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3.乡镇企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3.乡镇企业 3.乡镇企业大连市乡镇企业伴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经历了“六五”准备、“七五”打基础、“八五”快速发展三个重要阶段,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1996年,全市乡镇企业已发展到11.7万家,实现产值1 505.8亿元; 乡镇工业总产值从1990年占全市工业总产值“三分天下有其一”,到1994年占据“半壁江山”。1996年乡镇工业产值达727.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9.2%。大连市在注重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的同时,更注意企业效益的提高。1996年,全市的乡镇工业实缴国家税金占全省的25.5%,利润总额占全省的36.3%,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全省的62.1%。全市乡镇企业的骨干行业构成有机械工业、食品加工业、服装业、冶金工业、建材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和服务业,产品品种已达千余种。 ☚ 2.农业生产水平 4.农村外向型经济 ☛ 3.乡镇企业 3.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1996年全市乡镇企业总收入278亿元,是1992年的5.6倍; 总产值25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91亿元,实现利税39.6亿元。在整个农村收入中,49.4%来自于乡镇企业。1996年末统计,全市现有乡镇企业33 653家,其中乡办企业961家,村办企业2 248家,个体私营企业30 444家; 职工总数23万余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入稳步增长。“八五” 时期全市乡镇企业累计固定资产投入达到25亿元,比 “七五”期间增长5.5倍,净增21亿元。“八五”期间乡镇企业建设项目累计达到4 000多个。“九五” 以来,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科技含量等工作,乡镇企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到1996年,已有70%的企业进行了转制改革。 ☚ 2.多种经营 4.创汇农业 ☛ 3.乡镇企业 3.乡镇企业改革开放以来,铁岭市的乡镇企业已经成为繁荣辽北农村经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集体经济实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支柱产业。到1996年,全市乡镇企业已发展到65943户,比1990年增长11.9%,从业人员达到22.2万人,比1990年增长9.4%,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33.6%,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82.7亿元,其中乡镇工业产值达到50.5亿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2.1倍和1.5倍,实现利税7.6亿元,比1990年增长1.8倍。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4.6亿元。目前,乡镇企业已初步形成以农产品加工、建筑、建材、交通运输、商饮服务等为主的行业体系。特别是一批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资源型龙头企业已经崛起,使乡镇企业走上了以资源转换为依托,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的轨道。乡镇企业产品主要有植物油、畜禽产品、煤炭、矿石、肥料、农机具、服装、皮革制品、罐头食品、乳制品、酒、工艺美术品、饲料等。乡镇企业产品年出口交易额达到2.75亿元。全市有11户企业晋升为国家或省级先进企业。有13种产品被列为部优和省优产品。 ☚ 2.农业生产水平 4.农村经济结构 ☛ 3.乡镇企业 3.乡镇企业到1997年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到7 600家,是1978年的67倍,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2亿元 (1990年不变价),从业人员达17.2万人,总产值达118.7亿元,实现利税总额7.2亿元。其行业构成主要有工业、农业、建筑业、建材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有2家企业晋升为国家二级、省先进级企业; 有15种产品分别获部优、省优产品。全市现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380家,年加工能力133万吨。三和农物产业公司加工的寿司虾和善岛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的鳕鱼面包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全市现有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6处,农村集贸市场78处。 ☚ 2.农业科技 4.农业装备及设施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