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2.玉米技术推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2.玉米技术推广

2.玉米技术推广

20世纪50年代以后,玉米在广西已发展成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尤其是百色、河池、南宁、柳州4个地区,玉米所占的比重更大,玉米的种植面积就占了全区玉米总面积的87%以上。其中靖西、都安、大化、忻城、德保、东兰、乐业、凤山、巴马、天等、天峨、隆林、凌云等13个县的玉米面积还大于水稻面积。玉米是广西的主要食粮,又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质饲料,还是轻工业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因而玉米生产在广西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广西玉米良种的推广,经历了从农家品种、品种间杂交种、双交种、单交种、群体改良种到顶交种以及紧凑型单交种几个阶段。1978年开始推广中国农科院引入的墨西哥玉米群体改良材料中试种、鉴定筛选而成的墨白1号、墨白94号等群体改良种。墨白玉米群体改良种适宜于广西多数地区土壤瘠薄,耕作管理粗放,易受干旱影响的条件下种植,因而从1981年起在广西大面积推广种植,至1985年,每年推广面积都在6.66万公顷以上,成为广西主要的当家种之一。
杂交玉米比农家品种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一般比普通品种增产30%以上,甚至成倍增产。5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以后,由于大面积推广玉米杂交种,加上其它配套措施,促进了广西玉米单产的不断提高,1992年全自治区玉米平均每公顷产量2.37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紧凑型玉米的推广是近年来玉米大面积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1990年全国种植紧凑型玉米约333.33万公顷,大面积每公顷产量均有7.5吨以上,为南北多熟区每公顷产15吨粮创造了条件。农业部决定“八五”期间在全国推广紧凑型玉米良种666.66万公顷。广西1985年开始从山东省莱州市玉米研究所引进掖单2号(鲁玉2号),随后又引进掖单4号,先后在武鸣、都安、邕宁、大化、河池等县市试种,获得了成功。1991年又引进掖单4、12、13号等组合600多吨种子,分别安排在7个地(市)21个县(市)试种示范,种植面积1.66万公顷;1992年又扩大到4.2万公顷。掖单4、12、13号在广西试种示范结果,一般每公顷产6—6.75吨,比广西目前大面积推广的顶交种每公顷增1.5—2.25吨,深受当地干部群众好评,都认为推广紧凑型玉米是提高广西玉米单产,增加粮食总产的一项重要措施。1992年兴安县城关乡在晚稻田种植掖单4号0.13公顷,经全自治区、地、县有关专家验收,每公顷产量高达12.35吨,创广西玉米单产的最高水平。
广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大致分为试验示范和迅速发展两个阶段。1987—1989年为小面积试验示范阶段。1990年开始为迅速发展阶段。1988年10月,国家决定把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作为科技扶贫,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温饱问题的重大措施,从1989年起,由国家7个部委联合组织,在16个省、自治区的贫困县,有计划、有组织地采取技术、资金、地膜、化肥、良种等综合输入,各级农技推广部门负责具体配套服务的办法,大力推广杂交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增加粮食产量,实施“温饱工程”。广西根据国家的决定,在前几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于1989年10月发出了《关于1990年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通知》,全年计划2万公顷,经过上下努力,1990年全自治区有37个县,439个乡推广地膜玉米,面积达到2.59万公顷,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比1989年增长11.3倍。1990年12月,自治区农业厅在南宁及时召开了全自治区农业系统推广地膜玉米,实施温饱工程总结表彰会,全面总结一年来推广地膜玉米的经验。1991年发展到5.05万公顷,又比1990年跨进了一大步;1992年面积虽有所减少,也保持在4.69万公顷。此外,还推广了地膜玉米与多种作物间套种技术,增加复种指数,提高了集约化经营水平,每年间套种面积占地膜玉米面积30%以上,提高经济效益50%—90%。
1989年以来,地膜玉米在广西的推广,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到1992年的4年时间,累计推广12.57万公顷,共增产粮食18.7万吨,帮助161.6万人次解决了当年的温饱问题。实践证明,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玉米栽培技术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和突破,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玉米单产,增加粮食总产量,解决山区人民温饱问题的重要措施。
广西的桂南地区利用冬闲水田种植冬玉米已有较长的历史。1972年首先在博白县开始种植,以后每年均保持有一定的种植面积。进入80年代以来,陆川、防城、浦北、钦州等县也陆续试种成功。博白县1980年曾发展到720公顷,平均每公顷产3吨以上。1990年自治区农业厅采取立项的办法,把冬玉米开发列为研究课题,由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负责具体组织桂南的部分县进行集中连片示范开发,1990年博白、陆川、防城、合浦等12个县冬种玉米示范面积2400公顷,有收面积2200公顷,占实种面积的92%。按播种面积计,平均每公顷产3.36吨。1991年冬玉米生产开发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参加示范开发的县16个,种植面积1.21万公顷,有收面积9800公顷,占实种面积的81.2%,按播种面积计,平均每公顷产1.92吨。1990年以来,从广西南部冬玉米生产的实践看,不管是正常年或灾年,种植冬玉米是成功的。

☚ 1.水稻技术推广   (二)经济作物 ☛
0001520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