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946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946年 1946年1月《文联》半月刊在上海创刊,由茅盾、以群主编。创刊号上发表茅盾的《八年来文艺工作者的成果及倾向》。 2月老舍、曹禺应邀赴美国讲学。 5月臧克家的诗集《宝贝儿》由上海万叶书店出版。 6月《北方杂志》于15日在邯郸创刊,晋冀鲁豫边区文联编辑,由陈荒煤主编。 7月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重庆分会会刊《萌芽》月刊在重庆创刊。 8月《萌芽》1卷2期出“追悼闻一多、李公朴先生特辑”。 9月李季发表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22日至24日《解放日报》连载)。 10月《东北文化》半月刊于10日在佳木斯创刊,由萧军、张如心主编。 11月高尔基的《阿托莫诺夫一家》(汝龙译)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12月《解放区短篇创作选》(周扬编选)由东北新华书店出版。 ☚ 1945年 1947年 ☛ 1946年 1946年11月黄金穗于1945年11月创办的《新新》停刊,共发行8期。曾发表龙瑛宗、吕赫若等人的小说,是台湾光复后重要的文学园地。 ☚ 1945年 1947年 ☛ 汐之螺/泥泞/坎坷/天外,还有天/新生的祖国/露华集/重庆哟!我把你唱成歌儿写成诗/山海集/春望集/春天一株草/炮火与怒火/乡村的烽火/牛郎织女/山茶花/宝贝儿/第一次爱/中国兵/人民/盂平英雄歌/自从鞭炮放了后/向民主,进军/中华颂/任钧诗选/原形毕露/青春之梦/初航集/黎明之歌/化雪夜/世纪的孩子/季节草/世纪的高潮/灾难/八年诗选集/中央理发院/红日初升/夜里的声音/午夜小唱/延安集/灵山歌/戎冠秀/凯归/诗四十首/友情的花朵/马凡陀的山歌/王贵与李香香/卞和/民主短简/人民万岁/当我要死的一刹那/在葱色的山群/摘星者的死亡/红夜 ☚ 诗三集 汐之螺 ☛ 我的良友/庸园集/在雾重庆中/绿的北国/伦敦归来/南京的虐杀/晞露新收/天涯海角篇/战时西南/绥晋纪行/辰子说林/民族文话/六君子传/苏联纪行/英雄传/劳动英雄胡顺义/关于美国兵/血的抗议/巴渝小集/人世间/读书随笔/南德的暮秋/人性的恢复/学习与战斗/文人印象/献曝/旅途杂记/苗歌/克里姆林/女兵十年/晋察冀行/延安生活/归去来/无花的蔷薇/血以火花/生日/后台朋友/初访美国/尔尔集/龙套集/上海的秘密/浪迹十年/烽火十年/千千万万/滇海散记/波/报告文学选辑/历史人物/京居一年记/战后日本秘闻录/永远结不成的果实/地狱/受难的人民/热泪及其他/环行东北/翻身/远征心影录/郁达夫之流亡和失踪/爱梦河畔/山窗小品/大时代之梦/跨的日子/杂感集/率真集/海上集/炼狱杂忆——“上饶集中营”续篇/同蒲前线/陕北杂记/鲁迅全集补遗/鲁迅书简/复员图/时间的记录/心字/南京印象/锦帜集/海涛集/名家幽默小品文精选/金坛子/反刍集/东北横断面/边荒/三十二国风土记/由香港到新疆/狂欢之夜/流云集/新生/毛泽东印象记/理性与自由 ☚ 延安归来 我的良友 ☛ 1946年中华民国35年·丙戌数学华罗庚发展三角和法研究解析数论。 物理学卢鹤绂研究出估算原子弹和原子堆临界质量大小的简易方法。国际上承认为第一个公开发表者。所得结果与后来得知事实相符。次年发表全部原理,被广泛采用。 化学黄鸣龙在美研究有机合成,对Kishner-Wolff还原法进行改良,方法简便,得率提高,应用更加广泛。被称为黄鸣龙还原法,写入各国有机化学教科书中。 天文学张钰哲在美国的叶凯士天文台进行变星照相观测,发现一颗新变星。同年,宣读关于交食双星光谱观测的论文。 地学乐组织调查贵州省矿产,提出贵州开发铁、铝、煤、汞四大计划。 生物学王应睐在1944年~1946年证明豆科植物根瘤含血红蛋白,对血红蛋白在根瘤固氮中的作用提出初步看法; 促进了对血红蛋白与生物固氮关系的研究。 农学刘仙洲赴美学习、考察农业机械。回国后,在中国工程师学会作题为《农业机械与中国》的报告,并在清华大学机械系开出有关课程。 医学晋察冀解放区筹建晋察冀制药厂,利用当地的麻黄提取麻黄素成功。生产柴胡注射液。 1946年中华民国35年·丙戌文化5月,上海《文汇报》被国民党勒令永久停刊。 政法1月10日,国共两党签订《关于停止国内冲突的命令和声明》,同日,政治协商会议于重庆召开,通过关于政府组织、和平建国纲领、国民大会、宪法草案、军事问题等5项决议。 经济战后,美国对华的输出额在其总输出额中的比例由战前的2.5%上升到20%,美货充斥市场。美在华投资占外国资本在华投资总额的80%。 军事6月26日,国民党以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军作战略转移。7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 其他各地饿死达1 000万人。 1946年文化影片《黄金时代》、男主角贾雷德·马区、女主角奥利维亚·德·哈维兰、男配角哈罗德·拉塞尔、女配角安妮·巴克斯特分获第19届电影奥斯卡奖。 政法匈牙利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左翼为一方,与以小农党、社会民主党右翼为另一方的斗争日趋激烈。 经济日本工业生产仅及战前的26.4%,钢产量为战前的8%。 军事美国在比基尼岛进行2次核试验。 1946年数学韦依[法]著《代数几何学基础》一书出版,把几何学建立于可靠的代数基础之上。 物理学珀西·威廉斯·布里奇曼[美]因研究高压物理学,发明超高压装置而奠定高压物理学基础,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化学施瓦岑巴赫[瑞士]提出用紫尿酸铵作指示剂滴定水的硬度。1948年,他提出铬黑T作该滴定的指示剂。这两种指示剂一直沿用至今。以后的10年里,金属螯合剂大量出现,发展了容量分析法。 天文学洛佛耳[英]首次大规模使用雷达研究流星雨。 地学布里奇曼[美]研究高压下岩石的物性。 生物学德尔布吕克[美]和贝利用两个近缘的噬菌体的突变体去感染细菌,在噬菌体后代中获得重组体(杂种),于是产生了噬菌体遗传学。 医学美国建立角膜移植的“眼库”。 农业澳大利亚成立土地资源调查队,在土地资源综合勘察和德国、苏联的景观理论基础上建立土地科学,把土地作为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的综合。