知
 (1976年12月30日)
 山东省加速农业机械化的调查报告
 (1977年5月28日)
 白如冰在全省普及大寨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1977年12月4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贯彻全国普及大寨县工作座谈会议
 精神的情况报告
 (1977年12月21日)
 秦和珍在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1978年1月5日)
 中共山东省委批转省委农业学大寨办公室、省革委农
 办党组《关于检查评比和考核验收大寨县的请示报
 告》
 (1978年1月12日)
 中共山东省委批转省委农业学大寨办公室、省革委农
 林办公室《关于检查评比和考核验收大寨县情况的
 报告》
 (1978年4月28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批转《鲁西北四区农业发展规划(草
 案)》的通知
 (1978年6月19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贯彻中央[1978]37号文件的通知
 (1978年7月4日)
 白如冰在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1978年7月30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贯彻中央三十七号文件的情况报告
 (1978年9月29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搞好农村人民公社一九七八年收益
 分配工作的指示
 (1978年9月29日)
 中共山东省委转发昌邑县委、郓城县委关于贯彻中央
 三十七号文件,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的情况报告的
 批语
 (1978年10月29日)
 中共山东省委批转掖县县委关于《立足本地资源,大力
 发展社队企业,把伟大光明灿烂的希望变为现实》的
 报告
 (1978年11月25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大力发展社队企业的通知
 (1979年3月24日)
 按照客观规律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
 (1979年3月30日《大众日报》社论)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革委会关于落实农村经济政策
 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
 (1979年4月5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做好一九七九年农村人民公社收益
 分配工作的指示
 (1979年10月28日)
 中共山东省委批转烟台地委《关于大力发展社队企业
 和多种经营的情况报告》
 (1980年1月12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加强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工作的
 指示
 (1980年4月23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搞活商品
 流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1980年8月14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我省当前经济工作情况的报告
 (1980年8月18日)
 中共山东省委批转省农业厅党组《关于做好一九八○
 年农村人民公社收益分配工作的意见》
 (1980年9月27日)
 中共山东省委批转《全省农业生产责任制座谈会纪要》
 (1981年5月 16 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一九八一年
 农村人民公社收益分配的通知
 (1981年9月 16 日)
 白如冰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附录一 重要文献、法规目录 659
 (1981年11月15日)
 秦和珍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81年11月16日)
 白如冰在全省山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1982年7月5日)
 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
 发《山东省农业生产责任制试行办法》的通知
 (1982年8月31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搞好一九八二年
 农村人民公社收益分配工作的通知
 (1982年10月25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贯彻中央〔1983〕1号文件的情况报
 告
 (1983年4月13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政社
 分开建立乡政府工作方案》的通知
 (1983年11月14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贯彻中央〔1983〕1号文件的情况报
 (1983年11月25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印发梁步庭同志在全省农村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1984年2月24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当前农村工作几个问题的通报
 (1984年3月25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扶贫工作的
 通知
 (1984年4月23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进行供销社体制改革试行规
 定
 (1984年6月20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乡镇企
 业的决定
 (1984年7月15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减轻农民额外负
 担的暂行规定
 (1984年8月4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放宽林业政策的若干规定
 (1984年8月5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开发水域发
 展水产事业的决定
 (1984年9月5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发展农村中
 等技术教育的决定
 (1984年9月10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
 知》加速山区建设的通知
 (1984年11月14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省海岛工
 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1984年12月11日)
 关于山东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几个问题
 ——苏毅然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1985年2月4日)
 山东省关于保护农村专业户合法权益的暂行规定
 (1985年2月16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执行中
 央一九八五年一号文件的通知
 (1985年3月1日)
 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农村经济体
 制综合改革试点县座谈会纪要》
 (1985年4月6日)
 农村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座谈会纪要
 (1985年3月20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
 若干规定(试行)
 (1985年9月17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批转《开发建设南四湖
 现场办公会议纪要》的通知
 (1985年11月22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贯彻执行中指委《关于农村整党工
 作部署的通知》的意见
 (1986年1月3日)
 李昌安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86年2月28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
 央一九八六年一号文件的通知
 (1986年3月6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搞活农村
 商品经济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
 (1986年7月19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
 止乱占耕地的通知
 (1986年8月13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贫困地区开
 发建设搞好扶贫工作的决定
 (1986年8月22日)
 梁步庭在全省农村经济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986年9月17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
 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
 (1986年9月19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搞活农村
 商品流通几个问题的补充规定
 (1986年9月19日)
 660 附录一 重要文献、法规目录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平湖开发
 建设现场办公会议纪要》的通知
 (1986年10月18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开发建设南
 四湖第二次现场办公会议纪要》的通知
 (1986年11月29日)
 明年经济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梁步庭在市、地委书记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节
 录)
 (1986年12月17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我省1987年上
 半年需要抓紧落实的几项工作》的通知
 (1987年1月27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机械服务公司《关
 于加强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的报告》的通知
 (1987年2月2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发[1986]
 22号文件的通知
