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轻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轻重 中国历史上关于调节商品、货币流通和控制物价的理论。 以《管子·轻重》论述最为详细。《轻重》共19篇,现存1 6篇,其著作年代尚无定论,主要有战国和西汉两说。封建国家为什么要控制商品流通呢?《轻重》提出了两个目的。一是为了防止贫富的过分悬殊,以稳定封建秩序。 二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轻重》认为直接向人民征税违反了“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的原则,会造成种种不良后果。 征房屋税,会使人们毁坏房屋;征树木税,会使人们砍伐树木;征六畜税,会使人们屠杀六畜;征人头税,会使人们隐瞒人口;征户口税,会使穷人依附于大户;征田亩税,会使人们不肯耕种。最好是采用人们不易觉察的办法取得财政收入。 《轻重》认为用轻重之策取得财政收入是没有止境的。 “国用一不足则加一焉,国用二不足则加二焉……国民十不足则加十焉。”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财政收入同样是基于对劳动人民的掠夺。封建国家经营商业,如果只是限于取得正常的商业利润,用这些利润来弥补部分财政开支,从而减轻或不增加人民的税收负担,这本来是好事。 但《轻重》鼓吹的不是这回事。生活必需品的加价降低了人民的消费水平,铁器的加价直接影响生产,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物价剧烈波动更是劳动人民的灾难。 《轻重》的商业经营和财政收入理论是具有严重消极作用的理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