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用于第三世界土地资源的考察和开发利用。 工程技术4月,美国首次发射V-2火箭,用于120千米高处超高层观测。 1946(民国三十五年)1月1日在接收敌伪蚕丝业资产(共4 910亿元,约合黄金57 770两) 的基础上成立国营中国蚕丝公司,总公司设在上海。这是一家官僚资本运用政治经济力量操纵从桑苗生产到丝绸购销各个环节、垄断整个蚕丝业的机构。“窃辅助之名,行摧残之实”。按公司章程第5条的规定,公司营业年限为两年。两年后,浙江蚕丝建设促进会及浙江省蚕丝业联合会曾历数公司的十大罪状,如杀低茧价、鱼肉乡民,摧残茧行、妨害营业,粗制蚕种、贻害蚕农等,要求国民政府撤销此机构。但一直拖到1949年5月31日才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333,425-440页;117,1120-1126页) 1月9日江海关奉行政院令宣布,为平抑纱布价格,自即日起禁止棉织品出口。(405,104页) 1947年,纺织业资本家一再呼吁允许自由输出纱布。他们说,1947年国际纺织品竞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取消出口保留制,巴西和印度已恢复输出,日本纺织业加工生产,削价倾销世界各地,“反顾我国纱布,竟无国外市场,其结果则为外汇缺乏”。“坐失机会,坐失外汇,实属可惜。”“纱布不能自由输出,以致今日上海所存棉纱布销路呆滞,形成壅塞之象。”(132,495、496页) 1月15日1945年6月,国民政府经济部颁布 《战时营利法人内迁登记条例草案》,荣尔仁(荣德生之子) 以茂新、福新、申新总公司总经理名义向重庆市社会局办理登记。是月,正式领到 “茂福申新面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核准登记的执照。(132,268、392页;358,197页) 这只是一块没有实际内容的招牌。抗战胜利后,荣尔仁提出改组总公司方案,将公司正式成立为一有限公司以取得法人地位。把总公司办成一个大企业组织结构,不但购买原料、机物料和出售成品只能是总公司的职能,就是生产计划、技术管理等生产上的问题,也由总公司管理。这个方案遭到包括荣德生、荣鸿元在内的人的反对。从此,茂、福、申新系统一分为三: 荣鸿元继承申新总公司名义,管理申新一、六、七、九和上海福新各厂,这只是一个松散的组织,荣鸿元能直接指挥的只有申七; 以荣德生为总经理的 “申新二、三、五厂、茂新、天元、合丰总管理处”; 以李国伟为总经理的 “申四、福五、建成、宏文、渝新五公司总管理处”。(132,394-399页) 1月16日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出面与英国战时运输部远东航务处(实际为太古、怡和、大英等轮船公司改头换面的新招牌,办公地点就设在怡和洋行大楼) 签订为期半年租用英国商轮38艘运输救济物资、在中国沿海行驶的协议。1月25日,上海与航业有关的团体召开紧急会议,一致决议要求政府落实1943年中英新订条约,切实保护领水及航权完整,禁止悬挂外旗之船舶经营我国之内河及沿海贸易。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有所顾忌。结果原拟租借的38艘船,只来了8艘。(323,179、230页; 《上海港史话》,153-154页) 1月17日在1946年3月4日开放外汇市场前,国民政府的官价汇率仍为1942年7月10日改订的法币20元兑1美元。但有行无市,不能供应。外汇供求无法买卖,上海的进出口业务无法开展。花旗、汇丰等外商银行在上海复业后,黑市美钞有了吞吐的机构,就在外汇市场开放以前,上海的进口贸易纷纷以美钞计价,暗中授受。是日,国民政府的京沪特派员发表通告: “在新汇率未公布前,各银行……不得收受外币现钞为电汇或票汇国外付款之业务”。但通告归通告,授受还是授受。不但外商银行,华商进口行也同样接受客户美钞,代客订货。(398,下册,142-143页) 1月18日美商花旗银行和大通银行公布了港币对美元的兑换率,从此英镑集团货物可以用美钞结算。(398,下册,142页) 1月荣宗敬之子荣鸿元等在上海创办鸿丰纱厂一厂(纱锭24 000枚)。1947年又创办鸿丰纱厂二厂(纱锭11 000枚)。商标红蜂。1949年2月14日,荣鸿元为抽逃资金,将鸿丰二厂以40万美金和10万港币卖给胡铭山,在香港开办大元纱厂(25 000锭)。胡铭山将鸿丰改名为大安纱厂。(132,532-533、647-649页) 2月7日中国、加拿大签订 《财政协定》,加拿大贷予中国6 000万加拿大元,“以购买并支付自加拿大输往或将输往中国之加拿大出产货物之价款”。(103,1357-1358页) 2月11日上海的交通部国际电台恢复了收发给美国各地的商电。(398,下册,142页) 2月12日资源委员会接管了井陉煤矿后,与河北省政府联合组建井陉煤矿股份有限公司,资源委员会与河北省分别占股份的60%与40%。(372,141页;392,369页) 2月25日国防最高委员会通过《开放外汇市场案》。“划分进口货为三类: 甲、工业及民生需要物品,人民不必请求政府许可,得随时购办输入; 乙、申请许可后,得输入之物品,如烟草、火酒、汽油、毛织、丝织品等; 丙、若干不准输入之奢侈品。……中央银行指定若干银行得买卖外汇。……现行官价外汇汇率应于废止,中央银行应察酌市面情形,并依照供求情况,随时供给或收买外汇。……对于外币、钞票及黄金之买卖,并依同样原则办理。政府指拨美金5亿元为法币准备金,并饬中央银行于现有外汇中,划出一相当数量作为基金,作随时平准市场之用”。3月4日上午10时,由中央银行开放外汇市场,牌价为1美元合法币2 020元,停止原来官定汇价1美元合法币20元的办法(109,775 -776页;378,43页;356,654页)。1945年7月间,重庆1美元合法币3 200元,昆明3 000元。同年8月,日军投降,美元对法币曾跌至650元的最低价。自1945年9月到1946年3月,日用必需品中的中白粳米、豆油、棉纱、白报纸等的价格已上涨了7~20倍,而官价外汇只上涨了3倍,而且采取了 “钉住”制。所谓 “钉住”制是说不论法币的币制有无变动,此2 020元兑1美元的汇率钉住不变,即使法币贬值,黑市外汇已涨,官价也仍按2 020元的汇率由中央银行卖出或收进。对进口外汇采取尽量供应的方针。这一切就为外货(主要是美货) 狂潮的涌入打开了大门。如此开放外汇市场、实行自由贸易的结果,就是年入超值达47 425.2万美元,为1936年入超值7 065.5万美元的6.7倍,创造了旧中国入超的最高纪录。(398,下册,163-164、166、144页。