 (1987年2月12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农业厅《关于当前畜牧业生产
 情况和意见的报告》的通知
 (1987年2月17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多种经营乡镇
 企业局《关于乡镇企业保持发展势头再上新台阶的
 意见》的通知
 (1987年3月17日)
 山东省贫困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山东省贫困地区经
 济开发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纪要的通知
 (1987年4月3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鲁西北地区
 经济开发现场办公会纪要》的通知
 (1987年4月13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土地管理局《关于我省非农业
 建设占地清查情况和对违法占地处理意见的报告》
 的通知
 (1987年4月24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
 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的通知
 (1987年5月11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山东省水利工程管理办法》
 的通知
 (1987年5月20日)
 深化我省农村改革的几个问题
 ——姜春云在诸城现场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1987年6月24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
 税暂行条例》的通知
 (1987年8月1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搞好今年秋种工作的通知
 (1987年8月5 日)
 姜春云在沂蒙山区第三次现场办公会暨全省扶贫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
 (1987年8月6日)
 姜春云在全省海岛和滩涂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87年8月27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棉花收购工作的通知
 (1987年9月3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发浅海滩涂发展养殖生产的若
 干规定
 (1987年9月8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生猪生产座谈
 会议纪要》的通知
 (1987年9月15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海水养殖业
 五年发展规划》的通知
 (1987年9月15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秋季粮油收购工作的通知
 (1987年9月26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意见
 的通知
 (1987年10月12 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山东省实行农村水利劳动
 积累工制度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1987年10月17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农村工作部等四
 部门《关于解决沂蒙山区水库移民生产问题的报告》
 的通知
 (1987年10月22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
 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1987年10月26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粮棉油合同定购“三
 挂购”政策的兑现办法
 (1987年12月2日)
 中共山东省委四届十次全会纪要(节录)
 (1987年12月24日通过)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贫困地区
 经济开发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1987年12月28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开展农业
 技术有偿服务的报告》的通知
 (1987年12月30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农村改革试验区的请示
 (1988年1月16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重新发布《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
 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的通知
 附录一 重要文献、法规目录 661
 (1988年1月16日)
 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目前困扰农民的几个
 问题》一文的通知
 (1988年1月27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粮食合同定购“三挂
 钩”政策的通知
 (1988年1月28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山东省农业承包合同管理
 试行办法》的通知
 (1988年1月29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搞好春季农业生产的通知
 (1988年2月24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省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通知
 (1988年3月7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保持农
 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决定
 (1988年3月14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厅《关于全省春季
 植树造林情况的通报》的通知
 (1988年5月12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我省农村改革试验区
 有关问题的通知
 (1988年5月24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夏粮收购工作的通知
 (1988年6月2日)
 山东省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纪要
 (1988年7月30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抓好今年秋种工作的通知
 (1988年8月20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评选推荐全国农业劳动模
 范的通知
 (1988年8月24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水利厅《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
 民共和国水法〉的报告》的通知
 (1988年9月6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贫困县经济开
 发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1988年9月7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全省农村改革试验
 区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
 (1988年9月16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秋季粮油收购工作的通知
 (1988年10月19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的具体
 规定的通知
 (1988年11月4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的通
 知
 (1988年11月10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山东省1989年几项主要工作的安
 排意见(节录)
 (1988年11月12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动员全省人民战胜严重干旱的决
 定
 (1988年12月6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农业厅《关于1988年秋种情况
 及夺取明年夏粮丰收意见》的报告的通知
 (1988年12月9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要求调减我省粮食定购任务和增
 加粮食销售指标的请示
 (1989年1月6日)
 全党全民动员 强化农业基础 确保农业上一个新的
 台阶
 ——姜春云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89年1月6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委《关于加强麦田管
 理夺取小麦增产的意见》的通知
 (1989年1月7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夺
 取农业丰收的决定
 (1989年1月13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优秀农民企业家的决定
 (1989年1月18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增加粮油合同定购挂钩化肥数量
 的通知
 (1989年1月20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加强农业
 商品生产基地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1989年1月29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农用生产资料生产和经
 营的通知
 (1989年2月4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不失时机掀起春季农业生产高潮
 的指示
 (1989年2月5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林业发展的决定
 (1989年2月16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山东省市长、专员绿化目标
 责任制奖惩办法》的通知
 (1989年2月16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山东省农业发展基金征集
