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防经济学的学科名称
1. 国防经济学的学科名称
战争是伴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而出现的。由于战争与经济的联系比较密切,很早就出现了为战争服务的国防经济理论。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家管仲曾指出: “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兵强”(管仲: 《治国篇》)。但国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的。我国于1985年1月,在北京召开首次国防经济学理论讨论会。钱学森等著名学者对社会主义国防经济学这一新兴学科在我国的问世给予了指导和支持。国防经济学在国外是有多种称谓的,如军事经济学、战争经济学、防务经济学等。我国学者建议应采用统一的名称,但到底叫什么,有不同意见。
一种观点主张叫“军事经济学”。理由是: (1)这门学科主要是研究战争同经济的关系的,战争不仅包括国家之间的战争,也包括一个国家内部的战争,因而不一定都具有国防意义; 同时,战争也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作为被侵略的国家,有个维护国家安全、巩固国防而从事军事活动的问题; 作为侵略者,巩固本国的国防问题就无从谈起了,因而,称“国防经济学”、“防务经济学”、“国家安全的政治经济学”,都不能准确表明本学科的性质,甚至会模糊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区别。(2) 军事经济学研究的范围既是特定的,又是广泛的,从字面上讲,军事就是与军队或战争有关的事件,它可以多维地研究军工生产、军工管理、军事资源、军火贸易以及军事活动的经济效益等问题,因而,认为军事经济学研究的范围要比国防经济学狭窄的看法是站不住的。(3) 这门学科是从军事科学和经济科学中分离出来的边缘学科,叫“军事经济学”,使人们容易理解它们的渊源与联系。《当代新学科手册》采用的是军事经济学名称。
另一种观点主张叫“国防经济学”。理由是: (1) 这门学科是从经济角度考察国防中的战略、策略、技术途径和管理方法的选择问题,主要研究国防建设同经济建设相适应的客观规律,研究国防建设中如何提高军事资源的使用效益,如果叫“军事经济学”,与上述研究任务不贴切; (2) 我们党历来主张,反对一切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从实践上看,我国的军事活动也主要是防务问题,即巩固国防、保家卫国。(3)“国防”一词的外延显然比“军事”范围大;“军事”仅指直接与武装斗争有关的活动,“国防”则包括间接、直接与武装斗争有关的活动,“国防经济学”包括了“军事经济学”、“战争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全部内容。《经济科学学科辞典》采用了国防经济学的名称。
☚ 二十五、国防经济理论 2. 国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