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鼋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鼋甲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 基源 为鳖科鼋属动物鼋的甲壳。 原动物 鼋Pelochelys bibroni(Owen),又名绿团鱼、癞头鼋(广西)、沙鳖、蓝团鱼(通称)。 历史 本品首载于《本草拾遗》。苏颂曰:“鼋生南方江湖中。大者围一二丈。 ”李时珍曰:“鼋如鳖而大,背有 形态 体形大,一般体长30~60cm,重约10kg左右,最大者可达50kg左右。形体与鳖近似。 体近圆形,较平扁,背面光滑,背后部有细小瘤状突起。头钝圆,似蛙头,吻短。体背部褐黄色或褐绿色,有黑色斑点和细纹,腹面灰白色或灰黄色。(图见《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300页.图318) 生境与分布 多栖息于大江河深水中。 分布于中印半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伊里安岛;在中国仅有1种,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 。【生药】:采集 全年捕捉,以夏季为多,捕后用刀割颈放血处死,剔净肉,取其背甲,晒干即成。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虫蛀。 鉴别 呈卵圆形,上大下小,距上2/3处呈腰状,背面隆起较高,长和宽均可达22cm,背面呈灰褐色,具致密的颗粒状突起,腹面中央脊椎骨突起较高,肋骨较薄较窄,宽可达0.6cm,中部有一棱脊,裙边较窄,可达1.5cm。 。【药性】:性味 《纲目》:“甘,平。” 功效 滋阴潜阳,除热散结,益肾健骨。 主治 ❶ 《本草拾遗》:“炙,浸酒,主瘰疬,杀虫,逐风,恶疮,痔瘘,风顽疥瘙。” 用法用量 内服:10~20g。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广西动物药》:“治病后热虚:鼋甲60g,敲碎先煎,麻黄根10g,同煎,1日分2次服。” ” ”。【医药家论述】: 张璐《本经逢原》:“鼋甲功同鳖甲,但鳖走肝而鼋走脾,故其主治稍有不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