 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1989年3月30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省农业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和
 职责
 (1989年4月14日)
 662 附录一 重要文献、法规目录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棉花收购政策的通知
 (1989年4月18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用
 税征收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1989年5月11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林特
 产农业税征收工作通知》的通知
 (1989年5月12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全省交售粮油模范的决定
 (1989年5月30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夏粮收购工作的通知
 (1989年6月2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土地管理局《关于农村
 宅基地有偿使用试点工作情况的报告》的通知
 (1989年6月9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棉花调拨中严重价格违法行为的
 通报
 (1989年6月14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广招远县、荣成市商农
 合作,以商促农经验的通知
 (1989年7月19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全民动员、大
 力开展抗旱斗争的决定
 (1989年8月18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搞好今年秋种工作的通知
 (1989年8月22日)
 赵志浩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89年9月18日)
 姜春云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89年9月20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科委、省农委《关于依靠科技进
 步促进粮棉油增产意见的报告》的通知
 (1989年9月26 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秋季粮油收购工作的通知
 (1989年10月16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协《关于全省农村科
 普工作情况和今后工作安排意见的报告》的通知
 (1989年10月20日)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水利建设问题的决议
 (1989年11月1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
 议通过)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核拨我省农业税减免指标的请示
 (1989年11月2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减粮食收购任务,增加农村统
 销粮指标的请示
 (1989年11月2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
 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的意见(节录)
 (省委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1989年12月4日
 通过)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山东省乡、村农机管理服务
 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1989年12月12日)
 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批转《关于我省棉花
 生产、收购情况和今后意见的调查报告》的通知
 (1989年12月16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农委、中国科学院
 农业项目办公室联合推广棉花增产新技术座谈会纪
 要》的通知
 (1989年12月29日)
 山东省水资源管理条例
 (1989年12月29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
 议通过)
 山东省农村集体经济承包合同管理条例
 (1989年12月29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
 议通过)
 山东省乡(镇)村集体工业企业管理条例
 (1989年12月29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
 议通过)
 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
 兴山东农业的决定
 (1990年1月22日)
 山东省耕地保养暂行规定
 (1990年2月1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1号令发布)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化肥、农药、农膜专营问题的
 通知
 (1990年2月27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召开全省农业劳动模范和
 先进集体表彰会议的通知
 (1990年3月8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评选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的
 通知
 (1990年3月14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开荒植棉的请示
 (1990年3月27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
 的通知
 (1990年5月19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情况和
 意见的报告
 (1990年5月19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夏粮收购工作的通知
 (1990年5月31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
 担的通知
 (1990年7月6日)
 附录一 重要文献、法规目录 663
 深化农村改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
 力
 ——姜春云在全省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990年7月8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搞好秋种工作的通知
 (1990年8月11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地管理的
 决定
 (1990年8月27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宗善棉药挂钩办法的通知
 (1990年9月11日)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今冬明春在全省农村开展社会主义
 思想教育的通知
 (1990年9月20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关于今冬明春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1990年9月29日)
 山东省农村集体经济承包合同纠纷仲裁办法
 (1990年10月2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9号令发布)
 山东省减轻农民负担暂行办法
 (1990年10月2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12号令发布)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开展创建“农村党的建设工作先进
 县(市、区)”活动的通知
 (1990年10月25日)
 姜春云在全省市地县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
 (1990年10月30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清理整顿
 农村集体财产工作意见的报告》的通知
 (1990年11月9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村级组织建
 设的意见
 (1990年11月12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发
 〔1990〕18号文件的意见
 (1990年12月13日)
 附录二
 农业大事年表
 1952年6—7月 苍山县发生了一起由于领导上
 的官僚主义和强迫命令所酿成的“拔棉事件”。 是年
 春,县委计划全县“斯字棉”种植面积扩大到13. 7万
 亩。 但部分群众担心“斯字棉”不增产,暗中种植了部
 分当地小棉花。 县里发现后强行清理,从6月底到7
 月初,共拔除7个区、18个乡、75个村、1 357户的棉花
 (有的已开花结桃)470余亩,引起群众不满。
 1954年春 曹县在互助合作运动中发生了强迫
 农民入社的偏差。 其主要原因:一是县委领导存有过
 激思想,违背了客观规律,超越了群众的思想觉悟;二
 是县委对办社必须坚持“自愿互利”原则认识不深刻,
 工作方法生硬;三是干部成分不纯。
 1954年5月17日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农村工作
 部召开了第四次全省农业互助合作会议。 会议总结了
 1953年冬季以来全省深入开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
 情况,研究了当时开展互助合作运动所必须掌握的基
 本环节,部署了进一步开展互助合作运动、逐步实现农
 业合作化的工作任务。 会议对合作化任务的具体部署
 是:山东争取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基本实现农业
 合作化。
 1955年4月24日 中共莒南县委总结、上报了
 该县土家坊前村新建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动社员投资、
 依靠社员群众的力量解决了生产资金之足的困难的经
 验。 毛泽东主席看了这份材料后批示:“这个合作社的
 经验也证明,适当地、不是过多地,并且是启发社员有
 了充分觉悟以后,对于贫苦社员又加以照顾等项条件
 之下,发动社员投资,解决合作社生产资金不足的困
 难,是完全可能的。”
 1955年9月17日 中共山东省委向中共中央写
 了《关于当前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报告》。 报告中说,各
 县召开的传达中央和毛主席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指
