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丁香脾积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丁香脾积丸

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方。丁香、木香各半两,皂荚(烧存性)三大枚,青橘皮(洗)一两,莪术三两,三棱、高良姜各二两(上药以米醋一升煮干,莪术、三棱、良姜并乘热切碎,同焙干),巴豆(去壳)半两。入百草霜三匙,同碾为细末,面糊为丸,麻仁大,每服五至二十丸。食伤,随物下;脾积气,陈橘皮汤送下;口吐酸水,淡姜汤送下;翻胃吐食,藿香、甘草汤送下;男子小肠气,炒茴香酒送下;妇人血气刺痛,淡醋汤送下;呕逆,菖蒲汤送下;小儿疳气,使君子汤送下。治诸般食伤积聚,胸膈胀满,脘腹膨胀,噫气吞酸,宿食不化,腹疼翻胃,及妇人血气刺痛。
❷《证治准绳·幼科》集八方。煨三棱、炒莪术、炒神曲各七钱,青皮、巴豆霜、炒小茴香、陈皮各五钱,丁香、木香各三钱。为细末,醋调神曲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五至七丸,生姜煎汤送下。治脾积腹满。

丁香脾积丸 《和剂局方》卷三

【组方药物】 丁香 木香各15克 皂荚3大枚(烧存性) 青橘皮30克 莪术90克 三棱 高良 姜各60克(以上同用米醋650毫升,于瓷瓶内煮干,莪术、三棱、良姜并乘热切碎,同焙干) 巴豆15克(去壳)
【制剂用法】 上药8味,入百草霜30匙,同碾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仁大。每服5~20丸。食伤,随物下;脾积气,陈橘皮汤送下;口吐酸水,淡姜汤送下;翻胃吐食,藿香、甘草汤送下;男子小肠气,炒茴香酒送下;妇人血气刺痛,淡醋汤送下;呕逆,菖蒲汤送下;小儿疳气,使君子汤送下。更量虚实加减。如欲下,可加丸数,五更初用冷茶清送下。大便三五行后,以白粥补之。
【适应病证】 诸般食伤积聚,胸膈胀满,脘腹膨胀,噫气吞酸,宿食不化,腹疼翻胃,及妇人血气刺痛。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丁香脾积丸 《准绳·幼科》卷八

【组方药物】 三棱(煨,去皮、毛) 莪术(去皮、炒) 神曲各21克 青皮巴豆霜 小茴香(炒) 陈皮各15克 丁香 木香各9克
【制剂用法】 上药9味,研为细末,醋调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5~7丸,生姜汤送下。
【适应病证】 脾积腹满,宿食不消。

丁香脾积丸

丁香脾积丸

本方出自《证治准绳·幼科》集之八。系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丁香脾积丸变化而来。方由三棱(煨,去皮毛)、莪术(去皮,炒)、神曲(炒)各七钱,青皮、巴豆霜、小茴香(炒)、陈皮各五钱,丁香、木香各三钱组成。为细末,醋调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七丸,生姜汤下。功能消积化滞,行气除胀。主治脾胃积聚,气郁血滞,腹中痞块,脘腹胀痛,不思饮食,舌苔腻,脉沉实者。本方所治证属脾胃积聚,气滞血瘀,脾失健运所致。故当从消积化滞,行气化瘀立法。方中重用三棱、莪术消积聚,行瘀滞,且兼有行气消食作用,以治气滞血瘀,腹中痞块;青陈皮、木香疏肝理脾,祛湿和胃,使气畅血行;复用丁香、小茴香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神曲消食和中;巴豆霜攻积通腑。诸药合用,共奏消积化滞,行气除胀,活血止痛之功。使气血畅,积滞消,气机利,脾运复,则诸证自愈。现临床上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和慢性肝炎等,属于气滞血瘀者,亦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丁香脾积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丁香、木香各半两,皂荚(烧存性,三大枚),青、橘皮(洗)一两,莪术三两,三棱二两,高良姜二两,巴豆(去壳)半两。入百草霜三匙,同碾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仁大,每服五丸至二十丸。功能消食散满,和胃降逆。主治伤食积聚不化,胸膈胀满,脘腹疼痛,噫气吞酸等。

☚ 枳实消痞丸   三棱煎丸 ☛
0000410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