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下古生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下古生界约5.7—4.05亿年前。包括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分布在各大造山带和拗陷内。分两种沉积类型:塔里木—昆仑山地区寒武系、奥陶系为浅海—滨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志留系为碎屑岩建造;天山—准噶尔地区以中酸性火山岩和碎屑岩为主,博罗科努山为碳酸盐岩建造。 下古生界 下古生界xiagushengjie指早古生代形成的地层,地层符号PZ1。划分为寒武系(⋲)、奥陶系(O)和志留系(S),以海相沉积为其特征。在此时代,我国西部主要为地槽区,包括阿尔泰、天山、昆仑、祁连、秦岭等地槽,其间夹有一些很大的稳定地块,如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等。另外,蒙古一兴安地槽横亘于我国北部及东北北部。各地槽中沉积了巨厚的海相地层,并夹有大量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等。我国东部属相对稳定的中国地台部分,但海水不断侵入,形成大片地台浅海,继中上元古界又沉积了下古生界盖层。不过,中国地台在加里东构造阶段显示了南北有很大差异性。华北地台(包括东北南部)比较稳定,寒武纪开始海侵,到中奥陶世达到最大规模,到晚奥陶世就上升形成华北古陆、一直到中石炭世才下沉有海水重新进来,华北古陆保持了有一亿多年。因此华北地台上的下古生界平均厚度较小,大约有一千多米;岩相稳定,而且只有下、中、上寒武统和下、中奥陶统,普遍缺失O3、S以及D、C1的地层。至于南方,下古生界的厚度一般大于北方,大约有2000米左右,岩相变化较大,寒武、奥陶、志留三系地层皆有发育。这种情况说明,继承了元古代以来中国北方显得稳定、南方较为活动;北方地理环境较为一致、南方较为复杂的特点。表1和表2分别列举了北方和南方两个典型地区的下古生界地层简表。 表1 河北唐山开平下古生界地层简表 表2 湖北宣昌三峡地区下古生界地层简表 ☚ 早古生代的生物界 晚古生代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