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河流生物修复
利用相关措施和技术,使受污染河流中生物恢复的过程。包括强化自然净化修复、陆生生态修复、水生生态修复、湿生生态修复。
❶强化自然净化修复。是指具有自净能力的河流,通过采用河流水体曝气复氧技术、多功能河道生态工程修复技术以及生物试剂添加技术等原位生物修复的技术措施,向河流输送某种形式的能量或物质能有效的强化河流的自净能力。分为河流水体曝气修复、多功能河道生态工程修复和生物试剂添加修复。河流水体曝气修复是指向河流中进行人工复氧,可以是空气,也可以是纯氧,以促进有机物的好氧生物降解过程。多功能河道生态工程修复是将城市河道设计成具有多种自然景观和生物类群,景观与净化功能并存的多功能河道净化系统,是利用多功能河道净化污水的生态工程技术。这种生态工程污水净化技术多采用有效附着或固定微生物的担体替代混凝土护坡,并将河道的可用空间有效利用于培植水生生物,以确保河道对污水的有效净化。多功能河道净化系统中既有水生植物、昆虫、鱼类等水生生物,也有鸟类和哺乳动物,他们共同构成完整的食物链,进一步强化了水体的自净功能。生物试剂添加修复技术,也称投菌法,是向被污染的河流中投加人工培养的活性微生物,强化河流有机物的降解。
❷陆生生态修复。也称土地处理技术。指利用土壤-植物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对污染物的综合净化功能对被污染的河水进行易位处理的技术。就是有控制地将被污染的河水施于地表,使之在植物-土壤-水分复合系统中经历自然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学过程,达到预定的处理标准。陆生生态修复可分为以净化、回收利用河水为主要目的土地渗滤技术和以利用水肥资源为主要目的的污水灌溉技术。
❸水生生态修复技术。俗称氧化塘技术或稳定塘技术或生物塘技术。是利用天然水体的净化能力,将被污染的河水在一种类似于池塘的处理设备内经长时间缓慢流动和停留,通过生物的代谢活动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修复技术。
❹湿生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应用湿地中基质-植物-微生物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协同作用来消除污染的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湿地处理污水的物理作用主要指基质层及密集的植物茎叶和根系对污水中的悬浮物固体的过滤作用,截留住污水中的悬浮物,并沉积在基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