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陈从周梓室读书生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陈从周梓室读书生活 陈从周(1918- ),古建筑园林专家。 浙江绍兴人,生于杭州。5岁破蒙入塾,读《千家诗》、《古文观止》、《幼学琼林》等,每能成诵。而由老姑夫亲授的《幼学琼林》,对其“后来研究建筑史及园林艺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读书的回忆》)。中学时既读了唐宋八大家文章、晚明小品等古文,也读到梁启超、鲁迅、胡适、朱自清、徐志摩的白话作品。 并从喜读李清照的词,进而读到其父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从而对其“一生治学起了开锁的作用”,且“经常背诵,妙趣横生,至今亦未遗忘过它”(《乐莫乐新相识》)。初中时已能为文。 生平强调熟读成诵,他说:“少年时的博闻与强记,是增加、丰富知识的最好时光。我记得那时旧式人家有门联、厅堂联、书房联、字屏及匾额,写的都是名句、格言等,朝夕相对,自然成诵”(《读书的回忆》),“读书就是读书,书不读不熟”(《开卷有益》)。 又自述读梁启超《志未酬》、鲁迅《阿Q正传》和朱自清的《背影》,曾使他明白了怎样做人,认识到旧制度的可憎和父子亲情的伟大。1942年毕业于之江大学后留校执教。现任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以生平治古建筑园林之学,“匠人所居”,乃名书斋曰“梓室”(《陋室新铭》)。 认为书要“无时不读”,且“无书不读”,由博返约。指出:“正书也好,杂书也好,要有目的去读,可以产生成果。……有目的去读,才有收效。”曾自述自己“是一个读杂书的杂家”,他说:“我爱读杂书,有时甚至于比正书还有劲。手不释卷,午梦初回,清斋寂坐,及至入睡以前,真仿佛一席清谈,处处悠然了”(《杂书要有目的地读》)。更喜读笔记、野史。 “文化大革命”后期开始坚持于读书之余,用毛笔小楷做笔记,成为日课,“很快积累了厚厚的笔记,名之为《梓室余墨》……因为有了这小小成果,足以自慰了”。工书画、善诗词、精昆曲,散文亦婉约清丽。 著述甚丰,有《苏州园林》、《园林谈丛》、《说园》及散文“四集”(《书带集》、《青苔集》、《帘青集》、《随宜集》)等。晚年曾作《陋室新铭》以抒情志,他说:“我仍然爱我的陋室,读书其间,作画其间,写作其间,听曲其间,歌哭其间,乐于斯,悲于斯。吾将终老于斯,作新陋室铭以记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