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下蜀黄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下蜀黄土xiashu loess中国黄土地层名称。第四纪晚更新世土状沉积物。因南京附近下蜀的典型剖面而得名。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丘陵坡地和阶地。完整的下蜀黄土厚约20~30 m,上层为黄棕色壤黏土,棱柱状结构,无钙质结核;中层为浅棕黄色细砂黏壤土,大棱柱状结构,有大钙结核;下层为红棕色壤黏土,棱块状结构,有氧化铁、锰胶膜和结核。下蜀黄土颗粒比马兰黄土细,而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近似马兰黄土。它覆盖于各种高度的地貌单元上,多数学者认为由西北的黄土再次经风力运积而成。但下蜀黄土有微细层理及水生生物化石,故兼有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