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关于深度报道的讨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关于深度报道的讨论

关于深度报道的讨论

在我国改革的大潮中,一个新的新闻品类——深度报道,以其特有的纵深度、宽广度和震撼力脱颖而出。它的迅速崛起,很快受到新闻理论界和采编人员的重视。第八届(1986年度)全国好新闻评选会,还把深度报道作为独立的报道形式,单列一组进行评选,从而引起了对深度报道问题的探讨,有关探讨深度报道的论文不断见诸于新闻业务刊物上。这些探讨主要集中在下列几个问题上:
(一)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讨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下列四种:《新闻工作手册》和《新闻学简明词典》的表述是:深度报道是“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向的报道形式。”姚文华认为:上述定义过于简单,以致对深度报道的本质特征反映得不够全面,并且使人不好理解、难以捉摸。他下的定义是:深度报道是对重大新闻事件在迅速准确报道新闻的基础上,阐明事件因果关系、深入触及事件本质、预测事件趋势的报道形式。”何光先认为:“深度报道是一种通过系统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用客观的解释和分析来延伸、拓展新闻领域的一种报道形式。”张骏德认为:“深度报道是一种题材重大、报道面宽广、深刻透视新闻事件与社会问题、全息组合、富有理性思辨的一种报道形式。”
(二)关于深度报道的特点。讨论中,张骏德等认为,深度报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五性”上:(1)重要性。题材重大,是重要的社会问题与新闻事件;意义重大,富有时代感,满足实际工作与广大群众的需求。(2)深刻性。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出事物或事件深层的发人深思的内在涵义与本质。(3)完整性。应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事物,有始有终地追踪事件,回顾过去,剖视现在,预见未来。(4)科学性。讲究唯物辩证的理性思辩,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点与面、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等关系,防止孤立、静止、片面、表面地看问题。(5)知识性。提供古今中外各类学科的各种知识,即提供大量的新闻背景材料,给读者以智慧与理解问题的“钥匙”。也有人将深度报道的特点归纳为:一是题材重大,引人注目;二是纵关横联,有果有因;三是透过现象,触及本质;四是分析深刻,富有预见。洪颖认为,判断深度报道的基本要素有11个指标:
❶新闻事件(包括时间、地点、事件);
❷背景;
❸相关事实;
❹说明;
❺原因;
❻意义;
❼背景;
❽分析;
❾过程(指对事件经过情形的详细描述);
❿时效(根据我国报纸新闻时效不高状况,暂定为半个月之内);(11)时态。
(三)关于深度报道的采写。探讨中,普遍认为:要采写好深度报道,必须练好基本功。一是要深入采访。二是要深入开拓。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果探根,由藤摸瓜,由点到面,由网到结,由单面到多面等。三是深层思考。要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和纵横交替思维相结合;要多因果思维、辐射思维;要求异思维;要综合思维和系统思维。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深度报道只是一种报道形式,而不是一种新闻体裁,绝不能与新闻体裁相类比;深度报道与有深度报道的新闻也完全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深度报道主要是内容问题,凡是触及了新闻事件本质的报道,都应被认为是深度报道,不管写作形式是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或者是“四不象”,不论是单篇报道,还是连续、系列、组合式报道。反之,如果没有触及新闻事件的本质,那怕是连续、系列、组合式报道,也不能认为是深度报道。

☚ 关于企业报性质、任务、作用的讨论   关于“非事件性新闻”的讨论 ☛
000007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