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率shèng yú jià zhí lǜнóрма приб вочной стóимости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shengyu jiazhilu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m′=m/v。m′是剩余价值率,v是可变资本,m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马克思说:“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的准确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44页)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在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中,只有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可变资本,才能在生产中发生价值的增殖。而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只是转移价值,不会发生价值的增殖。因此,计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而不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有多少是归自己的,有多少是被资本家剥削的。假设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是10000元,其中不变资本是8000元,可变资本是2000元,经过生产过程以后,给资本家带来了剩余价值2000元,m′=2000/2000=100%。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内进行的劳动是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内进行的劳动是剩余劳动。因此剩余价值率也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为了取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总是不断地提高剩余价值率。随着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剩余价值量也不断增加。 ☚ 剩余价值量 资本主义简单协作 ☛ 剩余价值率又称“剥削率”。剩余价值(m)和可变资本(v)的比率。表示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通常以m′表示。其公式为: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预付资本中不变资本用c表示,可变资本用v表示,剩余价值用m表示,商品价值就是c+v+m。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创造的,为了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必须将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较。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m′),其公式是: 
剩余价值率也可以用另一种公式表示: 
两个公式表示的内容是一致的。第一个公式以物化劳动表示剥削程度,即在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第二个公式以活劳动的形式表示剥削程度,即在工人的一个劳动日中有多大部分用于生产劳动力的价值,有多大部分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剩余价值率逐渐提高,例如,美国加工工业的剩余价值率,1899年为145%,1909年为155%,1939年为180%,1955年为239%,1965年为309%,20世纪70年代前后,已增加到260%~375%。 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量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另一个是可变资本总量。以M代表剩余价值量,计算剩余价值量的公式是: 
因此,资本家要增加剩余价值量有两个途径:(1)增加可变资本总量,以雇用更多的工人,扩大剥削范围;(2)提高剩余价值率,即从每个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 剩余价值率Rate of Surplus Value剩余价值(m)和可变资本(v)的比率(m/v),或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如m为5元,v为5元,则剩余价值率为100%。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该比率随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剥削的加强不断提高。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的比率。参见“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又称剥削率。用百分比表示的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通常用m′表示。用m代表剩余价值,V代表可变资本,其计算公式是: 剩余价值率(m′)=m/V×100%。它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在生产资本中,只有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可变资本(V) ,才会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价值增殖; 而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C),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只是转移,而不发生量的变化。因此,要计算剩余价值率(m/V),只有把剩余价值(m) 和可变资本 (V) 相比,才会准确地计算出在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分得的份额,即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例如,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了补偿可变资本的价值20元,又生产了剩余价值20元,那么,这表明工人劳动生产的价值的一半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率还可用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劳的比率来表示,因为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必要劳动创造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的等价。所以,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也就等于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之比。不过前者是物化劳动的形式,后者则是活劳动的形式。由于资本家无止境地追求剩余价值,致使剩余价值率日趋提高。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亦称“剥削率”。用百分数表示的剩余价值 (m) 与可变资本 (v) 的比率。用m′表示。其计算公式是: m′=m/v。剩余价值率是雇佣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在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中,只有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 (v)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 (c),在生产过程中,只发生价值转移,而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因此,要计算剩余价值率,只能把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相比。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计算出在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得多少份额,才准确地反映出工人受剥削的程度。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的比率来表示。从活劳动形式看,工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的等价,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故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后者表明: 工人在一个工作日内,用多少时间补偿劳动力价值,用多少时间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剩余价值率是在不断提高的。计算剩余价值率的方法是: 第一步,从全部产品价值中抽去不变资本价值,求出该产品中有多少是新创造的价值。第二步,从新创造的价值中,求出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绝对量: 已知可变资本量,把新价值减去可变资本量,求得剩余价值绝对量; 已知剩余价值量,把新价值减去剩余价值量,求得可变资本绝对量。第三步,计算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即得剩余价值率。 ☚ 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量 ☛ 剩余价值率rate of surplus val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