据郑友揆: 《1840—1848中国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218页,1946年入超值折合为41 167.1万美元) 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外汇、英镑、黄金、白银从1946年2月底的共值833 587 121美元减少到1947年2月底的共值346 977 036美元,减少了58.37%。(357,200页) 2月28日中国政府与以戴高乐将军为首的法国临时政府签订 《关于中越关系之协定》,其中第四部分规定废止1903年10月29日关于滇越铁路之协定,由中国政府提前赎回滇越铁路昆明至河口段。中国政府因提前赎回应补偿之款额,由法国政府垫付。(103,1368-1369页) 2月四联总处制定 《上海区各厂矿复工贷款实施办法》,由沪分处邀集四行二局及财经两部代表组成上海复工贷款会。到7月底复工贷款结束,共贷出704 500万元。(404,119页) 3月1日国民政府颁订《进出口贸易暂行办法》,同时公布 《管理外汇暂行办法》,规定对美汇率为2 020元。进出口贸易暂行办法规定进口贸易分为三类: 一、自由进口类; 二、许可进口类; 三、禁止进口类。自由进口的商品,范围非常广泛,凡不在第二、第三类中者,均可自由进口。“人民不必请求政府许可,可随时购办输入”。许可进口类与自由进口类相差无几,而且同样供应官价外汇。禁止进口类有个附加条件: “物品如经主管机关核准者,不在此列”。这就为特权阶层敞开了方便之门。(1946年3月至11月,孔、宋两家族利用特权,大量结汇,从国外购买汽车、化妆品等。见375,514-515页) “出口仅有政府管制之矿产生金银米粮及棉布数类须经核准验放外,其余可自由输出”。经营出口所得外汇,都要按官价结售与政府,这样必然会亏本而无法出口。(204,600页;398,下册,162-163页) 从1946年3月4日上午10时起至11月17日止的8个半月中,中央银行因进口货物售出的外汇及政府通过其他途径结汇的美元、英镑、港元共折合4.55亿美元。同期出口商品只有5 000万美元,收支相抵,逆差达4亿美元。中央银行可运用的外汇资金一下子减少了60%。(416,498页) 3月8日1946年2月25日,行政院制定的 《中央银行管理外汇暂行办法》 “附则”第29条规定: “黄金得自由买卖,中央银行并得察酌市面情形,随时买卖之。”据此,行政院决定,中央银行开始抛售黄金。自1946年3月8日至1947年2月在上海停止售金期间,中央银行共抛售黄金333余万两。上海每10两黄金市价从1946年3月的156.2万元上升到1947年2月的282.2万元。抛售黄金不仅未能紧缩通货、平抑物价,反而带动了物价的疯狂上涨。到1947年2月,中央银行库存黄金已只剩120余万两了。1947年2月8日,宋子文不得不命令停止 “暗售”(中央银行根据市场情况,暗地里将金条委托几家金号、银楼向市场抛售,中央银行不露面)。2月15日,正式公告停止黄金抛售。(416,501-504页;378,143-169页;357,165-166页) 3月13日中国、瑞士签订《关于瑞士放弃在华领事裁判权及有关特权换文》。(103,1375-1378页) 3月13日—11月经济部东北特派员办事处(负责人孙越崎) 共接收东北293家厂矿,其中216家企业交资源委员会接办。(372,152页) 3月14日华盛顿进出口银行对华贷款美金3 300万元,以供在美采购美棉运华。至1949年1月31日,此款本息已全部还清。(199,995-1013页) 3月18日经济部苏浙皖特派员将大中华火柴公司上海荧昌及镇江荧昌厂原有厂房和机器发还。在日寇占领期间增益部分及原料成品收归国有,折合法币792.7万元,需由大中华交还。(135,280页) 3月21日江海关根据行政院通知颁布公告: “凡中国政府机关委用之外国商船,为善后救济起见,得暂行往来各港口间,载运货物及旅客,至1947年3月31日为止。”(323,180页) 3月下旬上海民营行午昌茶叶公司出口茶叶1 100余箱,是为战后出口的首批茶叶。(398,下册,281页) 3月资源委员会将接收的石景山钢铁厂、龙烟铁矿等合并成立华北钢铁公司。(372,140页) 4月12日国民政府公布 《修正公司法》。其中第292条规定: “外国公司非在本国设立登记者,不得申请认许,非经认许给予认许证者,不得在中国境内营业或设立分公司”。(202,41页) 原来在 “登记”二字后有 “营业”二字。在关于 《中美商约》 的谈判中,美方干涉中国立法,认为这一规定妨碍美国人在华的投资与对华贸易的发展,尤以对从事保险、新闻等事业的企业家的打击为最大。3月23日,立法院重新审议《公司法》 时,蒋介石屈服于美国的压力,通过徐堪强行删去 “营业”二字。马寅初先生认为美方不应该要求中国修改合理之法律,删去 “营业”二字对中国十分不利: “若组织外国公司,在外国亦须要营业,将完全受外国公司法之约束,于缴纳公司的营利所得税外,更须以股东个人的所得缴纳个别所得税,不能享受特殊利益。惟有利用外国公司名义,在外国登记而不营业,在中国则设立分公司,外国政府既为奖励此种公司有优待办法,对此种公司之营利及其股东个人所得均不征税,中国政府则视其为外国公司之分公司,只就其分公司之营利所得征税以外,不明其股东身份并不征收个别所得税(以为他的股东住在外国),因此可以逃避国税。且此种公司既享受种种优势,中国将来的企业恐将会为此等公司所控制,因为他们的负担轻,而真正中国公司则负担重,绝难与之竞争。”(周永林等: 《马寅初抨官僚资本》,重庆出版社,1983,137页) 4月29日国民政府公布《修正土地法草案》。“农地以归农民自耕之原则实符国父耕者有其田之主张,本草案为使佃农变为自耕农之机会,并使具有耕作能力之人民成为自耕农,特分别增订其获得土地来源之条文”。“照价收买私有土地为国父所主张……特增定私有逾额之土地、不在地主之土地及空地、菜地与短报地价之土地,均得由县市政府照价收买等条文”。(204,25-26页) 4月底资源委员会与台湾省政府订立 《合办台湾省工矿事业合作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大纲》就双方合作的事业范围作了明确的划定。《大纲》 确定 “各事业以组织公司为经营原则”。5月,双方将原来22个行业的接管委员会改组为22家有限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炼铝和铜金等三项由资源委员会独资经营,窑业、钢铁机械、化学制品、工程、电工业、纺织业、玻璃等12项由省方独资经营,糖业、机械造船等7家公司由会省合营。(372,214-215页; 《民国档案》2007年第2期,108页) 4月花纱布管制局下令重庆纺织业减产50%。