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傣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傣历傣语称“祖腊萨哈”,意为“小历”。傣族的传统历法。阴阳历的一种。年长度为365.25875日,月长度为29.530583日。纪元始于公元638年3月22日,顺序连续累计至今。每年分冷、热、雨三季。平年十二个月,354日或355日,闰年十三个月,384日。十九年置七闰,固定置闰在九月。习惯认六月为岁首,月序由六月始,顺序至五月止。单月30日,双月29日。隔四至五年,再于八月二十九日之后加进一天,称八月满月。每月分上下两个半月,分别顺序计日,并使用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土)纪日的周日法。*泼水节为送旧迎新的节日,泼水节末一日为新年元旦,元旦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推移。月份一般比汉族夏历早三个月。历书中使用一种自历元以来逐日累计的纪元积日数,主要用来安排历书和计算日月行星的运行位置。又使用干支纪年和纪日,用十二地支纪月,并使用十二属相纪年岁。干支法与属相纪年法传自汉地,使用年代较早。 折迭式傣历年历册 傣历傣族的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1年分12个月,单月30天,双月29天。以6月为岁首,它的正月相当于夏历10月。平年是350天或355天,闰年为384天。傣历纪元始于638年。 傣历 021 傣历我国傣族地区使用的历法。阴阳历的一种。起源于周秦之际,现行傣历则始于明代以前。傣历是在吸收汉历的一些优点,采用了印度历法的一些数据,结合了本民族习惯而制定的。以月球圆缺周期为1个月,大小月相间,大月30日,小月29日,逢单大月,逢双小月,傣历正月,相当于农历十月,岁首却在傣历六月六日与七月六日之间,相当于公历4月15日或16日(清明后十天)至5月中旬之间,即太阳进入金牛宫的那一天为傣历新年,也就是傣族有名的“泼水节”。傣历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采用19年7闰法,闰月固定放在九月后,为30日。因为傣历回归年长度为365.25875日,朔望月长度为29.530583日,如此配合月的长度仍偏小,故每隔约5年在8月29日后加1日,叫“八月满月”。傣历也采用廿四节气,干支纪年纪日,十二生肖法等,与汉历相同。 ☚ 彝历 盖天说 ☛ 傣历傣族传统历法。为阴阳合历,已有1349年历史。每年分冷、热、雨3季。全年12个月365天,单月为大月30天,双月为小月29天。每月又分“月出”与“月下”两个半月。 傣历dai liDai calendar 傣历傣语作“祖腊萨”,意为“小历”。傣族的传统历法。使用历史悠久,约自西汉元始(公元1—5年)之后不久,就逐渐接受汉族以干支和十二生肖纪时的影响,如傣语中的干支大多数是上古汉语借词。其天干称“母”,地支称“子”,与西汉时期的汉历相似。同时,也使用十二生肖代替十二地支纪时。至唐初已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固定历法。与汉历同为阴阳合历。年长度为365.25875日,月长度为29.530583日。现时傣历开始于公元638年3月22日,顺序连续累计至今,每年分冷、热、雨三季,平年十二个月,354日或355日,闰年13个月,384日,19年置7闰,固定置闰于九月,习惯以六月为岁首。单月30日,双月29日,隔四、五年于八月二十九日之后加进一天,称满八月。每月分上下两个半月,上半月依次叫做月上一日,月上二日……;下半月依次叫做月下一日,月下二日……。十五日月亮称“登柄”,月末一日称“登达”。并使用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土)纪日的周日法。新年举行泼水仪式,送旧迎新,节期三至四天,第一天称“腕多桑利”,算作除夕,最末一天谓“腕叭腕玛”,意为“日子之王到来之日”,算作新年元旦,其间一二日叫“腕脑”,意为“空日”,为新旧年交替中的过渡日,因此末一日才真正是元旦。元旦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推移。月份一般比汉族夏历早三个月。历书中使用一种自建元以来逐日累计的纪元积日数,主要用来安排历书和计算日月行星的运行位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