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云阳板
流传于陇西的民间舞蹈。已有1 600多年的历史,是从传说中八仙曹国舅所持法宝“云阳板”演变而得名。板长三尺、宽二寸五, 四片为副,内贯铜钱,装饰有精美图案,拍击脆响,是表演者手持的道具。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陇西仁寿山举行万人朝山盛会, 云阳板舞蹈表演是朝山庙会的主要活动。虽有宗教祭祀活动的特征,但已逐渐演变成为人民群众期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祝福吉祥如意的良好愿望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改革开放以来,陇西县对云阳板舞蹈进行了挖掘整理,重新编排。改编后的云阳板继承了“单手鞭杆”、“双手鞭杆”、“扑步亮相”、“小刀花翻身”、“飞脚卧鱼”、“吸腿探海”、“交叉对板”、“展翅占步”、“各自击板”、“互相击板”和“绕身转板”等传统云阳板舞蹈的程式精华,突出民间舞蹈的动作和步法, 充分表现了黄土高原民间舞蹈柔美娇健、干脆飒爽的风彩,形成了气势恢弘、粗犷豪放的团体舞蹈。全舞由 “祈雨”、“丰收”和 “欢庆”三个篇章组成。“祈雨”篇表现陇西人民虔诚寄托“风调雨顺”美好愿望的同时,舞蹈还再现了人民群众辛勤耕耘,引水灌溉,克服困难的情景;“丰收”篇表现劳动人民用勤劳和智慧换来了金色的丰收; “欢庆”篇展现了陇原儿女庆丰收、祝福美好生活的壮美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