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痱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痱疖 【释义】: 痱疖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毛囊、皮脂腺所致的急性炎症。多见于2岁以内的婴儿,好发于头面部。 【诊断】: 2岁以内的婴儿,发生于头面部皮肤的轻度隆起的丘疹。丘疹约针尖大小,红色,周围无红晕。此时患儿无全身症状。当细菌侵入毛囊及皮脂腺后.丘疹变成圆锥状硬结。局部轻度压痛,3~4d后硬结中央软化,有白色脓栓,有些可自行溃破排出少量脓液而自愈,即可诊断为痱。如患儿用手乱抓,细菌侵入他处皮肤,疖肿可反复发作,则为疖病。如疖肿感染扩散,可形成蜂窝织炎及邻近淋巴结炎,局部淋巴结肿大,有压迫和发热,有时淋巴结化脓形成脓肿。严重者并发脓毒血症,也可引起远处的急性的骨髓炎。 【治疗】: 该病以预防为主。早期为保守治疗,后期需切开引流加用全身抗生素。 1.预防 应保持皮肤清洁,夏季经常洗澡,应注意室内通风。 2.保守治疗 (1)发病早期,局部为红肿、硬结时可涂2.5%碘酊,0.1%新洁尔灭酊或原液碘伏局部涂擦,每日2~3次。并内服清热解毒中药;口服或肌注广谱抗生素。数天后可自愈。 (2)鼻唇周围的疖肿切忌用力挤压,以免病变扩散细菌由眦静脉至颅内引起感染。 3.切开引流 (1)如疖子中央已有脓肿形成,可作切开引流或外敷拔毒膏,使疖子早日破溃排空脓液。伤口用硼酸水洗涤后涂擦抗生素并暴露。 (2)如疖肿引起局部淋巴结化脓需作淋巴结脓肿切开,并用0.3%双氧水纱条填塞起止血,消炎作用。24~48h后换药,用0.1%利凡诺纱条引流换药,并需肌注或静脉用广谱抗生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