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3.黄红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3.黄红麻 3.黄红麻广西是我国黄红麻主要产区之一,也是红麻种子基地。1949年黄红麻种植面积只有0.2万公顷,产量3 500吨,平均每公顷产量1 750公斤。解放初期的1950年,黄红麻种植面积0.21万公顷,产量3 800吨,每公顷产量1.84吨; 1959年黄红麻种植面积上升到1.05万公顷,比1949年扩大4.25倍,产量上升到1.27万吨,比1949年增长2.63倍。1960—1963年,由于大跃进失误,粮食紧缺,黄红麻生产下降,1962年种植面积仅0.36万公顷,产量2 700吨,降到1949年的水平。1964年开始,国家对麻类生产实行了奖售政策,黄红麻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66年黄红麻种植面积5.62万公顷,产量3.54万吨,与1962年相比,面积扩大14.61倍,产量增长12.11倍。1967—1971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动乱影响,取消了麻类奖售政策,黄红麻生产下降,1971年种植面积下降为1.32万公顷,产量1.72万吨,比1966年面积减少76.51%,产量减少51.41%。1972—1978年,国家恢复了奖售政策,并相应提高了收购价格,加上种植技术的改进,黄红麻生产直线上升,到1978年黄红麻种植面积5.03万公顷,产量11.77万吨,比1966年增长4.69倍,成为历史上产量最高的一年。1979年以后,压缩黄红麻种植面积,主攻提高单产,总产处于徘徊状态。1979—1981年黄红麻种植面积分别为2.94万公顷、2.76万公顷和3.35万公顷,比1978年分别减少41.55%、45.13%和33.4%;平均每公顷产量分别为3.59吨、3.71吨和3.15吨,比1978年分别提高53.42%、58.55%和34.62%;总产量分别为10.55万吨、10.25万吨和10.56万吨,比1978年分别减少10.37%、12.91%和10.28%。1982—1983年连续2年种植面积、产量都大幅度下降,到1983年黄红麻种植面积仅0.97万公顷,产量为3.21万吨,比1981年减产69.6%。1984—198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调整了收购价格和奖售标准,实行对等内熟麻采取补助“生产扶持费”的办法,建立生产基地,在巩固和提高原有的玉林、平南、桂平、陆川、合浦、来宾、柳城、扶绥、崇左、藤县、钟山、平乐、阳朔、荔浦、灌阳等15个黄红麻生产基地县(市)的基础上,开辟了苍梧、岑溪、北流、灵山、横县等5个新的生产基地县(市),使黄红麻基地县(市)种植面积达7万公顷,占全自治区黄红麻种植面积的87.61%;产量占全自治区的90.75%。1985年黄红麻种植面积达7.99万公顷,比1983年扩大7.24倍;黄红麻产量达23.14吨,比1983年增长6.21倍,创历史最高水平。1986—1992年,实行以销定产,压缩黄红麻种植面积,到1992年,黄红麻种植1.29万公顷,总产2.82万吨,每公顷产量2.18吨。与1978年相比,面积减少3.74万公顷,减少74.35%,总产减少8.95万吨,减少76.04%,每公顷单产下降161公斤,减少6.41%。 ☚ 2.花生 4.木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