1945年重庆棉纱产量猛减3.57万件,比1944年减产44.5%。(385,81页) 4—7月16日4月下旬上海市轮船同业公会要求 “行总”租用之英轮期满后,不再续租。交通部表示同意,5月初批示上海市轮船同业公会,声称该项要求 “已由交通部致函行总照办”。行总于7月16日正式宣布1946年1月16日 “本署与不列颠战时运输部代理人远东航务处签订之契约,自今日起效力终止”。(323,181页) 5月1日到日本投降时,台湾已建成发电所34处,发电容量32万千瓦。由于台湾发电多赖水力,因河流太陡,流量不易调节,常年发电容量仅16.5万千瓦。由于美机轰炸等原因,到日本投降时,全台在运行的电机仅为4.8万千瓦。1945年11月,台湾电业监理委员会成立。1946年3月20日,改为电业接管委员会。到1946年1月止,全台发电容量已达10万千瓦。是日,资源委员会与台湾省政府合组台湾电力有限公司。1946年年底,最大发电容量已达18万千瓦。1947年年底,已达213 385千瓦。(391,132-134页;202,707页;203,128页;372,226-227页) 5月5日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126页) 5月15日国民政府军政部海军署副署长周宪章代表江南造船所,美国海军少将摩勒代表美国海军部签订《造船物资借款合约》,规定: 一、在订立合约以后若干年内,美国将价值1 000万美元的剩余物资贷给江南造船所,该所须在30年内以修理美国军舰的形式偿还贷款。贷款利息二厘半。二、由美国海军部派遣 “技术顾问”若干人 “指导”江南造船所的技术工作。从1946年至1947年年底,美国海军部贷给江南造船所的物资,共约值320万美元,其中包括各种破旧船舰约值90余万美元,其他物资约值200万美元等。除此合约外,造船所还同几家美国公司签订了一些合约。从此,江南造船所从主要处于英帝国主义影响和控制下转变为正式投靠美帝国主义。(339,255、283页) 5月18日行政院第747次会议决议将资源委员会从经济部划出,升格为与经济部同级的机构,直属行政院。(392,393页) 5月20日中国农民银行受托接收台湾银行。(本书编写组: 《中国近代金融史》,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290页; 416,477页) 5月福新五厂复工,安装(日产?) 2 900包粉机,是月开始出粉。(132,545-546页。战前为日产11 000包之机器) 6月1日资源委员会创办中国石油有限公司,总公司设上海,由翁文灏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它是一个集开发、勘探、生产、运输、销售、器材供应、行政管理等职能为一体的国家石油公司。资源委员会将所属石油机构,如甘肃油矿局、四川油矿探勘处及新近接收的台湾油矿、上海炼油厂、东北地区的炼油厂及各地油料储运设备,一律划归该公司。抗战胜利后,外国石油公司卷土重来,但在沿海、沿江城市储油池容量方面,中国石油公司仅次于美孚石油公司,而超过了亚细亚石油公司、德士古石油公司。(372,228页;392,397-406页; 《翁文灏年谱》,326页) 6月5日国防最高委员会举行会议,通过行政院 《开放内河航行权提案》。6月17日,行政院发布训令: “暂准来自国外之轮船,在南京、芜湖、九江、汉口四港装卸货物”(205,441页)。6月22日,英商五千吨的 “摩勒”号,说是受行政院租借,由华北满载煤炭,一直到达汉口。全国人民和各界舆论纷纷反对。上海航业界、海员和广大码头工人也发起轰轰烈烈的维护航权的运动,并表示 “外轮入江之日……引水人员及其他工人均拒绝为外轮工作”。7月下旬,行政院决定将开放四口办法改为 “指定南京、汉口为临时停卸码头办法”。太古轮船公司还是获得了汉口到香港之间的航权。它希望同样的情况 “最终可能出现于长江其他中下游口岸,如浦口、芜湖等地”。(323,183-187页; 《上海港史话》,155-156页) 6月14日中美两国签订 《关于处理战时租借物资未动用部分协定》,美国将根据1941年3月11日 《租借法案》供应中国尚未动用之租借物资移交中国点收。移交的物资中属于交通类者3 482.5万美元,兵工类665万美元,医药类2万美元,纺织类650万美元,其他0.5万美元,内地转运费360万美元,水运运费730万美元,共5 890万美元。如中国不能即时付款,按年息2.375%计算。从1945年11月13日至1948年3月,实际运交中国的物资共值96 164 410.15美元。(199,1024-1027、1073、1030-1031页) 6月28日中美签订《关于租借法案第三节丙项之协定》,规定美国向中国提供2 500万美元,作为1946年6月30日至10月31日收复中国及解除日本军队武装并将其遣送回国之用; 提供1 500万美元作为1946年6月30日至1947年12月31日之间训练中国军队人员之用。(103,1406页) 6月资源委员会与大同四矿公司协议,成立资源委员会山西四矿公司大同煤矿整理委员会。1949年2月,由民主政府接收。11月,成立大同矿务局。(396,503页) 7月1日财政部公告,自是日起,1941年前发行的公债、1928年金融长期公债、1936年统一公债、1936年复兴公债均恢复偿付本息(124,331-335页)。在物价已上涨几十万倍的情况下,实行按公债票面额一作一还本付息,等于是赖账不还,债信丧失殆尽。(416,16页) 7月16日华盛顿进出口银行贷款880万美元予中国,以供在美购买5 000千瓦发电机10具,以及附件设备、转电、分电等器具。(199,1034页) 7月抗战期间,民生公司贡献甚大。由于卢作孚据理力争,国民党政府不得不从接收并已移交给招商局的美军舰艇中,拨出5艘适航川江的登陆艇交给民生公司。是月,民生公司接收了这5艘登陆艇。(322,385页) 8月5日中美签订购买轮船贷款合约,华盛顿进出口银行贷款260万美元予中国在美国购买轮船16艘。(199,1051-1052页) 8月6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即用信托部名义承运川康区仁、綦两岸盐业。是日,该信托部以中和盐业公司名义向盐政总局登记,正式成立。登记时资本总额为法币2 000万元,1947年增为1亿元,后又增为10亿元。总公司设上海中国农民银行内,1949年迁广州,后迁台湾。其主要业务是承运闽、浙、淮、鲁场盐,行销湘、鄂、赣、皖、豫、桂等省及北平和蚌埠等城市。下设光裕、天原、明盛、德兴、云台、一心、平安7个运商,还有上海和宁、汉口积大、长沙和丰及衡阳和祥四个销商。