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扑不破
[结构] 补充式。 [释义] 无论怎样倾跌敲打都不会破损。比喻言论、学说、理论等正确,不会被驳倒或推翻。颠:跌。扑:敲,打。 [出处] 汉·班固《汉书·孔光传》:“臣光智谋浅短,犬马齿载(同‘耋’)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宋·朱熹《朱子全书》:“‘既能体之而乐,则亦不患不能守。’须如此而言,方是颠扑不破。” [功能、例句] ❶ 作定语。 易卜生《玩偶之家》:“难道你不明白你在自己家庭的地位?难道在这些问题上没有颠扑不破的道理指导你?” ❷ 作主谓短语的谓语。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三回:“每读一段,辄觉其议论已圆满精确,颠扑不破,万无可以再驳之理。” [同义] 天经地义 无懈可击 放之四海而皆准 [反义] 漏洞百出 破绽百出 不堪一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