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面神经瘫痪手术治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面神经瘫痪手术治疗

面神经瘫痪手术治疗

周围性面神经瘫痪需手术治疗者,主要是损伤性的,如发生于中耳乳突炎根治及内耳手术、腮腺手术、听神经瘤切除术等以后及颅脑损伤(颞骨岩锥骨折,刀刃伤等)。少数炎症性,如中耳、内耳炎症所引起的亦可考虑。手术方法有两种:
❶恢复面肌功能手术,根据面神经瘫痪的发病机理不同,作不同的手术修复,如面神经被切断者可作神经的端端吻合术,受压迫者作面神经减压术或松解术,面神经有缺损者作移植术、面-副神经吻合术,面-舌下神经吻合术或面-膈神经吻合术等。神经外科常用者为面-副,面-舌下及面-膈神经吻合术。手术应早期施行,即在面肌尚未变性、萎缩之前手术。一般在面神经完全断裂2周后手术为宜。面神经炎症后面瘫,如4~6月仍无恢复,电诊断呈变性反应时即可施行神经吻合术。
❷整形手术,目的为矫正面容缺陷,用金属丝,尼龙线,筋膜条等牵引口角,眼角,切断健侧颧肌等方法,使面部在安静时保持两侧对称。整形手术适用于面瘫晚期,修复功能手术已失时机的病例,属于整形外科。
面-副神经吻合术首先由Ballance (1895)应用。适用于早期面瘫病例。方法较简便,成功率较高,但术后常遗有斜方肌萎缩,影响部分肌肉活动,对于以体力劳动力主的病人,最好不选用此法。手术方法:仰卧,局麻或全麻。患侧肩下垫枕,头转向健侧。切口由乳突与耳壳交界处开始向下沿胸锁乳突肌前缘至下颌角止,约长7~8cm,切开颈阔肌,显露乳突及胸锁乳突肌附着处,在该肌前缘与腮腺之间作钝性分离,在乳突根部内侧,二腹肌后腹的内侧面找到面神经,游离后在贴近茎乳孔处切断此神经并向下翻。另在胸锁乳突肌中点 (约下颌角相对处)深部找出副神经,常有一颌下淋巴结盖于其表面。追踪此神经可见有一粗大分支进入胸锁乳突中,如不能确定为副神经时可用电刺激作鉴定。游离后如胸锁乳突肌支粗大者,可利用该支作吻合。在其进入胸锁乳突肌处切断。如此分支较细,则可利用副神经主干作吻合,即在其分支之前切断。将切断神经的近端上翻,在颈阔肌下,二腹肌外与游离出的面神经周围端吻合。(图1)手术可在肉眼或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术后约需3~6月可见瘫痪面肌出现自主收缩,此后应加强面肌及肩部肌肉锻炼,面肌按摩,电疗等以维持肌肉张力,减少萎缩。


图1 面-副神经吻合术


1. 面神经 2. 副神经


面-舌下神经吻合术与面-副神经吻合术相似,是修复面神经功能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此手术的缺点是术后遗有一侧舌肌萎缩,影响言语及吞咽部份功能,对于以语言为主的职业如广播员、教师等最好不选用此方法。手术方法: 体位、麻醉、切口及面神经的暴露与面-副神经吻合术中者相同。在颈内,外动脉表面找到舌下神经。如不能肯定可用电刺激作鉴定。游离后,在其第一个分支 (支配甲状舌骨肌) 进入肌肉处切断,将中枢段上翻,在二腹肌表面与面神经周围端吻合 (可在肉眼或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图2)。术后3~6月,可望有面肌部分功能恢复。
面-膈神经吻合术为Hardy等(1957)首先应用以治疗面瘫。因膈神经再生能力强,两侧膈神经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且膈肌并接受9~12肋间神经的辅助支配,故切断一侧膈神经,对呼吸功能多无影响。术后产生的膈肌运动麻痹,多数在数月内可恢复。缺点为此手术较复杂,游离膈神经远端有时会受限制,致使吻合时有一定张力,影响疗效。手术方法: 作上下二处皮肤切口,上方切口为显露面神经,方法与面-副神经吻合术中者相同。下方切口为显露膈神经,在锁骨上2指作与锁骨上缘平行的横切口,以胸锁乳突肌后缘为中点长约5~6cm,切开颈阔肌,分离胸锁乳突肌后缘并向前牵开,露出前斜角肌及其筋膜,膈神经在此肌肉前面,由外上向内下走行。沿膈神经干尽量向下游离并在最低处切断。亦有用膈神经分离器伸入纵膈上部切断膈神经。将其中枢端由胸锁乳突肌深面引向上方与面神经周围端作对端吻合 (此操作可在肉眼或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术后3~6月可望面肌有部分功能恢复(图3)。


图2 面-舌下神经吻合术
1. 面神经 2. 舌下神经


图3 面-膈神经吻合术
1. 面神经 2. 膈神经

☚ 三叉神经半月节切除术   中间神经切断术 ☛
0001105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