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阿底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阿底峡 【生卒】:982—1054年 【介绍】: 印度佛教中观派论师。 原名“月藏”,法名燃灯吉祥智(Dipa.mkara’srij 1045年,阿底峡准备经尼泊尔返回印度之际,正值仲敦巴到达布让请求阿底峡留在西藏传教,并向他介绍了当时拉萨、山南等地各大寺院的佛教情况。 阿底峡听后改变返回印度的主意,决心本著弘扬佛法的心愿,决定前往拉萨,于1054年逝世,前后在西藏各地传教达9年之久。其间到过桑耶、拉萨、益域、聂当等地区的著名寺院进行招徒讲经,弟子不可计数。 其中较有名的有仲敦巴、俄·雷必喜饶、格敦、尊泽雍仲等。 阿底峡在西藏不仅传授中观论师的著作,而且讲授瑜伽唯识师的论著,其中以噶当六论即《大乘庄严经论》、《菩萨地》、《集菩萨学论》、《入菩提行论》、《本生鬘论》、《集法句经》,以及慈氏五论和他自己的著作《菩提道炬论》等为主。《菩提道炬论》是阿底峡针对西藏佛教情况而著,文中把僧人从初拜师学法达到修成佛果分成三类,即所谓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他认为下士道上的僧人不希求解脱世间的痛苦,只求个人利乐。 要求修习佛法者必须广发心愿,皈依佛、法、僧三宝,提倡人们行善。当一个人进入高一级时,必须把戒、定、慧三字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达到成佛的境地。 在未达到成佛之前,自己要具备菩萨之行为,常发菩提之心,实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等六波罗密多(即六度),如此既能超度自己,又可帮助他人得到解脱。 另外,阿底峡认为修习佛法者,首先必须学习显教,然后修习密法,假若没有显教为基础,不可能进修密法。 他的学说被藏传佛教萨迦派、噶举派以及后来的格鲁派广泛传播,对藏传佛教影响很大。他除把梵文典籍译成藏文外,还著有《菩提道炬论》、《般若波罗蜜多略义明灯》、《入二谛论》、《一切经集略义》、《经集略义教授》、《忏悔仪轨》、《发菩提心及受菩提律仪仪轨次第》等。 共百余种译著均收入藏文《大藏经》丹珠尔部。他传播的思想和学说,后来形成噶当派。 宗喀巴继承和发展他的学说,创立了格鲁派,传播到青海、内蒙等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