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剩余社会化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剩余社会化论The Socialization of the Surplus Theory又称“流量”社会化论,是日本经济学家都留重人提出的通过实现剩余形式及占有方式的社会化,来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改良主义理论 (1961)。他从马克思关于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是决定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思想出发,认为通过实现“剩余” 的社会化来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是成本更小的途径。在他看来,生产资料本身是一种 “存量”,而剩余则是一种 “流量”,改变后者的难度、对社会的冲击等皆远小于前者。剩余这个流量,一方面是生产资料存量的基础,首先实现剩余的社会化无疑是对生产资料存量的 “釜底抽薪”; 另一方面,剩余的形式及其占有方式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制度的重要标准: 封建社会的剩余形式是地租并归地主占有; 资本主义的剩余形式是利润并归资本家占有。因此,从剩余的形式及其占有方式入手,也可以实现一种社会制度的改变。以此为基础,都留重人提出了由国家和社会对资本家所独占的利润进行社会化的主张和途径,主要有: 由政府管理产品价格,缩小产品中的剩余;改进社会保险制度,使公众享有部分剩余; 提高税率的累进幅度; 实行最低工资法,提高最低工资率等。 剩余社会化论日本经济学家都留重人(Tsuru, Shigeto, 1912— )提出的通过剩余形式及其占有方式的社会化,来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改良主义理论。在《资本主义已经改变了吗?》一书中,都留重人系统论述了剩余社会化论。他从马克思(Marx, Karl, 1818—1883)关于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决定不同社会经济制度性质的思想出发,认为通过实现“剩余”的社会化来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是成本更小的途径。在他看来,生产资料本身是一种“存量”,而剩余则是一种“流量”,改变后者的难度、对社会的冲击等皆远小于改变前者。剩余这个流量,一方面是生产资料存量的基础,首先实现剩余的社会化无疑是对生产资料存量的“釜底抽薪”。另一方面,剩余的形式及其占有方式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制度的重要标准。封建社会的剩余形式是地租,归地主占有;资本主义的剩余形式是利润,归资本家占有。因此,从剩余的形式及其占有方式入手,也可以实现一种社会制度的改变。以此为基础,都留重人提出了由国家和社会对资本家所独占的利润进行社会化的主张和途径。主要包括:由政府管理产品价格,缩小产品中的剩余;改进社会保险制度,使公众享有部分剩余;提高税率的累进幅度;实行最低工资法,提高最低工资率等。 剩余社会化论 剩余社会化论The Socialization of the Surplus Theory又称“流量”社会化论,通过使剩余形式及其占有方式的社会化来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改良主义理论。 ☚ 增长极理论 新工业国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