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物区域化种植
小麦是江苏粮食中的优势作物之一。淮北平原适合高产优质小麦生产,以白皮小麦为主,淮南以春性红皮小麦为主,是生产饼干食品的较好原料。
啤酒大麦集中分布在连云港南部、盐城市北部、东部和南部及兴化市;饲料大麦主要分布于里下河麦区、南通粮棉区及苏南部分地区;裸麦面积较小,主要生产地在泰兴、姜堰、海安和南部丘陵麦区。
水稻种植遍及全省。历史上除里下河沤田全部种植早熟中籼稻外,其他稻区为籼、粳、糯三稻插花混种。70年代起,淮南尤其是太湖和丘陵区发展双季稻生产,早稻以籼稻为主,后季稻籼粳糯均有。70年代中期引进杂交中籼稻; 80年代基本形成籼粳并举的格局;进入90年代,粳稻种植面逐步扩大。1994年,初步形成区域化种植,即太湖稻区、沿江沿海稻区种植粳糯稻;丘陵稻区以籼稻种植为主,辅之粳糯的种植;里下河稻区以粳稻为主,搭配杂交中籼稻种植;淮北稻区籼粳并举,部分地区以粳稻为主。
棉花种植主要在南通、盐城两大老棉区。80年代以来,逐步扩大到徐州、淮阴、连云港南部、扬州北部和东部;而苏南沿江老棉区逐年缩小,太湖和丘陵地区已基本不再种棉花。
油菜已形成南北两大油菜带。南油菜带主要分布在吴江、昆山、吴县、宜兴、溧阳、溧水、高淳、句容、丹徒、江宁等地;北油菜带主要分布在里下河农区,南通市的启东、海门、如东、通州和丘陵地区的盱眙、六合、江浦等地,并向杂交双低优质油菜方向发展。
花生种植主要集中在淮北的赣榆、东海、新沂、铜山、泗洪以及通扬高砂土地区。芝麻主要集中于南北丘陵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