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政Zhè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临汾、左权,湖北之武昌,浙江之余姚,福建之邵武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满族有此姓。《姓氏考略》 亦收载,其据 《路史》 注云: “微子后有政氏。”则此当系出子姓。

1.zhèng ❶政治,國事。張衡《東京賦》:“周姬之末,不能厥政。”
❷政策,政令。杜篤《論都賦》:“威盛於圣武,政行於宣元。”
❸政權。劉歆《遂初賦》:“日不悛而俞甚兮,政委棄於家門。”趙壹《刺世疾邪賦》:“原斯瘼之攸興,寔執政之匪賢。”
❹秦始皇嬴政之名。張衡《東京賦》:“秦政利觜長距,終得擅場。”
2.zhēng 通“徵”。徵稅。張衡《東京賦》:“賦政任役,常畏人力之盡也。”

政zhènɡ

只。黄庭坚《劳坑入前城》诗:“借问淡食民,祖孙甘[[!NB04F]]糟?赖官得盐吃,~苦无钱刀。”王沂孙《齐天乐》词《四明别友》:“山阴路畔,纵鸣壁犹蛩,过楼初雁,~恐黄花,笑人归较晚。”段克己《大江东去》词:“人果何尤,天无可怨,~欲求诸己。”白朴《水调歌头》词:“~有一朝乐,不抵百年忧。”程文海《金缕歌》词《寿胡涧泉宪佥》:“未论桑田沧海事,比诸公他日犹年少。~恐有、锋车到。”均为其例。“政”作“只”解六朝已有其例。《世说新语·自新》:“平原不在,~见清河。”另此义亦见《助字辨略》卷四。

政zhèng

❶朝政,国政。《小雅·十月之交》二章:“四国无政,不用其良。”郑《笺》:“四方之国无政治者,由天子不用善人也。”《大雅·抑》三章:“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郑《笺》:“于今,谓今厉王也。兴,尊尚也。王尊尚小人,迷乱于政事者,以倾败其功德。”《大雅·皇矣》一章:“维此二国,其政不获。”毛《传》: “二国,殷、夏也。” 《潜夫论·班禄篇》:“言夏殷二国之政不得。”
❷政教,政令。《小雅·节南山》六章: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郑《笺》:“卒,终也。昊天不自出政教,则终劳苦百姓。”《大雅·烝民》三章:“赋政于外,四方爰发。”郑《笺》:“布政于畿外,天下诸侯于是莫不发应。”《商颂·长发》四章:“赋政优优,百禄是遒。”毛《传》: “优优,和也。遒,聚也。”孔《疏》:“敷陈政教则优优而和美,以此之故,百众之禄于是聚而归之。”

☚ 树   政事 ☛

读音zh·eng(-),为eng韵目,属ing—eng韵部。诸盈切,平,清韵。
❶通“征”,用武力制裁。《史记》:“政适伐国,莫敢不听。”
❷征伐。
❸征税。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zh·eng(ˋ),为eng韵目,属ing—eng韵部。之盛切,去,劲韵。
❶政事。
❷政治。
❸国家部门所主管的业务。如:民政;财政;邮政。

上一条: 下一条:

〔zheng〕 zhenb.
政策 〔zheng ce〕 zhenb cel.
政府 〔zheng fu〕 zhenb fut.
政治 〔zheng zhi〕zhenb zib.

政zhèng

❶政治
 △ ~策|~要。
❷指政权
 △ 执~。
❸政府部门主管的业务
 △ 财~|市~。
❹姓。

政zhèng


❶政治;政事;政权:~府︱~柄︱~体︱~纲︱~策︱~法︱~令︱~务︱~绩︱~局︱~论︱~见︱~党︱~派︱~客︱~敌︱~变︱军~︱宪~︱朝(chao)~︱内~︱德~︱暴~︱虐~︱苛~︱执~︱秉~︱柄~︱摄~︱当(dang)~︱亲~︱听~︱参~︱施~︱专~︱垂帘听~︱精兵简~。
❷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民~︱财~︱学~︱盐~︱邮~︱市~。
❸指家庭或团体的事物:家~︱校~。