 示的会议,“一般都很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报告》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五项措施。 同年10月2日,中央
 批转了这个报告,《批示》说“山东省委关于当前农业合
 作化运动中几个问题的通报很好,兹转发你们参考。”
 1955年12月27日 毛泽东主席为《中国农村的
 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写了序言和批语。 毛泽东主席对
 《莒南县高家柳沟村青年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的经
 验》一文写的《按语》指出:“这个经验应当普遍推行。
 列宁说过:‘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成不了共
 产主义社会的。’ 我国现在文盲这样多,而社会主义的
 建设又不能等到消灭了文盲以后才去开始进行,这就
 产生了一个尖锐的矛盾。”“这个严重的问题必须在农
 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加以解决,也只有在农业合作化的
 过程中才能解决。 农民组织了合作社,因为经济上的
 需要,迫切地要求学文化。”“各级青年团组织应当领导
 这一工作,一切党政机关应当予以支持。”毛泽东主席
 对荣城县楼下村黎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三年生产规划
 一文写的按语指出:“这个规划有用,可作各地参考。
 一切合作社,均应作一个几年的生产规划。 经过社员
 的多次讨论,加以修改,然后讨诸实施。”
 1956年11月9日 毛泽东主席看了《农村工作
 通讯》刊登的《阳谷县石门宋乡农业生产合作社养猪报
 告》后批示:“请各省、市、区负责同志注意:如果你们同
 意的话,就把这篇文章印发一切农业合作社,以供参
 考,并且仿照办理。 要知道,阳谷县是打虎英雄武松的
 故乡,可是这一带没有喂猪的习惯。 第一年失败,第二
 年成功,第三年发展,第四年大发展,平均每人约有猪
 二头,共计二万头。 这个合作社可以这样做,为什么别
 的合作社不可以这样做呢?”
 1957年5月10—13日 利津县盐窝区盐窝乡发
 生了一起群众抢粮事件。 参加抢粮的有盐东、盐西、盐
 中、新村、马村、刘村、黄村等8个村的560多户、1 000
 多人,抢去粮食29336.5公斤。事件发生后,山东省
 副省长张竹生和惠民地委书记李峰检查了现场,并调
 拨了100万公斤粮食,及时发到群众手中,解决了他们
 的困难。
 1957年5月14日 昌邑县发生了闹退社事件。
 主要原因是:①部分高级社的收入有所减少,有些社员
 对农业社失去信心;②部分高级社的经营管理较乱,生
 产搞不好,分配制度不合理;③部分干部作风不民主,
 官僚主义严重,不秉公办事,不体贴民苦。
 1957年10月9日 毛泽东主席在《山东省莒南
 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的报
 告上作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个好例”的批
 示。 接着,《人民日报》以《大山农业社作出农业生产建
 附录二 农业大事年表 665
 设的好榜样》为题,报道了大山社的事迹,并加了编者
 按,建议各级领导机关认真总结这方面的典型经验,加
 以广泛传播。同年,在全国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会议上,
 国务院授予大山社一面“英雄战胜了穷山恶水”的锦
 旗。
 11月3日《大众日报》以《学习大山社愚公移山改
 造自然的英雄气魄》的通栏标题,介绍了大山社的事迹
 和经验,并专门发了社论,号召全党同志和广大农民群
 众向大山社学习。
 1958年2月12日 《大众日报》发表了《迅速做
 好农业社的”三包五固定”工作》的社论。指出:做好农
 业社的“三包五固定”,是春耕准备中最重要的工作之
 一,“它是农业合作社不可缺少的一项先进的管理制
 度,无论什么地区、哪类合作社都必须无例外地加以贯
 彻执行。”
 1958年7月16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
 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在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舒同陪
 同下,到聊城地区视察工作。听取了聊城地委的工作
 汇报,视察了寿张县台前农业合作社和高唐县宏伟农
 业合作社,并同社员一起参加了田间劳动。途经莘县
 时,还同莘县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和三级干部
 会议的全体与会人员见了面。
 1958年8月9日 毛泽东主席由河南到山东视
 察工作。路过兖州时,在火车上接见了济宁地委书记
 高逢五、副书记杜牧、地委副书记兼滕县县委书记王吉
 德及另外几位县委书记、滕县东沙河村支书郭祥令等
 几个支部书记和省委副秘书长谢华,询问了农业生产、
 水利建设和并大社的情况。当谈到并大社的名称时,
 毛泽东主席说:“河南叫人民公社,万户左右”。当日凌
 晨3时路过泰安,又在火车上接见了泰安的部分领导
 同志。
 毛主席到达济南后,首先听取了省委书记谭启龙、
 裴孟飞的工作汇报,并做了指示。然后,在谭启龙等陪
 同下,视察了厉城县北园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山东省农
 业科学研究所。在北园视察时,省委负责人汇报说:
 “现在北园乡准备办大农场”,毛主席说:“还是办人民
 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
 领导。”在视察过程中,毛主席同社员群众进行了亲切
 的谈话。
 1958年8月20日 历城县北园乡办起了山东省
 第一个人民公社——北园人民公社。
 1958年9月22日 《大众日报》报道:“山东省广
 大农村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即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全省由原来51 776个农业社,合并建立了1 556处人
 民公社,加入公社的有1 141.99万户、近5 000万人,
 占全省总农户的98.1%。
 1958年10月10日 山东农村人民公社实现了
 “公共食堂化”。全省办了247 440余处公共食堂,参
 加公共食堂的农户920多万,占总农户的82%。
 1958年11月2—10日 毛泽东同志在郑州召集
 有部分中央领导人和部分地方领导人参加的会议,广
 泛地讨论了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开始纠正已经
 察觉到的“左”的错误。
 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曾在《山东范县两年进入共
 产主义》的材料上批示:“要陈伯达、张春桥、李友九三
 人到范县看看,一过(看)便可以了。”会后陈等三人与
 参加会议的舒同同机到济南,经寿张赴范县。12月武
 汉会议期间,中共山东省委副秘书长谢华听说,毛泽东
 主席听汇报后曾说:“加一个0(即20年)也不行。”
 1958年11月5—19日 中共山东省委召开了地
 (市)、县委书记会议,总结1958年农业生产的丰收经
 验,确定巩固和提高农村人民公社的工作,初步拟定出
 1959年农业大跃进的计划与要求。会议首先由省委
 书记处书记谭启龙传达了西安九省市农业协作会议的
 精神,省委第一书记舒同讲了话。会议提出,在全省范
 围内开展一个5 000万亩基本农田的“一、二、三、四、
 五”大面积丰产运动。还要大力开展“十五养”运动。
 强调“多积累一些”,以巩固人民公社。
 1958年11月5日 滕县界河红旗人民公社发生
 了强迫群众大搬家,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
 产集体化,推行大兵团作战的事件。公社限期将全社
 116个村合并为28个村,强令社员离村搬家,男女老
 少分居,并抄家翻粮,取消私有制。县委发现后立即加
 以制止。
 1959年2月15日—3月22日 中共山东省委第
 一书记舒同,根据中央的指示和省委的决定,第一个短
 期下放到历城县东郊人民公社当社员。在下放期间,
 舒同和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
 基层的实际情况,帮助公社和生产队研究解决工作中
 的问题,还被选为社员代表出席了公社第一次社员代
 表大会。
 在舒同的带动下,全省县级以上党政机关有2.9
 万多名干部到农村当社员、到厂矿当工人,其中地、市
 委书记和常委36名,县(市)委书记和常委470名。
 1959年2月25日 毛泽东主席到济南视察,亲
 自主持召开了一次小型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共山
 东省委第一书记舒同,省委秘书长吴建,历城县委第一
 书记王任之,历城县东郊公社党委第一书记郑松,东郊
 公社大辛管理区总支书记李兰生,东郊公社大辛大队
 支部书记张印水等。座谈中,毛主席对“大跃进”、“公
 社化”、社员生产生活和干部作风等问题,一一进行询
 问,广泛听取了不同反映。座谈会从下午五时开始,八
 时半结束。
 1959年4月13日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到山东
 视察工作。先在兖州车站听取了前往迎接的中共山东
 省委第一书记舒同的工作汇报,当天下午到达济南后
 666 附录二 农业大事年表
 又听取了省委书记白如冰和历城县东郊东社党委第一
 书记郑松的汇报,然后乘车到东郊公社大辛大队看了
 小麦的生长情况。 在视察中,毛主席说:对小麦“一定
 要很好的管理,细心的管理,氮、磷、钾肥料要很好地配
 合使用,防止倒伏及其它灾害,搞好通风透光,争取今
 年的小麦大丰产。”
 1959年5月 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对中共山东
 省委驻菏泽工作组《关于刁屯大队工作情况的调查报
 告》加了批语:“小平同志阅后转主席。 这是在乌云笼
 罩下的一颗明星。”
 1960年3月20日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乘车路
 过济南,停车一小时,在车上接见了中共山东省委负责
 人舒同、裴孟飞、白如冰、刘季平和济南军区司令员杨
 得志、第二政委梁必业。 舒同向毛主席汇报了人民公
 社过渡等问题。 毛主席就过渡问题、发展社有经济及
 “一平二调”等问题作了指示。 毛主席还讲了要讲“三
 反”以及军队、民兵工作和形势任务等问题。
 1960年5月2—5日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到山
 东视察。 随同视察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
 副总理李先念,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央办公厅
 主任杨尚昆。 4日,毛主席在珍珠泉大院内,观看了山
 东省技术革新成就展览,对当时正在农村推广以“三
 泵、三气、一风”很感兴趣,看了工人们的表演。 同时在
 珍珠泉院内会见了省委机关和省市机关的一部分干
 部,并和大家合影。
 1960年5月27—30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到山东视察工
 作,在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舒同等陪同下,视察了工
 厂和城乡人民公社,并做了指示。 朱德副主席还在珍
 珠泉大院会见了省直机关一部分干部,并合影留念。
 1961年9月29日 毛泽东主席在河北省邯郸召
 开谈话会,参加谈话会的有:河北省委代理第一书记刘
 子厚、河北省委候补书记王路明、山东省委书记周兴、
 山东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程怀仁等。 谈话会主要是
 座谈农村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究竟放在哪一级好
 的问题。 放在头上(公社)好?放在腰上(生产大队)好?
