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4_141子路第十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4_141子路第十三

【子路第十三】

凡三十章。
仲弓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於此見聖人之心公平廣大,誠信不疑。致其極,天下無遺才矣。後世之為人上者,既以人為賢而舉用,至其所薦引,或疑其植私黨,或慮其知不明,乃自以私人間之。此程子所謂‘喪邦之本’也。
子路曰:‘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禮樂者,所以節其事而樂其成。事之不成,禮樂之本亡矣。政不節而心不和,刑罰又安能以得中?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小人,謂細民。’恐不然。樊遲雖問卑,豈可便呼作細民?此直以其意識之不遠,故斥以小人也。楊氏又謂:‘懼其終不喻,求老農、老圃而學,故復言之。’夫樊遲兩問而夫子皆拒之,雖陋,豈不知夫子之以其問為非,而乃求學於老農、圃耶?蓋之問此者,本欲慕后稷之事,則雖知夫子拒己,而亦未喻所以見拒之指,故發此以救其惑也。
〇子謂公子,‘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始有、少有、富有’,恐是言其自貧至富也;‘苟合、苟完、苟美’,則居室但稱其所有而不求侈也,故曰善。注謂:‘不以欲速盡美累其心。’又云:‘常人居室,不極其華麗,則牆傾壁倒,全不理會。’其義似未明也。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注以‘朝’為季氏之私朝,恐不然。蓋冉有季氏於公朝而退,而夫子問之,故其對如此,而夫子之言又如此也。若季氏私於其家與其臣謀畫國事,則冉有必不敢以為政,而夫子亦必不以己之不得與聞為非舊法也。蓋季氏雖會於公朝,而其所與謀者唯家臣而已,不與同列共之,故夫子云然。使其果為私朝,則其所與謀雖是國事,固不可得名之為政。聖人不能正其擅政於家之失,而但恨其有政而己顧不得與聞,曰此事也,而非政也,則不亦辱之甚乎!【眉批】 以下抄本。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不幾’之‘幾’與‘其幾’之‘幾’義恐不同,‘其幾’之‘幾’為期必之意,‘不幾’之‘幾’為殆近之意也。
〇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注:‘行,道也。’南軒謂:‘中行,中道行。’恐南軒為長也。
〇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楊氏謂不占故無常,南軒謂‘理之必然,不待占決而可知也’。亦當從南軒説。

☚ 04_140顔淵第十二   04_142憲問第十四 ☛
0000069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4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