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鉴定小麦品种的形态学性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鉴定小麦品种的形态学性状 本节将鉴定小麦变种和品种的主要性状分述如下: 1.芒的有芒 一般分为无芒,顶芒和有芒三种。 2.芒色 成熟的芒有红、白、黑三种颜色。一般红、白两种,芒色与壳色相同。但黑芒可出现于各种壳色的品种。黑色芒在硬粒小麦与圆锥小麦中出现较多,而在普通小麦中较少出现。 3.颖壳性状 颖壳性状与其他植株性状相比,受环境影响较少,因此稃壳性状(如长度、宽度和颖肩)、颜色和颖嘴长度等常用来区别品种、变种。 (1)颖壳颜色 可分为白色、黄褐色、棕色、红色、黑色条纹,直至完全黑色。 (2)颖壳茸毛 分少毛、毛颖等两种。 (3)颖壳长度和形状 分长颖(长于小穗)、等长(等于小穗)、短颖(短于小穗)。颖壳形状可分为披针形、椭圆形、卵圆形、长方形。 4.籽粒性状 (1)籽粒颜色 分为红、白、紫、蓝4种颜色。淡红色籽粒是由种皮中色素引起的。深色则由果皮中花青素决定的。 (2)籽粒形状 这是实验室品种纯度检验的最重要的性状。通常用长宽比来表示。 (3)胚部性状 有大小、形状、位置、凹陷或突起的差异。 (4)顶端茸毛的有芒和分布 小麦籽粒顶端茸毛的长度、浓密、分布位置或面积是用于区分春小麦和冬小麦的鉴定性状。一般冬小麦的茸毛比春小麦长,但其籽粒之间,其长度有些变化。有的品种茸毛仅分布在顶端局部小面积,而另外品种则分布在腹沟两边较宽的面积。 (5)籽粒皱痕 不同品种籽粒表面的皱痕也存在差异。 5.茎秆性状 茎秆性状包括颜色、长度、强度和粗细等性状。 (1)颜色 分青秆、紫秆,紫褐色是由基因决定的,但也可受生理、营养失调及病害的影响,注意区分。 (2)长度 茎秆长度是株高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受节间数目与节间长度所决定。 (3)强度 茎秆的粗细与秆壁厚度。普通小麦中空心秆居多。硬粒小麦一般为全长实心秆;而圆锥小麦穗下节间为实心秆。 (4)最上一个茎节茸毛 有或无,长与短的差异。 6.叶部性状 叶部性状包括叶形、叶色、叶耳、叶舌、叶毛、蜡质等性状。 (1)叶形 分宽、中、狭等。 (2)叶色 分绿、紫和中间色。 (3)叶耳 可分为绿色、白色和红色。红色对绿色、白色为显性。还可分为有毛和无毛。 (4)叶舌 有颜色和茸毛方面的差异。 (5)叶毛 分有毛与无毛(尖叶),有毛对尖叶为显性。叶鞘可分为有毛鞘与尖叶鞘。 (6)蜡质 分为有蜡质与无蜡质。 7.穗部性状 穗部性状包括穗色、穗形、小穗密度、分枝性、小穗数目与孕性等性状。 (1)穗色 黄熟时穗色为淡褐色和褐色。 (2)穗形 可分为棍棒形(上部粗大而紧密,图16-1A1、B1)、纺锤形(上部细,中下部粗,图16-1A2、B2)、长圆筒形(上下部粗细一致,图16-1A3、B3)。 图16-1 小麦品种的穗形 A图为实物图形;B图为示意图 A1和B1为棍棒形;A2和B2为纺锤形;A3和B3为长圆形 (3)分枝性 有些小穗中的小花发育成小穗,而小穗轴发育成与穗轴相似的构造。分枝性在圆锥小麦中较为普遍。 (4)穗毛 有些冬小麦早熟品种具有穗毛,外稃顶端和内稃有茸毛。其茸毛密度是鉴定品种的依据。 8.花的性状 花的性状包括花药颜色、花药大小等性状。 (1)花药颜色 分为黄色与紫色。紫色花药与芽鞘花青素颜色相一致。 (2)花药大小 品种间花药大小和数量有明显的差异。 【参考文献】: 〔1〕西北农业大学主编(1979),作物育种学,农业出版社。 〔2〕浙江农业大学作物栽培教研组主编(1961),作物栽培学,上海科技出版社。 〔3〕浙江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所等(1964),农作物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及试行标准,《浙江农业科学》编辑室。 〔4〕孙风舞(1957),小麦品种纯度检定,黑龙江省农业厅种子处印。 〔5〕浙江农业大学种子教研组编(1987),种子检验,浙江农业大学印。 〔6〕颜启传等(1989),我国适用的小麦和大麦种子醇溶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品种的标准程序,《种子》(6):55-57。 〔7〕颜启传等(1992),试用ISTA推荐的种子醇溶蛋白电泳方法鉴定大麦和小麦品种,《作物学报》,Vol18.Nol:61-68。 〔8〕O.Ulvinen,et,al(1973),Testing for Genuineness of Cultivar,51-62.ISTA,As-N.L.H.,Norwa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