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
在甘肃省中部,渭河上游。面积2 409平方公里。人口46. 52万人。辖巩昌、文峰2镇23乡。县人民政府驻巩昌镇。秦于今县南渭河东岸三台乡关南堡置䝠道县,属陇西郡。隋改䝠道为武阳县,后又改为陇西县。1949年属岷县专区。1950年属天水专区。1956年改属定西专区。地处陇西黄土高原腹地,渭河流域。地势西部高、东部低。海拔1 600~2 300米, 渭河东西横贯中部, 谷地宽阔, 平坦, 是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河谷南北两岸多为黄土梁、丘陵、沟壑区。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7.7℃, 1 月平均气温-6.2℃, 7 月平均气温19. 6℃。无霜期155天。年降水量445. 8毫米。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糜谷、马铃薯、豆类等。工业有铝加工、冶金及农副产品加工。有陇西腊肉为地方传统风味产品。有陇海铁路及公路穿越县境。有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遗址,有秦长城和周文化遗址。
地名。汉䝠道县地,属天水郡。东汉末于此置南安郡。隋以武阳县改置,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唐没入吐蕃。宋元祐五年(1090)升古渭砦(寨)置,治所即今陇西县。金为临洮路巩州治。元为陕西行省巩州府治,明因之。清改置陇西县,为甘肃巩州府治。民国初属甘肃兰山道,后直属甘肃省。县城濒渭水西南岸,地势西北平野,东南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