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政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政书

指中国古代分门别类记载历朝文物典章制度的工具书。政书以事类为中心,类编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方面的史料。如唐代的 《通典》,共200卷,分为食货、 选举、 职官、 礼、 乐、 兵刑、 州郡、 边防八门,每门又分若干子目,记载了上自唐虞下至唐肃宗、代宗的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情况。 唐代的 《政典》是我国最早的政书。 《通典》 和宋代的 《通志》, 元代的《文献通考》、 清代的 《续通典》、 《续通志》、 《续文献通考》、 《清通典》、 《清通志》、 《清文献通考》及辛亥革命后的 《清续文献通考》合称 《十通》。 《十通》在政书中占有重要地位。 会要 (如 《唐会要》)、 会典(如 《明会典》) 等也属政书。 政书对于历史研究有重要作用。

政书

专门记载典章制度的沿革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的工具书。如“十通”、会典、会要等。参见“历史”中的“政书”。

政书

八卷。清于成龙 (1617—1684)撰。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 (今离石)人。顺治十八年 (1661)由副榜贡生授知县。累官知府、直隶巡抚、两江总督。著有《于山奏牍》。是集皆其历任所纪。《罗城书》,为任罗城县令时稿。《合州书》,知合州时稿。《武昌书》,同知黄州署武昌府时稿。《黄州书》,知黄州府时稿。《八闽书》,历任福建监司时稿。《畿辅书》,巡抚直隶时稿。《两江书》,总督两江时稿。书中的公文,在作者任监司以前,皆申详条议、札檄、诫谕之作;任巡抚以后,始列奏疏。共七卷。其第八卷曰《吟咏书》,则其所作各体诗,并以文六首附于后。于成龙在当时有清廉之名,颇有政绩。此书中所收大部为其所撰公文,对于考见当时社会形势和研究作者本人有参考价值。有康熙中于准刊本、《四库全书》本。

政书

政书

专门记载历代或某一朝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制度沿革的工具书。政书始于唐代刘秩的《政典》。后杜佑编成《通典》、宋代郑樵编《通志》、元代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形成政书中著名的“三通”。清乾隆时,编了“续三通”(《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和“清三通”(《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成为“九通”。清末民初刘锦藻又编成《清续文献通考》,合称“十通”。十通为通代性质的政书,断代性质的政书称“会要”、“会典”,记一代之典章制度,如《唐会要》、《清会典》等。

☚ 组稿   拼字 ☛
0000466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