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仪
CT扫描仪即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摄影,是X射线诊断与电子计算技术相结合,将物体的体层面进行图像重建的一种新技术。
世界上第一台应用于检查头部的CT是英国科学家享斯菲尔德在1972年发明的。CT是透射成像,与放射性核素引入人体后的发射成像有所不同。早在1917年,奥地利学者就已证明三维物体能通过其无数次投影而重建图像。1956年,在射电天文学的领域中首先应用了图像重建技术,随之多国学者推导论述。特别是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对此进行大量的研究,并首先试用反投影技术测量活体内骨密度分布,为CT问世作了充分的准备。终于在1972年,亨斯菲尔德于英国EML公司成功地研制了适用于颅检查的X线计算体层摄影设备,从而使X线诊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CT是一种对组织密度具有高度分辨能力的新型X线显像技术,它的图像具有如下特征:
❶重建的体层面图像,不含有本体层外结构组织的干扰。
❷密度分辨率高,可分辨出用常规X线技术所不能分辨,或难于分辨的人体组织的细微密度差。
❸灵敏度高,能以数字形式作定量分析,并能充分有效地利用X线。
CT应用于临床,以头部特别是颅脑方面应用最为广泛。如头部外伤、颅内出血、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积水等。除头部外,CT还较多用于腹部,着重于肝脏、胰腺和腹膜后结构。CT问世虽短,但发展迅速。
目前CT的成品已从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应用的范围已由头部扩展到全身。1972年创制的第一台CT,扫描时间长达5分钟,而今扫描时间最短可达2秒左右,并且产品还在不断的改进中。经过大量临床资料的分析积累,与其他X线检查方法及超声检查以及与核素扫描比较,对CT评价如下:
❶CT对人体各种组织的密度分辨力非常强,但对空间即大小的分辨力仍有限度,理论上的限度为1.5毫米,实际上<30毫米的结构不易显示。
❷CT虽有其特殊的效能,但并不能用以代替其他X线检查方法。
❸由于其他医学影象诊断学如超声检查和核素扫描有同样飞跃的发展,在各种特定的情况下,CT需与两者配合使用。
CT扫描仪
CT扫描仪即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摄影,是X射线诊断与电子计算技术相结合,将物体的体层面进行图像重建的一种新技术。
世界上第一台应用于检查头部的CT是英国科学家亨斯菲尔德在1972年发明的。CT是透射成像,与放射性核素引入人体后的发射成像有所不同。早在1917年,奥地利学者就已证明三维物体能通过其无数次投影而重建图像。1956年,在射电天文学的领域中首先应用了图像重建技术,随之多国学者推导论述。特别是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对此进行大量的研究,并首先试用反投影技术测量活体内骨密度分布,为CT问世作了充分的准备。终于在1972年,亨斯菲尔德于英国EML公司成功地研制了适用于颅检查的X射线计算体层摄影设备,从而使X射线诊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CT是一种对组织密度具有高度分辨能力的新型X射线显像技术,它的图像具有如下特征: (1)重建的体层面图像,不含有本体层外结构组织的干扰。(2)密度分辨率高,可分辨出用常规X射线技术所不能分辨,或难于分辨的人体组织的细微密度差。(3)灵敏度高,能以数字形式作定量分析,并能充分有效地利用X射线。
CT应用于临床,以头部特别是颅脑方面应用最为广泛。如头部外伤、颅内出血、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积水等。除头部外,CT还较多用于腹部,着重于肝脏、胰腺和腹膜后结构。CT问世虽短,但发展迅速。
目前CT的成品已从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应用的范围已由头部扩展到全身。1972年创制的第一台CT,扫描时间长达5分钟,而今扫描时间最短可达2秒左右,并且产品还在不断的改进中。经过大量临床资料的分析积累,与其他X射线检查方法及超声检查以及与核素扫描比较,对CT评价如下: (1) CT对人体各种组织的密度分辨率非常强,但对空间即大小的分辨力仍有限度,理论上的限度为1.5毫米,实际上<30毫米的结构不易显示。(2) CT虽有其特殊的效能,但并不能用以代替其他X射线检查方法。(3) 由于其他医学影像诊断学如超声检查和核素扫描有同样飞跃的发展,在各种特定的情况下,CT需与两者配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