此外继续独占四川仁、綦两岸食盐的囤积与运销。(382,269-270页) 8月15日官僚资本中国植物油料厂(简称 “中植”) 召开第一次股东会议。抗战期间,由于桐油等由复兴公司统购统销,该厂发展不大。抗战胜利后,该厂总公司迁沪复业,接收了全国各地敌伪大批油脂企业及其工厂,急剧膨胀,跃登 “油霸”宝座。它垄断了东北大豆的购销; 1946年上海食用油的配售量,一度有60%~70%掌握在中植手中。1948年以前,在上海桐油出口中,中植所占比重达65%。1948年上半年,中植悄悄撤退,业务中心移至香港。(117,802-804页;398,下册,270-273、311页) 8月19日由于入超日趋严重,中央银行将美元汇率提高到每1美元比法币3 350元(当时市场汇率为1美元等于3 576元法币),仍采取钉住制。同日,取消出口税,意在增加出口,减少入超。(204,600页;109,780页;357,197、198页;398,下册,146、165页) 8月26日中美签订《煤矿设备借款合同》。华盛顿进出口银行贷款150万美元予中国政府在美购买各项器材、物资及设备品运往中国,以供开采煤矿之用。(199,1042-1048页) 8月30日中美签订《剩余物资购买合约》,美国将西太平洋战时剩余物资,包括总值5亿美元之可移动物资及8 400万元之固定设备,以1.59亿美元廉价转让给中国政府。这些物资虽然 “不包括飞机、未经改为民用之军用品、舰只及其他海军装备与中国境外之固定设备”,但其中的卡车、交通器材、军队干粮和军用被服被国民党政府直接用于内战,其他物资则在市场上出售,货款被用做军费。美国也从上海、南京、天津、青岛、重庆、台北等市获得了14处房产。(103,1421-1426页;389,426页) 8月30日—10月18日8月19日汇率调高后,法币贬值,纱布价格剧涨。为抑制纱价上涨,8月26日,经济部部长王云五主持召开会议,决定由中纺公司、民营纱厂合力平抑纱价。8月29日,成立棉纱联合配销委员会。从8月30日起,中纺公司与上海各民营纱厂共实行过两次棉纱联合配销,配售对象以各厂原来往来的客户(染织、针织、手帕、内衣、毛巾、被毯等行业) 为限。“黑市纱价逐渐上涨,和配价越离越远”,引起各民营纱厂的不满。它们纷纷脱离管制,向黑市、外埠销售棉纱。12月3日,申新二、五厂就作出决议: “本埠纱销已受管制,不易活动,外运纱数量,业已逐渐增加,如运销天津、广州、南京、南昌等埠,其在本埠纱价上虽受损失,即可以外运纱之盈余补贴。”配销的棉纱出现在黑市,丝毫无助于纱价的控制。10月29日至11月18日和12月2日至1947年1月6日还进行过两次配销。(405,111-124页;350,282页;358,220页;132,497页) 8月中美签订《三十年船坞秘密协定》。(389,433页) 9月3日行政院决定: 为防止走私、稳定国内纱布价格,禁止(上海) 纱布南运。还令江海关禁止一切运往广东、福建两省的棉纱出口。应宋子文的要求,香港政府从9月15日起禁止中国棉制品进口。10月15日,行政院核准施行 《纱布运往华南暂行管理办法》及《纱布输往华南申请审核简则》,对运往华南的纱布实行严格的登记和限额管理。但这不妨碍中纺公司于1947年与香港政府订立供应价值达200万英镑的棉纱合约,并策划着运销越南及南洋市场。(405,115-116页;350,283-284页) 10月1日4月15日,经济部东北特派员办事处接收昭和制钢所。是日,成立资源委员会鞍山钢铁有限公司。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延至1948年10月1日,资源委员会鞍山钢铁有限公司才正式关闭。(366,390、393、417、420页) 10月25日开始实施管制棉纱四项办法,“无论期货与否,自10月25日起各纱厂一律按照议价,即20支纱175万元出售”。各纱厂按纺织事业管理委员会拟定的数额为上海棉纱复制工业各业配纱。但中纺公司负责人束云章已在10月11日提出,20支纱的价格已达180万元。(405,122、121页) 10月30日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在加拿大渥太华与加拿大帝国银行、多伦多银行及自治领银行签订借款合约,总额加币1 500万元(其中民生公司自筹15%的现金垫头,即保证金),用于在加拿大订造轮船与购买材料。原议订货款时,计划造大小船舶17艘。因国民党政府拖了一年左右才办妥提供担保的手续,到正式签约时,加拿大物价上涨,借款仅能建造新船9艘,其中大船3艘,小船6艘,共15 084吨,相当于公司战时船只总吨位的58%,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民生公司船舶陈旧、设备落后的状况。(322,328-336、438页) 10月31日民生公司 “民众”轮由基隆开往天津,这是民生公司轮船首次行驶北洋航线。同年12月,设天津办事处。1947年7月,改天津办事处为天津分公司。1948年12月,因秩序混乱,已无营业可言,天津分公司停业。(322,344页) 10月财政部决定将1942年6月27日发行的同盟胜利公债10亿元增加到5亿元(124,310、336页。此处数字肯定有误。从10亿元增加到5亿元说不通,但原资料确实如此)。“1947年3月,反动政府续募所谓同盟胜利公债,上海民族棉纺织厂共摊派1亿元。”(368,314页) 11月1日成立中央合作金库。原来 “四行二局”的国家垄断资本金融体系变成 “四行二局一库”的体系。(117,1095页) 11月4日1943年1月11日中美新约第7条规定,两国在战争结束后,至迟六个月内进行谈判,“签订一现代广泛之友好通商航海设领条约”(103,1258页)。1946年2月5日,中美商约的谈判在重庆开始。谈判艰难地进行了7个月。是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在南京签字。条约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美国人在中国 “领土全境内”享有居住、旅行及从事经商、制造、加工、金融、科学、教育及慈善事业的权利,为此可以在中国取得、保有、建造、租赁适当之房屋,并租赁适当之土地,美方的 “法人及团体”在经济权利上,应与中国的法人及团体待遇相同。二,中国无权禁止或限制美国商品对中国的输入、销售、分配或使用,也无权禁止中国商品对美国输出。美国输华商品,关税享受中国给予第三国的优惠待遇,内地税的征收、商品的销售、分配或使用与中国商品同等待遇。美国法人及团体在中国种植、出产或制造之物品在中国销售及输出中国享有国民待遇。