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蝉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蝉蜕 【药物出处】:《药性论》 【概述】本品又名蝉壳、蝉退、蝉衣、知了皮。为蝉科昆虫黑蚱Cryototym panapustulata Fabricius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蜕壳。主产于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江苏、四川等地。夏、秋二季到蝉所栖息的地面或树干上采集,收集后去净泥土、杂质,晒干。 【药性】味甘,性寒。归肺、肝经。 【功效】宣风除热,透疹,利咽,退翳,解痉。 【应用】 1.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所致的发热、咳嗽、咽痛、咽哑。如治风热感冒,发热恶寒,多配菊花、薄荷、连翘同用;如发热咽痛,多配薄荷、牛蒡子、玄参等同用;如声音嘶哑,则配木蝴蝶、桔梗、胖大海等同用。 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治麻疹,常与牛蒡子、葛根、薄荷等配伍,方如竹叶柳蒡汤;治风疹,多与荆芥、防风、白蒺藜等配伍。 3.用于肝经风热,目赤多泪,或角膜云翳。治肝热目赤多泪,常配桑叶、菊花等同用;治风热翳膜遮睛,常配谷精草、密蒙花、木贼草等同用。 4.用于小儿惊风抽搐,口眼斜,破伤风,多与钩藤、天竺黄、僵蚕、全蝎、蜈蚣等同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虚劳失音禁服;孕妇慎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含甲壳质、赤蝶呤、异黄质蝶呤、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酚类化合物等。 2.药理作用 蝉蜕提取物能对抗士的宁、可卡因、烟碱等引起的实验动物惊厥死亡;醇提取物能显着减少正常小鼠自发活动,拮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与戊巴比妥类药物有协同作用;煎剂对角叉菜胶致热大鼠有显着的解热作用;煎剂有免疫抑制和抗过敏作用;水提取物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显示高度的抗肿瘤活性。 3.临床报道 ① 破伤风:蝉蜕(去头足)焙干研末,成人每次服45~60g,每日2次,以黄酒90~120ml调服或胃管注入,儿童酌减,配合支持疗法及抗生素治疗。共治疗8例,均于7~17天内痊愈。[陕西中医,1985,(7):322]② 产后尿潴留:蝉蜕(去头足)9g,水煎,加红糖1次服完。若5~6小时不能排尿,可重复给药1次。并配合针灸及理疗。共治疗125例,服药后1~6小时排尿者108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6% 。[湖北中医杂志,1983,(5):40]③ 小儿脱肛:取蝉蜕焙干,研细末。先用1% 白矾水将脱肛部分洗净,随之涂以香油,撒上蝉蜕粉,而后缓缓将脱肛还纳。治疗30例,均获临床治愈。[中医药研究,1989,(1):20]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