 还是放在脚上(生产队)好?毛主席说:“看来还是放在
 脚上好。”这次谈话之后,中央下决心将农村人民公社
 的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同年10月7日发了
 《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
 1961年12月17日 毛主席路过济南时,中共山
 东省委负责同志谭启龙、裴孟飞、白如冰和苏毅然等向
 毛主席汇报了山东的工作情况。 在汇报过程中,毛主
 席就山东的灾情、权力下放、大包干、搞经济作物基地、
 实行粮棉、粮油、粮烟统算、争取粮食自给等问题作了
 指示。
 1962年1月3日 中共山东省委批转了省委农
 村工作部部长陈洪波《关于把土地所有权下放给生产
 队的调查报告》。 《报告》说:“从试点摸底情况看,把土
 地所有权下放给生产队,早已是生产队干部和广大社
 员内心的迫切要求。”《报告》还说明了土地所有权下放
 的四大好处。
 1964年7月8—11 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
 到山东视察,在省委常委和地市委书记座谈会上讲了
 话。 强调:“省委、地委、县委、区委、公社书记,都要下
 去蹲点。 工业也要蹲点。”希望经过这次‘五反’、‘四
 清’,使干部更团结”。 说“这次‘四清’要把从基层到中
 央的问题搞清楚”。
 同日晚,刘少奇找省委书记处的同志和济南军区
 杨得志、袁升平谈了话。 对山东简报反映的“工厂、企
 业、农村问题都很严重,好多单位掌握在坏人手里”的
 问题,提出要查清楚再处理。 并说:“凡是领导权不在
 我们手里的,必须采取夺取领导权的办法。”
 1964年8月1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董必
 武到山东视察,省委第一书记潭启龙汇报了工作。 参
 加汇报的还有白如冰、周兴。 汇报后,董必武说:“‘五
 反’、‘四清’原来地方上很快要结束了,中央有些同志
 也这样想,主席提出要长期坚持下去,搞透搞深,搞两
 套班子和专门工作队,这也是新问题”。 说“基本的问
 题是个继续革命的问题”。
 1965年3月3日 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聊城
 地委书记朱永顺陪同下,视察了聊城、茌平、临清三县
 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肯定了大搞台田的经验。
 1965年8月15日 中共聊城地委、专员公署就
 农田水利建设问题向李先念副总理写了一封汇报工作
 情况的信。 李先念副总理于9月15日写了复信,对聊
 城的工作予以鼓励,并指示:“要注意涝,也必须想到
 旱”。
 1965年11月13日 毛泽东主席外出视察路过
 济南,在列车上听取了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
 的汇报。 毛泽东主席强调要多储存些粮食,搞好“三
 线”建设。
 1970年1月26日 平度县革委负责人胡本安在
 全国棉花会议上介绍了棉花大面积丰收的经验,受到
 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周总理对该县粮棉双丰收
 (粮食亩产150公斤,棉花亩产52. 5公斤)给予表扬,
 并鼓励其向杨柳雪学习。
 1970年2月13日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人民大
 会堂接见了出席全国棉花会议的全体代表。 在接见山
 东代表时,把滨县杨柳雪大队革委会主任杨秉利和杨
 集公社的代表李焕文叫上主席台,详细地询问了杨柳
 雪大队农业生产情况后说:“了不起呀,是红旗呀!”接
 着又把山东省、惠民地区和滨县参加会议的负责同志
 叫上主席台,说:“我们提倡粮棉双丰收,难就难在双丰
 收上。 你们要拿杨柳雪当个旗帜,搞得象杨柳雪这
 样。”
 附录二 农业大事年表 667
 1971年8月15日 阿尔巴尼亚农业部长皮·罗·
 多得比巴率领的代表团一行21人,在国家农业部李克
 勋、山东省革委会副主任穆林和省外事组张明昌等陪
 同下,分两个组参观了山东省黄县下丁家和滨县杨柳
 雪大队的农业生产情况。
 1974年1月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大寨大
 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到山东检查指导工作。4日晚,
 中共山东省委负责人向陈永贵汇报了山东省三年来农
 业学大寨运动发展情况,5日陈永贵向山东省农业学
 大寨会议的代表作了报告,看了历城县卧虎山水库,6
 日离开济南。
 1975年11月15日 山东省委第一批农业学大
 寨工作团(由省直机关、山东省军区、驻济大专院校干
 部2 200多人组成),在省委负责人穆林、徐建春、王众
 音、徐雷健带领下,分赴齐河、禹城、高唐、阳谷、菏泽、
 郓城、惠民、博兴等县。
 1977年5月29—3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和农业部部长沙风,在中共山东
 省委书记秦和珍陪同下,视察了滕县和东平县的农田
 基本建设。
 1977年12月下旬 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和一机
 部部长项南,在山东省委书记秦和珍陪同下,视察了益
 都县黄楼农机厂和高密县康庄拖拉机站。余秋里说:
 “拖拉机配上这么多的机具,可以代替很多劳力”,“农
 业机械化就是要坚持为农业服务的方向。”
 1978年4月16—17日 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在
 山东省委书记秦和珍陪同下,视察了东平、肥城、新泰、
 新汶、宁阳、平阴等6个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和
 泰安县的胜利水库,走访了农户,听取了新泰、新汶县
 委书记关于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汇报。
 1978年5月9日 党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
 李先念和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于5月6日起带领中
 央有关部委和部分省、市、自治区主要负责人,在山东
 省委第一书记白如冰等陪同下,先后视察了东平、肥
 城、泰安、新泰、新汶、平阴、邹县、滕州等县的农田基本
 建设工程,并听取了有关县委书记的汇报。李副主席
 对几个县的农田基本建设表示满意。在视察滕县时,
 还强调要发展多种经营,要搞科学实验,对有的工厂建
 房占用高产农田进行了严肃批评。
 1981年3月26日 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在德州火
 车站听取了德州地、市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参加汇报
 的有德州地委书记卢洪、德州市委书记尚荣华等。地
 委的同志汇报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了
 生产责任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后,万里说,
 “你们的形势很好嘛!对路线的认识提高了,对政策要
 坚持,凡是群众喜欢的政策就是好政策”。
 1981年4月26日—5月4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
 胡耀邦,在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李子超陪同下,到临沂和
 泰安地区视察工作,听取了两地委的汇报,对农村工作
 作了指示。回济南后,于5月4日在山东省委召开的
 地、市委书记会议上讲了话。在讲到农业问题时,胡耀
 邦强调必须抓住农业这一环。他说:“搞农业,第一要
 靠政策,第二要靠科学。”
 1982年10月22—24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
 邦和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乔石、郝建秀等,在中共山东
 省委第一书记白如冰陪同下,到菏泽地区视察工作。
 先后听了菏泽地委和东明、定陶、单县县委的汇报。乔
 石、郝建秀等还分别到了菏泽、鄄城两县部分社队走访
 了一些农户。在听汇报过程中,胡耀邦就农业生产的
 方针、生产责任制的完善、社员收入分配和实现农业翻
 番等问题,讲了意见。
 1983年9月22日 《人民日报》报道,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已涌现出47个工农业总产值或
 农业年总产值翻一番的县。其中山东省农业总产值翻
 番的有19个,分别是武城、高唐、滨县、广饶、商河、莘
 县、平原、莒县、嘉祥、临清、陵县、禹城、阳谷、诸城、夏