三,美国船舶、军舰、渔船在 “气候恶劣,或因任何其他危难”时可以进入中国对外国航业不开放之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美国船舶应与任何第三国船舶一样,享有装载货物前往中国任何开放口岸、地方及领水之自由; 中国以后倘以内河航行权或沿海贸易权给予任何第三国亦应以同样权利给予美国。这个条约从文字上看是平等的,所有规定都是中美双方平等互惠的,但是,中美两国经济实力如此悬殊,中国法人只能实现其中的一小部分规定,两国之间无平等可言,因此这无疑是一个新的不平等条约(103,1429-1451页;389,431-433页)。还在条约谈判过程中,马寅初先生就认为商谈中的中美商约表明,“我们的政府不重视人民的意见,而重视美国的利益。只知道如何便利美国,而不顾到老百姓的利益,这不是中国的经济,而是美国的经济”。条约签订后,他又指出,“这次的条约只是表面上平等,实际上是不平等的。两国情形不同,不能互惠”。在1947年1月11日 《急起自救》 一文中,他愤怒地指出: “极少数发国难财、胜利财、接收财、内战财的富人……紧握生死予夺的大权而不肯放,甚至不惜以全国老百姓的权益向美国交换精锐的武器来杀同胞,与美国订立丧权辱国的所谓 《中美友好条约》,以压倒我国的民族工业,忍心害理,莫此为甚,此而可忍,孰不可忍?”(《马寅初抨官僚资本》,153、197、208页)。11月26日,《解放日报》 发表《评蒋美商约》 的社论,指出: “我们中国人民要和反对历史上所有的卖国条约一样,坚决反对这个蒋美商约”。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 “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解放日报》,1947年2月4日) 11月9日1945年8月21日,日本关东军向苏军投降,苏军进入沈阳后,搬走奉天造兵所机器2 400多台,孤家子无烟药厂不能搬走的设备,大部分就地炸毁。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军区军工部接收了奉天造兵所,11月下旬撤出。1946年3月18日,被国民政府兵工署接收,定名为沈阳兵工厂。1946年7月7日恢复生产,11月9日,改名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兵工署第九十工厂,并将接收的其他三个单位(满洲火药株式会社抚顺制造所; 设在辽阳的日本关东军383部队,接收后改名辽阳兵工厂; 沈阳文官屯日本关东军造兵厂,接收后改名沈阳兵工厂文官屯分厂) 并入。1948年10月底,有职员919人,工人11 092人,各类机器设备7 811台(其中在用3 826台)。此厂仍是当时国内规模大、品种多的综合性兵工厂。1948年12月2日,沈阳解放,此厂回归人民手中。(369,179-181页) 11月17日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极端自由放任政策,入超激增,外汇消耗加剧。国民党的官方文件承认,自1945年8月至1946年11月间,“政府原存600万盎司之黄金,与9亿以上之美金,大半消耗”。是日,国民政府乃公布《修正进出口贸易暂行办法》,废弃同年3月1日公布的 《进出口贸易暂行办法》。规定进口货品分为许可、限额及禁止三类。除禁止进口的货品外,一切货品之输入 “均应按照修正办法之规定请领输入许可证始准输入”。限额则由输入临时管理委员会订定。设置输入临时管理委员会,加强管理输入。进口货必须分别按照进口商所经营业务之种类,向输入临时管理委员会申请登记。由于外汇枯竭,输入限额分配的限额一季比一季少。就是分配到限额,也领不到外汇。到1949年年初,就连已经分配出去的配额,也停止签发输入许可证。输入限额分配制寿终正寝。(204,550、600页;398,下册,167、176、182-183、194页) 11月23日民生公司 “民众”轮驶台湾,完成了民生公司申台航线的处女航。同年12月成立民生公司驻台办事处,原设台北,1947年迁基隆,升办事处为基隆分公司。至1949年3月,先后开辟基(隆)(天) 津、基(隆) 海(口)、基(隆) 汕(头)、基(隆)厦(门) 等航线。(322,343页) 11月资源委员会将接收的东北电力企业合并成立东北电力局。由于受到种种破坏,在接收时,东北残余发电设备不到50万千瓦,不及原有的1/4。接收后,大部分机器还需要修理,1946年年底发电容量为195 000千瓦,1947年增至205 000千瓦。(391,129-130页) 12月5日中福联合处的代表从国民党军队三十二师成立的焦作煤矿保管委员会手里接收焦作煤矿。1947年2月17日恢复生产。(325,244-245页) 12月20日中美签订 《空中运输协定》。中国给予美国航空组织通过中国领土及在中国领土内进行非营业性降落之权利,并给以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地装卸国际客、货及邮件之权利。美国也给予中国航空组织对等之权利。还规定缔约此方输入彼方领土内专供此方航空器使用之燃料、润滑油及配件,其关税、检查费及其他国内税费之征课,应给予国民待遇及最惠国待遇。这也是一个表面平等、实际不平等的条约。(103,1462-1472页) 12月24日抗战胜利后,1946年4月20日财政部提出拟从1946年7月1日起,恢复偿付关、盐税担保各债。但8年来停付之外债累计约达英金2 130万镑,美金650余万元。而照案摊存之款仅13 700余万元法币,根本不敷支付。1946年10月,财政部呈请改为1947年1月1日恢复偿付。是日,行政院下令: “明年恢复偿付外债,尚嫌过早。应从缓实施”。以后还有过小的反复,但直到国民党政府从大陆败退,一直未能恢复偿付外债。交通部所经管的外债也是这样。(207,134页;199,918-921、925、938页; 吴景平:《评南京国民政府的整理外债政策》) 12月26日1939年在 “孤岛”特殊条件下筹办、1942年4月投产的华伦造纸厂决议停工。(344,234页) 12月1945年1月10日正式开车、以生产土烟纸为主的上海中国造纸厂因不敌洋货倾销的压力,暂停生产。(344,191、234页) 1946年荣德生在上海筹建天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进出口业务。同年在无锡开办天元麻毛棉纺织厂,有麻机2 400锭,纱机10 600锭,织麻布机70台。(132,540-542页) 1946年 1946年1月1日蒋介石发表元旦 《告全国军民书》,声称“实现和平民主必须首先军令政令统一”。 2日张治中在新疆处理伊宁事件,与伊宁方面代表达成协议。 3日国共代表举行第三次正式谈判。 