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土地占有的特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土地占有的特点 一、土地占有的特点新中国建立初期,广东的土地制度仍然是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根据广东省土地改革委员会的统计: 占农村总户数5.8%、总人口8%的地主阶级,占有土地26.9%,而占土地33%的公尝田绝大部分实际上也为地主恶霸所占有;占总户数2.3%、总人口3. 9%的富农,占有土地5.3%;占总户数21.5%、总人口27%的中农,占有土地18. 6%;而占总户数56.7%、总人口50. 3%的贫雇农,只占有土地11.6%。另有4. 6%的土地,为占农村户数13.7%、人口10.8%的小土地出租者、小土地经营者及其他劳动者所有。地主不仅拥有大量的土地,而且霸占着最好的土地。广东几条主要江河流域冲积平原的肥沃上地,包括珠江三角洲的大沙田,绝大部分为地主、富农所占有。农民一般要向地主缴纳相当于产量50%至60%的地租,有的高达70%至90%,还有种种额外负担。这种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全省粮食产量最高的1934年为825万吨,至1949年竟降至723. 5万吨。每逢灾年,饿殍遍地。1943年全省大旱,加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饿死300多万人。顺德县原有84万多人,由于饿死、逃荒,至1946年,只剩下47万多人。 ☚ 第一节 土地改革 二、土地改革的方针政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