 津、定陶、长清、高密、巨野,居全国首位。
 1983年12月13日 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就山东
 省昌邑县委书记刘洪仁11月2日给他的信中所反映
 的问题写了复信,对昌邑县农村改革的经验作了肯定。
 新华社、《人民日报》报道了这一消息。《农村工作通
 讯》全文发表了万里同志的复信。
 1984年6月11日 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在山东
 省委书记苏毅然陪同下,到泰安市三里庄视察工作。
 她走访了农户,听取了三里庄党支部书记张树森的汇
 报,并召开了专业户代表座谈会。邓颖超很高兴地说:
 “你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要发展,要继续
 努力。”
 1984年10月21—27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
 邦到山东视察工作。先后视察了烟台市、青岛市和临
 沂地区的14个县(市、区)、3个村庄、8个港口,还访问
 了工厂和农民家庭。他在沿途听取地(市)、县委的工
 作汇报时说:“山东各级党组织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
 方针、政策是坚决的,形势是好的,山东在全国是走在
 前列的省份之一。”勉励干部群众坚持实事求是,进一
 步解放思想,使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健康发展。
 1984年11月4—5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
 由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等陪同到德州视察。4日
 晚在列车上听取了德州地委的工作汇报。5日上午在
 德州宾馆接见了德州地区党、政、军负责人和各县(市)
 委书记并讲了话。胡耀邦说:“整个山东的工作以及德
 州地区的工作都很好。你们说‘金山、银山,党的政策
 是靠山’,这个话好。我看比什么‘天帮忙、政策好、人
 努力’好。要依靠政策团结人民,发动人民。我们的国
 家靠政策才能富起来。”
 1985年3月5日 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到淄博
 668 附录二 农业大事年表
 市博山区柳杭村视察。 田纪云说:“你们的富裕是干出
 来的。 有人说中国农村两极分化了,可以让他们来看
 看柳杭村。”
 1985年3月6日 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到泰安
 市视察工作。 在泰安市三里庄召开了农村专业户代表
 座谈会,勉励他们“要开辟新天地,更上一层楼”。 田纪
 云说:“有人担心农村会出现两极分化,我看不用担心。
 第一,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公有制;第二,国家的政
 策是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民共同致富的;第三,要相信广
 大农民的觉悟,他们有了钱,是会自愿办一些公共福利
 事业帮助较困难的群众的。”田副总理还对如何发挥泰
 安的优势作了指示。
 1985年4月4—9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
 务院副总理万里,在省委副书记李昌安的陪同下,先后
 视察了济南、淄博和潍坊市,并听取了梁步庭等省委、
 省政府负责同志的汇报。 万里就山东省的城市建设、
 工农业生产、教育改革以及城乡人民生活等方面作了
 指示。 当谈到农村改革时,万里说:“五年来,农村为什
 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一是给了农民自主权,二是农
 民得到了实惠。 党的农村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万里副总理对山东省农业生产表示满意。
 1985年11月8—10日 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视察
 了临沂地区。 听了地委的工作汇报,看望了日照县石
 臼港和沂南、蒙阴两县的部分干部群众。 对革命老根
 据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十分关怀。 万里副总理回到济
 南后,对省委、省府负责同志谈了两点感受:一是变化
 很大,成绩很大,特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变化很
 大;二是有些问题早该解决,还没有解决。 他为老区人
 民至今有的还吃不饱、穿不暖表示不安。 要求在两三
 年内采取有效办法,彻底解决问题。
 1987年6月22—25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
 人民政府在诸城召开现场会议。 历时4天。 会议总结
 和推广诸城组织农村商品经济“大合唱”的经验,根据
 中共中央深化农村改革的文件精神,研究山东省农村
 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会议期间,省委书记梁
 步庭召集市地委书记座谈并讲话,省委副书记、代理省
 长姜春云在会上作了题为《深化我省农村改革的几个
 问题》的讲话。
 1987年11月15日 山东省承担的国家农牧渔
 业部下达的“丰收计划”项目之一“杂交玉米综合丰收
 技术”,在掖县、寿光、惠民、阳谷等8个县实验区实施,
 80万亩夏玉米产量普遍超过计划。 40万亩低产田的
 玉米平均亩产达到366公斤,超计划指标28公斤;40
 万亩高产田达到516公斤,超计划指标77公斤。
 1987年12月8日 山东省掖县西由镇种子公司
 培育的玉米良种“8112-3×黄早4”从上海运往日本,
 运载的10吨种子是日本汤浅产业株式会社购买的。
 这是我国自繁自育良种首次打入国际市场。
 1988年1月3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
 府在莱芜市召开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现场办公会议。 会
 议总结了莱芜市权力下放、加强乡镇政府职能的经验,
 研究了如何深化、完善县级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现场
 解决了放权中遇到的问题。 省委书记梁步庭,省委副
 书记、代省长姜春云出席会议并讲了话。
 1988年4月14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在北京召开
 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座谈会,国务院各部委及首都20
 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会议。 会上,东营市市长介绍
 了黄河三角洲的情况,费孝通、钱伟长等相继发言。 他
 们认为,黄河三角洲是块宝地,开发潜力巨大,发展前
 景广阔,并提议召开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研究会,对总
 体规划和专题项目进行全面研究论证。 国务院各部委
 表示愿为黄河三角洲的开发提供智力、物力、财力等方
 面的支持。
 1988年4月22日 国务院批复了山东省人民政
 府关于建立农村改革试验区的请示,同意在淄博市周
 村区和平度县建立农村改革试验区。“关于德州地区中
 低产田治理和荒地开发运用农业科技成果试验区、烟
 台市福山区发展贸工农外向型经济试验区和临沂地区
 贫困山区开发试验区,可作为省内试验区组织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上报的《关于建立农村
 改革试验区的请示》,是同年1月16日发出的。 国务
 院批复后,省政府办公厅于5月24日发出《关于建立
 我省农村改革试验区有关问题的通知》。
 1988年6月22日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
 真到山东省视察。 考察期间,彭真听取了梁步庭等的
 工作汇报,考察了济南钟表厂,参观了中国共产党山东
 省党史陈列馆。 彭真对山东的工作表示满意。 他说,
 “山东经济发展快,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这是个基础。
 有了这个基础,社会才会安定团结,党的威信才会高。”
 他希望山东的同志继续奋发进取,努力发展全省安定
 团结的大好形势。 他勉励山东省委的同志要振奋精
 神,团结一致,带领全省人民在改革开放、四化建设中
 做出更大的成绩。
 1989年2月26日 100名“全国售粮模范”被请
 到中南海,受到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等领导同志的接
