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象征游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象征游戏 亦称“假定游戏”、“伪装游戏”。 儿童游戏的一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特别是前运算阶段儿童)利用表象或借助象征功能,将眼前存在的东西(如小棍、扫帚、石头、纸条)想象成或假定为眼前不存在的其他东西(如枪、马、鸡蛋、面条)的游戏。其主要特点为能采用替代物来象征其知觉到的事物进行游戏。 产生条件为儿童能区别环境与自我,具有符号象征能力。1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其简单形式。 这种早期形式不仅来自直接情境的行动过程,还依赖各种客观实体。随著儿童象征功能的出现,儿童能将一物体作为一种信号物来代替现实的客体,此即象征游戏的开始。 2岁~6岁达到高峰。3岁~4岁儿童能以活动作为转换时间和空间的工具,可离开各种客观实体。随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以及象征功能的发展,这种游戏的替代物日益简单和抽象,而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其内容的社会性逐渐增强,从自我为中心到关心玩偶,最后到关心他人(即由自我中心到社会化);其形式则从独立游戏到平行游戏,最后到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这种游戏因按儿童自己的愿望和需要来塑造现实而可满足其认知和情感上的某种需要,解决情感上的冲突,宣泄和稳定情绪,帮助儿童获得控制环境的感觉,正确区分幻想和现实,发展儿童思维的创造性和流畅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