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竹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竹荪zhú sūn(字)吴肃云,号盟鸥,清代画家。 竹荪verled lady秋季生长在潮湿竹林地的色彩艳丽、具有菌裙的大型食用菌,属鬼笔科(Phallaceae)竹荪属。分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学名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 Fischer和D. duplicata Bosc Fischer,别名僧竺蕈、竹笙、竹参、竹菌等。菌体洁白脆嫩爽口,味道鲜美,与其他食物共煮有防腐作用。每100克干品含粗蛋白质19.4克,脂肪2.6克,碳水化合物60.4克和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等。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云南、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广西和广东海南岛等地,其中以云南省昭通地区最为闻名。 竹 荪 幼担子果菌蕾呈圆球形,具三层包被,外包被薄,光滑,灰白色或淡褐红色; 中层胶质; 内包被坚韧肉质。成熟时包被裂开,菌柄将菌盖顶出,柄中空,高15~20厘米,白色,外表由海绵状小孔组成; 包被遗留于柄下部形成菌托; 菌盖生于柄顶端呈钟形,盖表凹凸不平呈网格,凹陷部分密布担孢子; 盖下有白色网状菌幕,下垂如裙,长达8厘米以上; 孢子光滑,透明,椭圆形,3~3.5×1.5~2微米。 竹荪于80年代由中国首先驯化成功。人工栽培使用的原料有竹类、段木、甘蔗渣、木屑等,有箱栽、床栽和露天竹林地栽等栽培形式。用菌蕾作材料进行组织分离,用马铃薯培养基,pH值4.5~5,置于15~20℃培养15~20天得纯母种,纯种菌丝白色,见光会变淡粉红色或紫红色。再用栽培原料制成培养料接入母种,在同样温度下培养30~45天即得原种。原种可直接使用,也可进一步扩制成栽培种。早春气温回升至15℃以上进行栽培,接种完毕需覆土3~5厘米,以便保湿和产生菌索。注意保持覆上湿润和栽培场地空气潮湿。子实体发生的适温为23~26℃,若栽培条件适宜,1个月覆土中长出菌索,2个月出现菌蕾,3个月左右就可采收。采收后洗净孢子,剔除菌托和泥土,晒干或烘干便成商品。色白、体大,无虫蛀者为上品。 竹荪net bearing dictyophoraDictyophora indusiata(Vent.ex Pers.)Fisch.,又称长裙竹荪、竹参、竹笙、面沙菌、臭角菌、仙人笠等。世界著名的食用菌。鬼笔科,竹荪属。子实体幼时卵状球形,后伸长,高12~30 cm。菌托白或淡紫色。菌盖钟形,有明显网格,具微臭呈暗绿色的孢子液,顶端平,有穿孔。菌幕白色,从菌盖下垂10 cm以上,网眼多角形,菌柄白色、中空,基部粗,向上渐细,壁海绵状。孢子椭圆形,平 滑,(2.8) 3.5~4.5 μm × 1.7~ 2.3(2.6)μm。自然界于夏秋季在竹林或其他林地上单生或群生。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区。已进行人工栽培。采收后要去除菌盖和菌托(因有臭味),食用部分为菌幕和菌柄。菌体洁白脆嫩爽口,味道鲜美,与其他食物共煮有防腐作用。 竹荪 竹荪真菌门、担子菌亚门、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真菌,四川珍贵的食用菌。又称竹参、竹笙、竹菌等。富含粗蛋白,维生素B族和VK、VD、VA、VE等,营养丰富,味鲜可口,也具药用价值。大多分布在海拔200米~2000米高的山地腐殖质丰富的湿润竹林内,现已能人工栽培。长宁、江安、梁平、彭州四县、市人工栽培,以长宁、江安两县品质优、产量大。品种有长裙竹荪、短裙竹荪、红托竹荪、棘托竹荪。全省鲜竹荪常年产量约10吨。 竹荪 竹荪产于榕江的“山珍之王”——竹荪,色白、肉厚、脆嫩、营养丰富,天然纯真,无任何污染,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食用菌之一。竹荪所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C、B1、B2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提高抗病能力和防治疾病。竹荪中可提取主要含有缩氨酸氮多糖物质,其抗癌活性优于冬虫夏草、香菇等抗癌菌类食物,故经常食用竹荪,可以收到较好的防癌效果。 ☚ 毕节核桃 威宁火腿 ☛ 竹荪 竹荪食用菌之一种。产于川、黔、滇、闽、苏、浙、冀、湘、鄂等地。荪,是一种香草,《楚辞·九歌·湘君》:“荪桡兮兰旌”。竹荪在菌裙完全张开时散发着浓郁的幽香,干制后仍然存在;又因多生于竹林里腐竹根上,故名“竹荪”。又叫 “竹松”、“竹参”、“竹笋菌”、“竹笙”、“竹萼”。唐代始见于文字记载,段成式《酉阳杂俎》记他的修竹里私第宅前,竹的枯根上生菌,“顶黄白而晕绿,垂裙如鹅鞴,高尺余,至午色变黑而死,焚之气如麻香”。竹荪入菜的制法,古人记载颇少,有明确记述的是晚清的《素食说略》,“竹松,或作竹荪,出四川,滚水淬过,酌加盐、料酒,以高汤煨之,清脆腴美,得未曾见;或与嫩豆腐、玉兰片色白之菜同煨,尚不宜夹杂别物”。以竹荪入菜,色泽洁白,别具清香,味道鲜美,形态独异,口感软脆,适用于烧、酿、扒、川、烩、蒸、焖等烹饪方法,至今仍是筵席上的名肴。 ☚ 地耳 海带 ☛ 竹荪zhu suna kind of edible fungus found in bamboo groves in Sichuan and Guizhou Province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