 见。 这100名售粮模范是从全国1.5亿有交售商品粮
 任务的农民中推选出来的,他们共承包着3.18万亩粮
 田,1988年共生产粮食1 184万公斤,平均每户生产粮
 食1.2万公斤,共卖给国家955万公斤。 这100名售
 粮模范中有山东的5名,他们是:龙口市城关镇南涧村
 孟凡军,临沂市九曲乡褚庄村褚延泽,蓬莱县刘家沟镇
 二刘家村罗昌礼,文登市未山乡南郊格村于喜畔,即墨
 县瓦格庄乡东三瓦村于永喜。 山东省的平度、滕州、莱
 州、临淄、兖州5个县(市、区),同时受到表彰。
 1989年10月5日《大众日报》报道:山东省淄
 博市桓台县唐山镇1989年夺得粮食亩产1008. 5公
 附录二 农业大事年表 669
 斤,其中4.24万亩小麦平均亩产426公斤;3.6万亩
 玉米平均亩产582.5公斤。春秋两季粮食亩产分别比
 1988年增50公斤和114.5公斤。成为我国江北地区
 出现的第一个“吨粮镇”。
 1989年11月10—13日 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
 到山东省惠民、东营、胜利油田和德州等地进行考察,
 重点研究黄河三角洲的开发问题。省委副书记、省长
 赵志浩和副省长王乐泉陪同并汇报了工作。田纪云在
 东营召开的座谈会上讲了四个问题:①肯定了整个农
 村的大好形势;②农村工作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
 如何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问题;③当前农村的工作
 重点;④黄河三角洲的开发问题。
 1990年8月5—10日 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
 座谈会在山东省莱西县召开。会期5天。这次会议,
 是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政策研究室、
 国家民政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召开的。会议
 的任务是分析农村村级组织的现状,交流加强村级组
 织建设的经验,研究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对策。会议
 的中心议题是,按照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研究如何加
 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以教育、引导、团
 结和组织农民发展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坚定
 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中组部副部长赵宗鼎作了总结。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
 春云到会讲了话,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志浩代表中共山
 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发了言。
 1990年8月7—1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
 平在山东农村进行考察。他先后考察了青岛、烟台、威
 海3个市、8个县(市)的农村,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
 情况汇报,深入农民家、渔民家同群众亲切交谈,了解
 情况。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陪同考察。宋平在考
 察中强调,“对农民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当前农村
 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教育农民正确处理积累与消
 费的关系,依靠艰苦奋斗,增加劳动积累,逐步壮大集
 体经济,为社会主义农村的不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
 础”。
 1990年9月4—1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到山东考察。他先后考察了德
 州、聊城、菏泽、泰安、临沂等地区,走村串户,察
 看农村形势,同基层干部群众亲切交谈,了解生产、
 生活情况,听取对深化农村改革的看法和意见。在调
 查中,他强调说:“要继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壮大集体经济。今后,
 农村工作应该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多下点功夫,这很可
 能是下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重点”。田纪云还对
 农村形势、粮棉油收购工作、扶贫工作谈了重要意
 见。
 1990年10月15日 《大众日报》报道:一种棉花
 良种繁育新体制,已在山东省安丘县建成。三年来,全
 县累计生产国家标准级棉花原种和原种一代良种
 1 000多万公斤,从而使这个县成为我国唯一的棉花原
 种繁育基地县。近三年来,安丘县良繁田面积已扩大
 到10万亩,年生产原种和一代良种能力达750万公
 斤,成为我国第一个达到一种、普及原种、年年更新的
 植棉县。大面积高产棉田亩产皮棉达100公斤以上,
 衣分平均达40.5%。三年因更新原种及一代良种增
 产皮棉263万公斤,增产商品良种400多万公斤,新增
 经济效益2 000多万元。
 1990年10月30日 《大众日报》报道:桓台县干
 部群众经过团结实干,艰苦奋斗,1990年提前完成吨
 粮县建设的产量指标,成为我国长江以北第一个“吨粮
 县”。全县39.4 115万亩粮田,亩产、总产分别达到
 1 020公斤和40 203万公斤,较1989年分别增加210
 公斤和7 717.5万公斤。其中,39.7577万亩小麦,平
 均亩产419公斤,38.0896万亩玉米,平均亩产611公
 斤,10月29日,省政府召开桓台县吨粮田建设情况汇
 报会,听取了桓台县委负责人的汇报,研究了吨粮田建
 设和农业开发问题。
 后 记
 《中国农业全书》及地方卷是由原农业部、中央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负责同志发起主编的大型资料工具书,是建国以来第
 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国家和地区农业基本情况的宏篇巨著。《全书》
 分综合卷和地方卷,地方卷每省一卷。农业部、农业出版社于1991年7月
 在我省牟平县养马岛召开了《中国农业全书·地区卷》第一次编纂工作会
 议,确定由八个省先行试点,山东是试点省之一。省成立了以王建功副省长
 为主任的《中国农业全书·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从1991年8月开始组稿,
 历时一年多终于成书。
 《中国农业全书·山东卷》,内容丰富,工程浩大。编写工作要求高,难
 度大,涉及部门多。全省上下都为快出书、出好书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期
 间,先后几次召开编辑工作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在1991年8月6
 日召开的《中国农业全书·山东卷》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上,编委会主任、副省
 长王建功和原编委会副主任、山东省农委主任张守福都发表了重要讲话。
 为了确保按质按时完成编写任务,从省农委和省直其他单位抽调了一部分
 具有较高理论水平、文字水平和熟悉情况的干部,组成了编写办公室,负责
 组稿、统稿和审稿。先由《中国农业全书·山东卷》编委副主任、编委办公室
 主任王明钢牵头,拟定了本卷编写大纲,由省直41个委、厅、局和16个市
 地、22个县有关部门的同志分别撰写初稿。然后由编委办公室的同志加
 工、修改成稿,王明钢主持统稿。参与拟定编写大纲、统稿和组织联络工作
 的有(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明钢、王洪海、王培泉、刘卫平、李超群、李澄泉
 张永森、张延军、蒿峰、魏晓军。
 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从领导到编写人员,都表现了高度的负责精神和
 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曾经为本书的编写付出了巨大心血的张守福、王洪
 海同志,在紧张的工作中不幸去世。王洪海,这位已经离休的省农委机关的
 优秀共产党员,是在他手头编写的《中国农业全书·山东卷》书稿墨迹未干
 而与世长辞的!
