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蹈海而死·蹈海之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蹈海而死·蹈海之节

典故。

见《史记·鲁仲连传》。有两解:其一,宁死不屈之意。

秦围赵都邯郸,赵国盟邦魏国慑于秦威,屯兵边境,观望形势,并派魏将辛垣衍劝赵投降。

此时,齐国高士鲁仲连面见辛,驳斥了投降论,称如秦王称帝号,自己将蹈海而死。其二,轻功名而避世之意。燕将攻占齐国聊城,鲁仲连作书一封,箭射入城,劝燕将退兵,燕将被迫自杀。

齐王欲封贵鲁仲连。不受,“逃隐于海上”。

《后汉书·逸民传论》谓“蹈海之节,千乘莫移其情”,正是此意。1917年9月,周恩来看到欧洲发达的根本是科学先进,日本学欧洲有成绩,而中国仁人志士向有鲁仲连义不帝秦,蹈东海而死的英雄气概,于是慷慨激昂,一气呵成《大江歌罢棹头东》诗一首,诗中有“难酬蹈海亦英雄”句。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