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旋扭构造体系又称陇西旋卷构造体系、陇西系。系李四光教授划分的一个大型帚状构造体系。呈北西向延伸,六盘山山脉即为这个体系形成的旋回褶带。系由旋扭褶带、中新生代盆地及压扭性断裂带组成的旋扭构造体系。在陕西该体系分布于陇宝地区,由三至四个旋回层组成。其中乌鞘岭—六盘山旋回褶带影响到陇宝地区(称为固原—千阳旋回褶带),并插入秦岭,切截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该体系发生较晚,于侏罗—白垩纪时发生,第三纪完成,至今仍有活动。发育有若干弧形褶带和压扭性断裂,外旋层顺时针扭动,并形成六盘山—陇县—宝鸡旋扭断裂带,组成帚状断裂,称为陇宝帚状构造,向北西收敛向南东撒开。这个带是地震活动带,如甘肃海原1930年曾发生过8.5级地震,陇县1990年发生过4级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