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谷有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谷有蓷》中谷有蓷,(一) 山谷里的益母草, 暵其干矣! (二) 湿了马上就干了! 有女仳离,(三) 有个女子被遗弃, 嘅其叹矣! (四) 哀声地叹息了! 嘅其叹矣,哀声地叹息了, 遇人之艰难矣!(五) 她嫁个负心汉了! 中谷有蓷,山谷里的益母草, 暵其脩矣! (六) 湿了一会儿又干了! 有女仳离,有个女子被遗弃, 条其歗矣! (七) 悲哀地呼号了! 条其歗矣,悲哀地呼号了, 遇人之不淑矣!(八) 她嫁个坏男人了! 中谷有蓷,山谷里的益母草, 暵其湿矣! 干了终于又湿了! 有女仳离,有个女子被遗弃, 啜其泣矣! (九) 悲伤地哭泣了! 啜其泣矣,悲伤地哭泣了, 何嗟及矣! (十) 后悔也来不及了! 注 释 (一)朱熹:“蓷,……即今益母草也。” (二)王先谦:“三家:暵作。……《说文》:‘,水濡而干也。’……较作暵,义合。王氏《诗总闻》云:‘益母草在野甚多,最能任酷烈。日愈烈,色愈鲜。则性不宜水可知。’愚案:蓷本恶湿。今生谷中,水频浸之。首章,虽濡旋干。次章,且濡且干。三章,虽干终湿,则伤于水而将萎死矣。次第如此。” (三)毛亨:“仳,别也。” 陈奂:“别离,言相弃也。” (四)郑玄:“嘅然而叹。” (五)孔颖达:“自伤逢遇人艰难于己矣。” (六)毛亨:“脩,且干也。” (七)朱熹:“条,条然歗貌。歗,蹙口出声也。” 陈奂:“释文:歗,本又作啸。” (八)朱熹:“淑,善也。” (九)朱熹:“啜,泣貌。” (十)朱熹:“言事已至此,末如之何,穷之甚也。” 注 音 蓷tui推 暵han汉 仳pi痞 嘅kai慨 歗xiao笑 啜chuo辍 《中谷有蓷》《中谷有蓷》
《诗经·王风》篇名。《毛诗序》说:“《中谷有蓷》,闵周也。夫妇日以衰薄,凶年饥馑,室家相弃耳。”宋朱熹《诗集传》:“凶年饥馑,室家相弃,妇人览物起兴,而自述其悲叹之词也。”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此诗闵妇人遭饥馑而作,故云‘有女’。《集传》谓妇人自作,绝不类。”方玉润《诗经原始》:“闵嫠妇也。”今人高亨《诗经今注》:“妇人被丈夫遗弃,作此诗以自悼,或是有人作此诗以悼之。”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这是妇人自悲身世之作,丈夫行役,灾患频仍,弄得求死不能,求生不得。”此说较合诗义。对此诗之艺术,宋谢枋得有评:“此诗三章,言物之暵一节急一节,女之怨恨者一节急一节。始曰‘遇人之艰难’,怜其穷苦也;中曰‘遇人之不淑’,怜其遭凶祸也;终曰‘何嗟及矣’,夫妇既已离别,虽怨嗟亦无及也。 《中谷有蓷》暵其干矣②。蔫蔫地都快枯槁折断。 有女仳离③,有个女子遭遗弃离散, 嘅其叹矣④。恨恨地一声声长长哀叹。 嘅其叹矣,恨恨地一声声长长哀叹, 遇人之艰难矣! 嫁个好人竟是难上又难! 中谷有蓷,有棵益母草长在山畔, 暵其脩矣⑤。蔫蔫地都快干枯发烂。 有女仳离,有个女子遭遗弃离散, 条其矣⑥。 哀哀地一声声长长呼叹。 条其矣, 哀哀地一声声长长呼叹。 遇人之不淑矣⑦! 嫁个好人竟是横遭灾难! 中谷有蓷,有棵益母草长在山畔, 暵其湿矣⑧。蔫蔫地都快枯萎朽烂。 有女仳离,有个女子遭遗弃离散, 啜其泣矣⑨。嘤嘤地一滴滴泪珠暗弹。 啜其泣矣,嘤嘤地一滴滴泪珠暗弹, 何嗟及矣⑩! 悔恨莫及啊空有长叹! [注释] ①蓷:益母草。②暵(han):蔫。干:枯槁。③仳(pi)离:离散。 ④嘅:同慨,慨叹。 ⑤脩:于枯、败坏。 ⑥条:深长。:同“啸”,撮口出声。⑦淑:善。⑧湿:朽烂(用胡承珙说)。⑨啜:哽咽。⑩何嗟及:同“嗟何及”(用胡承珙说)。 [赏析] 《王风·中谷有蓷》,《诗序》以为“闵周也。夫妇日以衰薄,凶年饥馑,室家相弃尔”,从诗义看,根本无所谓“闵周”可言。至于“夫妇日以衰薄,凶年饥馑,室家相弃尔”,似乎还涉及了一点诗旨。朱熹的《诗集传》释该诗时,以为“凶年饥馑,室家相弃,妇人览物起兴,而自述其悲叹之辞也”,也揭出了该诗的某些旨趣。但无论是《诗序》,抑或朱熹的说法,都把弃妇悲剧的发生仅仅归结为凶年饥馑这一个原因,就未免片面而拘泥,客观上缩小了全诗的思想含意。《王风·中谷有蓷》是一首描写弃妇悲苦无告、自伤自悼的怨诗。 《诗经》中不乏弃妇诗,也不乏弃妇的种种形象。比如为人熟知的《邶风·柏舟》,以“泛彼柏舟”起喻,兴弃妇被弃的忧愁;为人传颂的《邶风·谷风》则以“阴、雨”不定的“谷风”起兴,喻丈夫的悍凶与暴怒,致使弃妇受害被弃,生活无所依托;另一首较著名的《卫风·氓》,则又以“桑沃”“桑落”喻弃妇的容色,以“耽食桑葚”喻弃妇的沉溺情爱,从追忆来揭露丈夫的丑恶面目以及被弃而表示决绝之心。《王风·中谷有蓷》所写的弃妇则又呈别貌。诗中弃妇的出场就具有典型的环境、背景与暗示弃妇困苦命运的象征色彩。它以“中谷有蓷”——一棵长在山畔谷地的益母草起兴,说明它身处四周瘠地,空阔寥廓,一无依傍,偏僻孤寂,寂寥幽深,正如一位无所扶持、景况孤苦、心情凄冷、遭际不幸的弃妇一样。所以,这位弃妇的出场就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值得人们痛惜。益母草虽然长在土不肥美、水不充分的瘠薄的山地,但它毕竟也有冲破重重阻力、显示自己生命的时刻,它也有深深的根,壮实的茎,青青的叶,有过青枝绿叶、生机勃勃的年华,然而现在却“暵其干矣”,过早地菸干枯槁了。这是为什么? 除了天灾的摧残之外,当然还有人为的灾殃。这暗示着这位像谷地益母草的弃妇,可能是由于年老色衰而被遗弃在空荡荡的山谷里,沦于无人过问的悲苦境地。这样的遭际也值得人们惋叹。而且这样的慨叹还不是一次两次叹息所能表达得完的,是应该一叹再叹、反复长叹才能宣泄得完。所以诗中便在“有女仳离”之后,一连用了两句“嘅其叹矣”,来表示弃妇那种深长的不幸。而且,弃妇的不幸不是因为自身品节德行方面有什么不好,而是丈夫见异思迁、薄情无义、喜新厌旧的卑鄙思想所酿成。正如诗的章末“遇人之艰难矣”、“遇人之不淑矣”所揭示的那样,要嫁一个好人是多么艰难,要历经多少千辛万苦的磨难啊! 可是倒头来还是被遗弃,后悔莫及,空有跌足长叹! 弃妇的遭遗弃完全是无辜的,因此更值得人们一掬同情之泪! 《中谷有蓷》一诗的弃妇形象既不同于《谷风》的弃妇那样多愁善感,也不同于《氓》里的弃妇那样屡屡悔恨,而是以自伤自悼来诉述自身的痛苦。这种自述悲叹、自我伤悼,又通过全诗三章的语词上的层进与复沓,即由“暵干”至“暵脩”再至“暵湿”,由“嘅叹”至“条”再至“啜泣”,由“遇人艰难”至“遇人不淑”再至“嗟何及矣”,步步深入,层层递进,使感情深化到足以撼动读者心灵的地步。况且,《中谷有蓷》一诗又用了诸如“仳离”、“艰难”等叠韵词,再加上每章中的第二、四、五、六句均用同声感叹词“矣”,而其用韵又在此“矣”上一字的入声韵,因此造成了全诗声调哀伤、触人思绪的特点,读来倍觉缠绵凄切、悱恻苍凉、沉痛酸楚、动人心魄、回肠荡气、不能自已。总之,《王风·中谷有蓷》用简炼的心理刻画来描绘弃妇,有一定特色,引人注目,足可重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