政zhèng

❶ 政治:政党│政体│政绩│参政议政。
❷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民政│邮政。
❸ 家庭或集体的事务,办事的规则:家政│校政。
❹ 政府,行政机构:精兵简政│拥政爱民。
❺ 姓。

见〔發政〕〔美政〕〔執政〕

政zhèng

❶政令。《大招》:“发政献行,禁苛暴只。”王逸注:“言楚王发教施令,进用仁义之行,禁绝苛刻暴虐之人也。”
❷ 教化。《九思·守志》:“相辅政兮成化,建烈业兮垂勋。”佚名注:“当与众仙共辅天帝成化而建功也。”这句实乃以天上比喻人间。

政zheng

政变 政柄1 政策 政区 政党 政敌 政法 政坛 政府政改2 政纲 政工 政纪 政绩 政见 政界 政局 政客 政令政论 政派3 政区 政权 政审 政坛 政体 政委 政务 政协政要 政治 暴政 财政 参政 朝政 当政 德政 地政4 法政5家政 建政 军政 苛政 民政 内政 虐政 亲政6 仁政 摄政施政 时政 市政 听政 宪政 行政 邮政 执政 专政 政府奖政务院 政治犯 政治家 政治性 政治学 政治账 政府工程 政府津贴 政府行为 政工干部 政企不分 政通人和 政治避难 政治待遇 政治腐败 政治纲领 政治攻势 政治挂帅 政治路线 政治面目政治民主 政治权利 政治体制 政治委员 政治嗅觉 政治学习 政治制度 参政议政 各自为政 精兵简政 政策性亏损7 政治经济学政治理论课 政治指导员 政府特殊津贴 政治思想教育 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民主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

政zhèng

通“正”(用于请别人改正自己作品):我也不敢唐突请教,这还可以见教否?若不堪时,便就烧了;若或可~,即请改正改正。(七六·1888)

❶賦税。《周禮·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八成經邦治,一曰聽政役以比居。” 鄭玄注:“鄭司農云: 政謂軍政也。玄謂政謂賦也。凡其字或作政,或作正,或作征。以多言之,宜從征,如 《孟子》 交征利云。” 陸德明《經典釋文》:“政,役,鄭音征,司農如字。”《周禮·地官·小司徒》:“乃分地域而辨其守,施其職而平其政。”鄭玄注:“政,税,政當作征。” 《周禮·夏官·都司馬》:“以國法掌其政學。” 鄭玄注:“政,謂賦税也。”
❷正也。《周禮·夏官·司馬》:“主夏官司馬,使帥其屬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國。” 鄭玄注:“政,正也,所以正不正者也。《孝經》説曰:政者正也,正德名以行道。”
❸謂差擇養乘之數也。《周禮·夏官·校人》:“校人掌王馬之政。” 鄭玄注:“政,謂差擇養乘之數也。”
❹謂刑禁。《禮記·王制》:“脩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 鄭玄注:“政,謂刑禁。”

政zhèng

旧时北京古书店通学斋货价暗码,谓数目五。参“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条。

政zhèng

〖名词〗
一、政治,政事,政令(58)。《季梁谏追楚师》:随侯惧而修政。——随侯害怕,就修明政治。《子产论尹何为邑》: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子皮认为他忠诚,所以把政事委托给他。《项羽本纪赞》:政由羽出。——一切政令都由项羽发布。
二、读zhēng。用同“征”。赋税(1)。《晁错论贵粟疏》:急政暴虐,赋敛不时。——紧迫的赋税,凶狠的聚敛,没有一定的时候。

