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雜 > 三品錠子 三品錠子 sānpǐndìngzǐ 以糯米糊和藥末爲梃子,狀如綫香,陰乾備用,即“錠子”。據三種處方製取,因稱三品錠子。上品錠子由乳香、没藥、牛黄、白砒、白礬五味藥物組成。主治痔瘡。中品錠子由乳香、没藥、白礬、白砒四味藥物組成。主治痔漏,六瘤(即骨瘤、脂瘤、肉瘤、膿瘤、血瘤、粉瘤),瘰癧、氣核。下品錠子由上品錠子五種藥物調整劑量而成。主治瘰癧氣核,疔瘡發背,腦疽諸瘡。明·陳實功《外科正宗·上部疽毒門·瘰癧主治方》:“此爲古之三品錠子,但藥同而分兩不同,治病故有分别。”參閲明·汪機《外科理例·補遺》。 三品锭子见《外科理例·补遗》。即上品锭子、中品锭子、下品锭子之总称。分见各条。 三品锭子 《外科发挥》卷五【组方药物】 上品:白明矾60克 白砒31克 乳香10克 没药10克 牛黄9克 中品:白明矾60克 白砒45克 乳香 没药各9克 牛黄6克 下品:白明矾60克 白砒45克 乳香7.5克没药7.5克 牛黄1克 【制剂用法】 先将砒末入紫泥罐内,次用矾末盖之,以炭火煅令烟尽,取出研极细末,用糯米糊和为挺子,状如线香,阴干。纴疮内3、4次,年深者,5、6次,其根自腐溃。如疮露在外,更用蜜水调搽,干上亦可。 【适应病证】 上品:去十八种痔。中品:去五漏,及翻花瘤,气核。下品:治瘰疬、气核、疔疮、发背、脑疽诸恶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