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佚道使民章】
生道殺民。
或問 曰:‘去惡除害,固尹氏所引程子之説也,而程子又自有救焚拯溺之説,伊川曰:‘如救水火,是求所以生之也,或有焚溺而死者,卻雖死不惡。’二者不同,子之去彼取此,何也?’曰:‘救焚拯溺,非常有之事,所指者狹,不當以此為説。若曰去惡除害,則正所謂辟以止辟者。彼為惡以害人,其罪當死,吾求所以生之者不得,而後殺之,以安衆而勵其餘,凡此皆以生道殺之也,彼亦何怨之有?且或去惡如伐叛,除害如救水火,往者不幸而死,亦無所怨。此又足以兼彼之説,而彼不足以兼此也。’○蒙引 按:朱子謂‘彼有惡,罪當死,吾求所以生之者而不可得’云云,此正所謂吾求所以生之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憾矣。○一説如興兵伐罪,豈不是欲生斯人?然鋒刃之下,不免有死者。雖殺之,而實以生道殺之也。然民雖死敵,何怨之有?此二句即孔子易傳‘説以(使)〔先〕[1]民,民忘其勞;説以犯難,民忘其死’,不必謂死,此人以生衆人也。○或曰,二説俱不可廢,其義始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