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石头过河”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只能靠自己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摸着石头过河” 是邓小平在80年代初提出来的。其含义有四:
(1) 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只能在实践中自己探索。他说: “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8—259页)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就在于 “有中国特色”,这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 的思想观点。既然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就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这在历史上我们是有惨痛教训的,因此邓小平坚持自己的事要自己摸索。
(2) 要勇于实践,大胆试验。正如邓小平所说: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 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这就要求每位领导干部都要能全面、具体地了解客观事物,得出一般规律,再运用这些规律对事物的发展提出科学地预见,并付诸实践。“大胆试验” 并不是盲目实验,有了 “闯” 的精神还需要有谨慎地工作态度。
(3) 要善于总结经验,向实践学习。邓小平很重视总结经验。所谓总结经验,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以往的实践作出科学地分析和评价,通过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的思索,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发掘事物的内在规律。邓小平说: “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哪一步走得不妥当,就赶快改。”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3页)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同样的错误,应从历史,从别国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找出解决的途径,从而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4)“用实践说话”,“用事实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说: “对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这样慢慢就跟上来了。” 又说: “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 要发扬 “实干” 精神,少说空话、废话,一切都让实践来证明。
总之,“摸着石头过河”,是邓小平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表述了一切诉诸实践,依靠实践,向实践学习,靠实践检验,开创建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正如他所说: “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2页)这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的思想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