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白菜型油菜青油241
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育成,1989年通过省级审定。该品种系采用地理远缘的加拿大低芥酸品种斯斑(Sqan)为母本、本省古老的耐寒早熟品种门源小油菜为父本, 进行有性杂交后接受寒地培育和定向选择而育成。 该品种的靠苗期能耐-9℃低温的特性, 可顶凌早播, 为山区油菜多争取一个多月的田间生长期, 于秋霜到来前正常成熟, 使山区的气候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配合化学除草, 平衡施肥和适度稀植等成套栽培措施, 高产田达200千克以上。通过品种更换, 较快地改变了青海山区油菜的低产面貌。 1985年开始在全省半脑山试种推广至1991年累计种植3.49万公顷。 1990—1991年在北方八省 (区) 品种联合区试中产量居首位, 受到北方各省重视, 现已引至甘肃、新疆、 内蒙古、 黑龙江等春油菜区种植, 累计向省外调种4.6万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