 本卷编写工作得到了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的亲切
 关怀和热情支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姜春云为本卷题
 词,省委书记、省长赵志浩为本卷撰写前言。中国农业出版社蔡盛林社长、
 蔡文淇副社长、编辑部主任贺人瑞亲临山东,对编写工作给予了热情指导和
 具体帮助。在此,我们向一切关怀、支持本卷编写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
 672 后 记
 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农业全书·山东卷》的编辑出版,无疑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
 由于我们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注: 本卷撰稿者姓名按资料的先后顺序排列。
 《中国农业全书·山东卷》编辑委员会办公室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于济南
 《中国农业全书》编辑部
 总编辑 蔡盛林
 副总编辑 蔡文淇 贺人瑞
 《中国农业全书·山东卷》
 主 编 王明钢
 副主编 张永森 王培泉 宋文平 李澄泉
 编辑委员会办公室
 主 任 王明钢
 副主任 张永森 王培泉 宋文平孙玉钊 孙义福刘子杰 宋继群
 王文兵
 成员 李澄泉王洪海 蒿峰刘卫平魏晓军李超群 张延军
 单位撰稿负责人(按姓名笔画排列)
 于志光 王文兵 王兆成 王旻生 王国华 王铁民 王培泉 王 超
 尹祥吉 史文博 曲学兰 刘绍堂 刘起钊 孙义福孙玉钊 孙德和
 朱本伟 李润芳任铭龄宋文平杨雨泽 邵文献 张永森张务锋
 张在同 张洪本 张 谧 郑志华 法毅明 郝海轮 赵学通 郭思民
 郭振德 贺文龙 钱喜镇 徐 健 黄福娥 董振山 滕兴祥 薛宝仓
 撰 稿 人 员
 第一章 撰稿人 滕希群 李继华 钱喜镇 赵伊东 薛德强 王树林 毛恒青
 谢考宪 赵延风 郑继胜 季新民 杨俊杰 范荣豪 丁浠滨 王铁民
 李春叶 蒲碧霞 张 平 姚传芳 杨宗新 朱思胜 毕海昕
 第二章 撰稿人 曲学兰 陈 沂 庞敦之 邵文献 杨雨泽 王德标 刘介华
 周志林 徐 健 郭念孝 时圣勤 张 谧 张明君 郑继胜 刘肖军
 季新民 崔振华 李裕忠 穆瑞琤 韩兆海 刘训灿 唐 军 王裕荣
 薛宝仓
 第三章 撰稿人 邢秋月 郭训成
 第四章 撰稿人 宋永泉 罗广金 蒋宝石 张日林 刘绍堂 李继华 潘兴文
 邹成发 张洪本 赵文定 滕希群 于贵运 李明文 朱日进 傅日新
 吴美玉 李建洲 宋继宝 陈延思 刘庆民 王 超 李 咏 王永才
 陈升级 李红兵
 第五章 撰稿人 邱剑峰 闫爱华 徐传仁 李 军 翟建延 孙景茂 李 民
 周 艳 张日林 刘庆民 刘绍堂 唐建俊
 第六章 撰稿人 赵学通 于明湖 姚传芳 王吉云 刘树金 张 泽 程伟民
 张绍存 桂敦山 宋 民 胡景安 谢桂英 张明君 童德仁 张茂国
 侯成波 秦保云 张 谧 桂敦山
 第七章 撰稿人 滕兴祥 吕晓琰 田 华 高绍辉 陈 勇 郭培田 陈清华
 第八章 撰稿人 郭京堂 杨际朝 梁文跃 徐连科 程芝生 庞敦之 张虹丽
 张明君 李风强 程 坤 赵贵新 潘兴文 张 谧 陈延恩 范作祥
 杨炳平 吴洪军 王 超 崔学廉 谢桂英 佟 麦
 第九章 撰稿人 庞汝莲 王桂芹 周杰华 滕希群 郑礼平 甘信忠 高 宏
 朱恩胜 王旻生 李光杰
 第十章撰稿人丁福亮 王兴合林峰海赵玉良褚瑞云魏晓军蒿峰
 第十一章撰稿人王景华郑晓霞王之祥 田霞光蔡焱刘起钊 尹祥吉
 王明波 王晓鸣 刘建新 傅润芝
 第十二章 撰稿人 张魁中 孙德和 曲 涛 刘卫平 王兆成 刘保聚 阴法宜
 燕子健 侯林山 黄福娥
 第十三章 撰稿人 张社轩杨 峰 张新文 苏联友 贾福环 崔师亮 范伟若
 李明水 许建祥 宋协永 曹玉汉 隋清秀 赵健武 张丙来 徐汉国
 李焕昌 赵忠芝 闫恂秋 赵成兵 刘本文 厉宝足 侯清洪 王长海
 颜 善 陈玉乔 胡勤田 怀德良 李胜华 焦连魁 王兴光 高广源
 周发德 魏传勇 胡裕聪 侯加祝 李东标 李俊湖 仇心志 许忠志
 吴茵村 毛洪亮 盛玉军 隋丰国 张瑞忠 李玉凤 刘志荣 韩军
 唐国信 隋永福 杨海成 燕守正 李明艳 王增林 王保安 夏方良
 刘春华 戚爱民 王 辉 贾志利 杨芹书 陈昌平 张从岩 刘献佩
 万鲁岱 张宝海
 第十四章 撰稿人 王国华
 第十五章 撰稿人 于建基 高明飞 张绍存 姜卫良 刘绍堂 刘树金
 附 录 撰稿人 张日峰 杨宗新 毕海昕
 《中国农业全书·山东卷》
 责任编辑 柯文武 唐 洁
 版式设计 胡至幸
 责任校对 李秀华
☚ 中国农业全书︱编辑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农业全书︱附录二农业大事年表 ☛
000009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