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铁马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铁马鞭 【名称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概况】: 异名 金钱藤、野花草(《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基源 为豆科胡枝子属植物铁马鞭的全草。 原植物铁马鞭Lespedeza pilosa(Thunb.)Sieb.et Zucc.,又名野花生、三叶藤(江西、福建)。 历史 《植物名实图考》载:“铁马鞭生长沙冈阜,绿茎横枝,长弱如蔓,三叶攒生,似落花生叶而小,面青背白,茎叶皆有微毛,俚医以为散血之药。”其形态描述及图均与本品相符。 形态 多年生半灌木状草本,长60~80cm。茎常匐地,植株被白色或棕色长柔毛。 3出羽状复叶,顶生小叶卵圆形或倒卵圆形,长0.8~2cm,宽0.6~1.5cm,先端圆或平截,微凹、具短尖,基部宽楔形,两面被粗白毛,侧生小叶较小;叶柄长0.5~1.5cm;托叶狭卵披针形,长约0.5cm,宿存。总状花序短于叶;花1~3簇生于叶腋;苞片卵披针形,具脉纹;花萼5深裂,裂片披针形;花冠黄色或白色,长0.7~0.8cm,旗瓣长约0.65cm,基部带紫色,翼瓣较短,龙骨瓣长于旗瓣及翼瓣。荚果卵圆形,具喙,密被白长柔毛。花果期8~11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卷.463页.图2655) 生境与分布 生于荒山或草地。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西、浙江、福建、安徽、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及西南。 朝鲜、日本亦有分布。。【药性】: 功效 退虚热,止腹痛,消肿,解毒。 主治 体虚久热不退,痧症腹部胀痛,水肿,痈疽,指疔。 《植物名实图考》:“散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18g。外用:酒浸后捣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体虚长热不退(俗称脱力伤寒):铁马鞭30g,寒扭根、金腰带、仙鹤草、天青地白草各15g。水煎,早、晚饭前各服1次。” 单方应用 ❶ 江西《草药手册》:“治痧症或腹胀肚痛:铁马鞭或全草15~30g,水煎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