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钢铁工业与能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钢铁工业与能源 钢铁工业是能源消耗大户,因此节能是钢铁工业的一个十分重要课题,也是考核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钢铁企业能源管理把吨钢综合能耗作为联合企业的一级管理项目,它是钢铁企业能源管理水平的标志,当然它也与企业素质包括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生产规模、产品结构、操作制度、职工队伍素质等有著密切关系。所谓吨钢综合能耗就是企业所有自耗能量除以粗钢产量,单位为公斤标煤/吨钢,国外都是用此指标来判定一个钢铁企业的节能工作,日本在此方面具有领先地位,其吨钢综合能耗在743公斤标煤/吨钢以下。 为了降低吨钢综合能耗,先进国家在钢铁企业各生产工序采取了一系列节能措施,现分述如下: 1.焦化工序。 在工艺上提高成焦率,并采用干法熄焦,余热回收蒸气,可降低该工序总能耗的31.6%,日本成功地采取了上述措施后,其焦化工序能耗达164千克标煤/吨焦以下。 2.烧结工序。改进生产工艺及操作可节约焦粉、电力和焦炉煤气的消耗,利用余热回收蒸气或余热发电,这样可大大降低工序能耗,日本的最佳水平已达60千克标煤/吨烧结矿以下。 3.炼铁工序。高炉燃料比约占钢铁生产能耗的45%~70%,高炉燃料比的降低不但影响高炉本身能耗,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前工序的焦炭产量和炼焦能耗,因此,国外在不断改善操作,采用高压高风温、脱湿鼓风、喷吹重油或煤粉等措施以降低焦比(每炼一吨铁所耗的焦炭量),并利用高炉煤气的压力进行余压发电,以及热冈炉余热回收,使该工序能耗可降至446千克标煤/吨铁以下。 4.炼钢工序。 多吃废钢,降低铁钢比,增加余热蒸气回收,提高转炉煤气回收率。 转炉煤气回收量每增加10标立方米/吨钢,工序能耗就可下降2千克标煤/吨钢。国外先进水平转炉煤气回收量已达104标立方米/吨钢以上,其工序能耗最高水平为-7千克标煤/吨钢,数值“-7”意味著该工序非但没有消耗能量,相反产生能量供给炼钢生产之用,即通常称之为“负能炼钢”。 5.初轧工序。实现液芯烧钢、液芯轧制,降低均热炉热耗,提高作业率,降低电耗。 6.提高连铸比及热装热送。采用连续铸锭。 与通常的模铸比,连铸具有节能以及收得率高、劳动条件改善等优点,因此连铸工艺发展很快,日本在80年代即出现了无初轧厂的全连铸钢铁厂,即大分(Oita)钢,铁厂。 连铸板坯热装热送(HCR & D-HCR)是先进国家的重要节能措施。 日本大分厂80年代末已达到85%的连铸坯能在800℃以上装炉,而板坯装炉温度每提高100℃平均可节能1.5万~1.7万大卡/吨。日本的(Saki)厂更做到连铸直接轧制(Hot direct roll),即高温连铸坯直接进入热轧机而不用进加热炉加热,节能效果更是可观。 总之,国外钢铁工业通过一系列的节能措施,达到全厂综合能耗最佳业绩,在这一方面,日本钢铁工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