同日国民政府发布公告,承认蒙古独立。 5日国民政府公布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办法》。 7日军事三人小组张群、周恩来、马歇尔举行首次会议,商讨停战问题。 同日国民党中常会决议推行二五减租。 同日蒋介石密令国民党军在停战令下达前,抢占战略要点。 9日日本投降后被国民党委任为第六路军总司令的郝鹏举在台儿庄率部起义。 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31日结束。 13日国民党七十一军、新六军、新一军运抵东北。 同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成立,中国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14日国民党、共产党、美国政府三方代表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在北平成立。 16日国民党特务制造沧白堂事件。 18日张群、周恩来、马歇尔三人会商迅速实现停止军事冲突问题。 20日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发布第二号命令,规定执行国共双方停战命令的实施原则与办法。 26日国民党军队攻占沈阳。 28日国防最高委员会通过 “尊重人民基本自由办法”,取消收复区新闻检查办法和禁止集会演说办法。 31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政治协商会议报告。 2月5日蒋介石接见外国记者,说明改组政府问题,声称愿各党派永久合作,建设国家。 8日蒋介石命令杜聿明指挥东北国民党军向东北民主联军发动大规模进攻。 10日重庆发生国民党特务制造的较场口事件。 14日军事三人小组举行正式会议,讨论国共两军整编问题。 15日国民党中常委叶楚伧在上海病逝。 16日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部在南京召开军事复员会议。 20日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李烈钧在重庆病逝。 同日北平国民党特务以河北难民返乡请愿团名义,纠集暴徒千余人,闯入军调部中共方面办公室,侮辱殴打工作人员。 22日国民党在重庆制造反苏反共游行,并捣毁重庆新华日报馆和民盟机关报馆。 25日军事三人小组签订 《关于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 28日《中法新约》 与 《中法关于越南协定》 在重庆签订,法国放弃在华特权。 3月1日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在重庆召开,17日闭幕。 4日国民党迫于政治形势,同意恢复新四军军长叶挺的自由。 9日抗日联军领袖李兆麟在哈尔滨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同日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成立,麦克鲁少将任团长,协助国民党训练军队。 13日邵力子就任国民大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同日国民党主力进占沈阳。 14日国民政府与美国华盛顿进出口银行签订《棉花贷款和约》。 16日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决议撤销国防最高委员会,恢复中央政治委员会。 17日国民党军统局长戴笠自青岛飞南京途中因飞机失事身亡。 20日国民参政会第三届第二次会议在重庆召开。 23日军事三人小组通过 《东北停战协定》。 28日江苏南通发生惨案,国民党特务殴打反内战游行群众,四人被暗杀后投入长江。 29日国民政府改组新疆省政府,任命张治中为省政府主席。 30日国民党军队侵占鞍山,并继而进占长春、哈尔滨。 4月1日国民党中常会与国防最高委员会临时联席会议修正通过《中央政治委员会组织条例》与《国民政府组织法》。 2日军调处东北执行组中共代表耿飚及随员40余人由北平飞沈阳遭国民党军非法扣留。 3日军事三人小组国民党代表改由陈诚担任。 同日国民党军警非法搜查北平滕代远公馆,非法搜查 《解放》 报并逮捕报社人员。 12日大汉奸陈公博被判处死刑。 15日国民党军侵占四平街。 22日国民政府公布国民大会代表名单。 24日国民政府公布国民大会延期举行。 同日军事三人小组国民党代表改由徐永昌担任。 29日国民政府公布修正《土地法》与《土地法施行法》。 30日国民政府颁布还都令,定于5月5日还都南京,举行还都大典。 同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成立,张群兼代主任。 5月1日美军驻华司令部正式成立。 同日台湾省参议会成立。 5日国民政府举行还都大典。 10日军事三人小组周恩来、徐永昌、白鲁德关于中原军事冲突问题在汉口达成协议。 15日国民党中常会决议调整中央党部组织,分设组织、宣传、海外、农工四部,妇女、文化、抚恤、革命勋绩审查、党史、财务、甄选七委员会与秘书处。 同日国民党中常会、国防会议分别通过白崇禧为国防部长,陈诚为参谋总长,王云五为经济部长,俞大维为交通部长,彭学沛为宣传部长。 17日白崇禧在北平召集高级军官会议,会后赴沈阳布置东北内战。 24日国民党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东北保安司令官杜聿明联名致电军事三人小组与军调部,要求中共军队撤出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 29日国民党查封新华社北平分社和北平解放报社。同时查禁北平77家通讯社、报纸和杂志。 30日国防最高委员会决议: 裁撤军事委员会,在行政院下设立国防部。并通过任命白崇禧为国防部长,陈诚为参谋总长。 同日蒋介石在长春召集军事会议,部署内战。 6月1日国民政府国防部正式成立。 5日蒋介石主持召开国防最高委员会会议,通过暂时开放内河航行决定。 同日国共双方协议,自6月7日起东北停战15天。 6日张治中与伊宁方面代表签订《伊宁事件和平条款补充之事项》。 10日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杜聿明通知各部,继续在东北实行大规模追击进攻。 14日国民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 《中美处置租借法案物资协定》。 