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铜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铜鼓

壮族先民古器物。遗物分布于我国广西、云南、广东、贵州、四川、湖南等省区,目前共1400多件;分布在东南亚各国200多件。其中以分布在广西的为最多,据不完全统计,仅广西就有1000多面,自治区博物馆馆藏600多面,民间所藏仅东兰县就将近500面。铜鼓为产生于公元前1000年中叶或更早,近现代南方许多民族都在使用和珍藏。壮族及其先民是铸造和使用铜鼓的主要民族之一。据史籍记载和考古资料,壮族先民乌浒、俚僚人都铸造和使用铜鼓,1976年发现、1977年和1978年两次发掘的广西北流铜石岭冶铜遗址,可能就是乌浒人铸造的北流型铜鼓的场地;唐李贤注《后汉书·马援传》引东晋裴渊《广州记》载云:“俚僚铸铜为鼓,唯高大为贵,面阔丈余,方以为奇。初成,悬于庭,克辰置酒招致同类,来者盈门。其中豪富子女,以金银为钗,执以扣鼓,竟,留遗主人,名为铜鼓钗。”铜鼓的基本形态,体如圆墩,平面曲腰,中空无底,遍体有阴刻花纹,两旁附耳,以便悬挂。全鼓由面、胸、腰、足、耳等5个部分组成。鼓面中心通常有隆起的太阳纹光芒,四周环绕以同心圆纹组成宽窄不等的图案圈带,称太阳晕圈;有的鼓面在最外面塑有青蛙、鸟、龟、骑士、农夫等立体饰物;有的鼓身有羽人划舟或羽人舞纹饰;盖为其族社会、经济、文化、娱乐习俗的写实图案。依照铜鼓的具体形状及纹饰的不同,可分为若干类型。奥地利人弗·黑格尔1902年成书的《东南亚古代金属鼓》一书把铜鼓分为4种类型。近年由我国考古学界集体写成的《中国古代铜鼓》一书把铜鼓分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等8个类型。有的专把广西铜鼓分为滇系和粤系两大类型。滇系铜鼓主要分布于桂西和桂西南;粤系铜鼓主要分布于桂东和桂东南,而桂中南则两个系统兼而有之。在历史上,铜鼓曾用于祭祀、指挥战争、集会、娱乐、贮藏财货、随葬品、葬具等。在古代史上,它不是一般的民用或军用乐器,而是少数民族首领和如壮族先民俚僚人的“都老”用以招致群众或驱使部众赴汤蹈火的重器。唐诗人李贺在《黄家峒》诗中曾有“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服”之句,说的是壮族先民“黄峒军”(亦作“西原蛮”)首领挥著三点黑旗,佩带著箭服,敲击著铜鼓来指挥作战的情形。

明清以后,主要用于民间的娱乐活动及葬蛙活动。至于铜鼓的起源、发展、族属、工艺、纹饰、意义、用途等问题,并未完全认识清楚,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揭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