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郎 帝王侍从官通称。战国时始置,秦、汉沿置。包括议郎、中郎、侍郎、郎中;除议郎外,主要职责是护卫陪从,随时准备差遣及担任顾问,隶于九卿之一的郎中令(汉武帝时更名光禄勋)。议郎为文官,不带武装。汉代二千石以上官吏,任职满3年者,可保举子弟1人为郎;亦可因文学、文艺或财产在一定数额以上等途径取得郎资格。东汉以尚书台为政务中枢,其中曹治事者为尚书郎,职责异于前代郎官。魏、晋时除尚书郎外,秘书监有秘书郎、著作郎等,黄门有黄门侍郎等。隋代始于六部各置侍郎1人,为尚书之副。唐代于各部诸司皆置郎中为长官,以员外郎为副。历代因之。又文散官亦称郎,如朝议郎、通直郎等,位于大夫之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