17日国民党代表向中共代表提出五项条件作为停战谈判的前提。 同日国民党代表徐永昌向周恩来提交备忘录,提议以最后决定权赋予马歇尔。周恩来复函予以反驳。 18日蒋介石通过马歇尔向中共代表团提出“东北整军及中共军队在关内外划地驻留之方案”,被周恩来拒绝。 同日行政院决定设立最高经济委员会,宋子文为委员长。 26日国民党中常会决议任命魏道明为立法院副院长,顾维钧为驻美大使。 同日国民党调集30万大军向鄂东、豫南中原解放军发动进攻,全面内战开始。 7月1日国民党军统局改为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 2日蒋介石会见中共谈判代表周恩来,仍要求中共做出让步。 3日国防最高委员会决定本年11月12日召开国民大会。 11日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云南省支部负责人之一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12日国民党调集几十万军队进攻苏皖解放区。 24日国民党中常会决议中央训练团隶属行政院,暂由国防部指挥。 29日美军制造安平镇事件。 30日巴黎和会开幕,外交部长王世杰作为中国首席代表发表演说,呼吁战胜国遵守战时诺言。 8月2日国民党飞机轰炸延安。 5日蒋介石向中共代表团提出要以中共部队在一个至六个月内全面撤退的五项条件作为商谈前提。 6日蒋介石由司徒雷登向中共代表团提出所谓 《东北整军及中共军队在关内外驻地划分之方案》。 7日国民党中常会决定: 中央政治学校与中央干部学校合并为国立政治大学。 同日国防最高委员会决议各地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改称国民政府主席行辕,其组织与职权照旧。 9日军事调处执行部发表公告,宣布中原地区停战20天的协议。 13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 《告全国同胞书》,坚持如期召开国民大会。 15日国民党陇路中段前线联合指挥部总指挥蒋嘉宾在虞城地区率部起义。 26日国民政府国防部公布《新兵役法草案》,实行全国普遍征兵。 20日国民党徐州绥靖总署主任薛岳率31个师兵力向鲁南解放区大举进攻。 27日北平军调执行部国民政府代表郑介民声称要进攻延安、承德、张家口等地。 29日蒋介石同意马歇尔与司徒雷登建议成立五人小组,国共双方各派二人,美方一人,商谈政府改组问题。 30日国民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 《中美剩余战时财产出售协定》。 9月1日三民主义青年团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庐山举行,12日结束。 同日国民政府在全国实行学生军训。 2日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赴美考察水利。 3日国民党派吴铁城、张厉生为五人小组成员。 8日鲁西南定陶战役结束。 13日国民党参谋总长陈诚召集军事会议,重新部署对冀鲁豫解放区的进攻。 14日蒋介石到达河南部署内战,令陈诚、顾祝同、范汉杰赴前线指挥。 23日蒋介石在南京发表演说,重新提出 “剿匪” 口号,公开向中国人民宣战。 24日国民政府正式通知中共、民主同盟、青年党及无党派人士,国民大会将于11月12日如期召开,并要求各党于10月初提出代表名单。 27日国民政府派桂永清为海军副总司令,代理总司令。 29日蒋介石发出限期 “收复” 张垣的命令。 10月2日国民政府发表声明,提出所谓 “对解决时局可能让步之最大限度” 两点。 5日蒋介石接受马歇尔停战十日建议,举行三人及五人小组会议,商谈军事及政治问题。 10日国民党中常会决议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任期届满,国民大会召开在即,蒋的任期延至宪法实施后依法当选之总统就职之日止。 同日蒋介石通令全国恢复征兵制度。 11日蒋介石于国民党军攻占张家口后宣布:国民大会定于11月12日召开。 15日国民政府任命傅作义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董其武兼绥远省政府主席。 16日蒋介石发表声明,提出停止冲突的八项办法。 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声称“五个月之内打垮共军”。 19日国民党代表吴铁城、邵力子,中共代表周恩来和民盟及青年党代表决定赴南京商谈恢复和谈问题。 11月1日国民党中央合作金库在南京成立,陈果夫任理事长,谷正纲等任常务理事。 4日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7日大汉奸周佛海被判处死刑,但未执行。 8日国民党中宣部长彭学沛在记者招待会上宣读了蒋介石 “停止军事行动” 的声明。 11日军事三人小组周恩来、陈诚、马歇尔举行非正式会议,就停战问题进行商谈。 15日国民大会在南京举行。12月25日结束。 20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和修正《国民政治组织法》。同日,国防最高委员会也通过修正 《行政院组织法》。 22日立法院通过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27日蒋介石在南京励志社召集国民党籍国大代表,声称 “这次修改宪法就是为了共产党”。 12月2日国民党中央银行在美国定制票面2000元新钞千余箱已由美国纽约运到上海。 7日蒋介石向司徒雷登表明坚持的内战到底的决心。 12日东北民主联军在合江刁翎山全歼李华堂残部。 27日国民政府反对历次关于黄河问题的建议,擅自引黄河水归故道,水淹解放区。 28日蒋介石主持国防会议,通过1947年度总预算。 30日蒋介石发布密令,指示其部下“至1947年上半年,部队各作战目标,应是打通陇海、津浦、同蒲、平汉与中长铁路诸线,肃清冀、鲁、晋、陕等地境内股匪”。 31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国民大会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定于1947年1月1日公布,同年12月25日施行。 ☚ 1945年 1947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