政zhèng

❶ 政治,政事。《左传·隐公十一年》:“~以治民,刑以正邪。”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通人和,百废具兴。”
❷ 政权。《论语·季氏》:“天下有道,则~不在大夫。”《左传·隐公三年》:“周人将畀虢公~。”(畀:予。)
❸ 政令,策略。《齐桓晋文之事》:“今王发~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孙子·谋攻》:“其次伐兵,下~攻城。”
❹ 通“正”。❶ 纠正。《逸周书·允文》:“宽以~之,孰云不听?”
❷ 正直。《韩非子·难三》:“故君臣公~而无私。”
❸ 仅,只。《世说新语·品藻》:“不得称诣,~得谓之朋耳。”(诣:指有造诣,造诣深。朋:同等。)
❺ 通“征”。征伐。《韩非子·内储说下》:“吴~荆,子胥使人宣言于荆曰……”

通“正”。改正。《逸周书·允文》:“宽以~之。”林则徐《与怡良》:“化州片稿随同别稿送~。”郭沫若《与杨树达》:“如能顺适出版,当寄奉求~。”傅雷《与黄宾虹》:“稍缓当先抄副寄呈请~。”

☚ 面正   奉政 ☛

*

D5FE
㈠zhèng❶政治,治理国家事务:~党/~府/~体/~策/~权/参~议~。
❷国家某部门主管的业务:邮~/财~/民~。
❸家庭或团体生活中的事务:家~/党~。
❹特指政府:拥~爱民/党~关系。
❺〈文〉旧指官长、主事者:学~/盐~。
❻〈文〉政治权力:贪于~者不能分人以事(《墨子》)。
㈡zhēng〈文〉❶征伐:诸侯力~,不朝于天子(《大戴礼记》)。
❷赋税徭役:苛~猛于虎(《礼记》)。

主持2

主持2

司理 办护 总摄 维持 典司
主持其事:董事
 为首主持其事:首事
主持事务:主事 拿事 管事 知事
主持政事:政(行~)
主持政务:知政
 主持国事:当国
 主持朝政:览政
 主持要政:典纬
 主持用印:知印
主持家务:持家 当门户 当门抵户 当家立计
 主持家业:当家(~立业)
 主持家政,成为一家之主:当家做主
主持和谈:董成
主持盟会:尸盟
主持考试:高悬月旦
 主持考试之事:典试
 主持射箭考试:试箭
主持选用官吏:典铨
 主持选拔举荐:掌选
主持礼仪:掌礼
席间主持酒政:行酒
主持婚事:主婚
主持丧事:当丧 监丧 防丧 护丧
主持勘定:典定
监督主持:监知
统一主持:董一
独立主持或承担某一方面的工作:撑门抵户 撑门拄户
(负责掌管或处理:主持)

☚ 掌管   掌握1 ☛

主持人

主持人

主其事的人:政(学~;盐~)
主持家务的人:当家人
家长制之下一家中为首的人:家长
愚顽暴虐的家长:顽父嚚母
主持会议的人:主席
广播、电视或文艺节目的组织者、掌管者:主持人
举行典礼时报告进行程序的人:司仪
主持一个佛寺或道观的僧尼或道士:住持
住持僧的尊称:长老
佛寺的住持:主僧 堂头(堂头和尚) 方丈僧
主管佛寺事务的僧人:寺主
寺院、道观的住持:方丈
(主持掌管某项事务的人:主持人)

另见:主持1 掌管 处理 维护 带领

☚ 管理者   领导人 ☛

政事

政事

政(有政) 鼎饣束鉰(折足~)
政事与教化:政教 治教
国家的政事:钧 大政 国政 国事 邦事 邦治 邦政 外政 枢钧 民事 鼎味
国内的政事:阳政 阳事
朝廷的政事:朝政 朝事 朝务 朝机 王机
皇帝的政事:皇机
宫廷以外的政事:阳事 阳政
对外的政事:阳道
边地的政事:边政
秋季的政事:秋计
余留可议的政事:余议
疑难的政事:疑政
受到指责的政事:谤政
重大政事:要政 几政
繁杂的政事:烦几
无为而治,社会安定,政事很少:卧而治之 卧以治之

另见:政务 公事 办理

☚ 公务   政务 ☛

政权

政权

鹿(逐~;~死谁手) 政(政柄)正权 鼎玉 印把(印把子) 印靶子
天下,政权:重器
国运,政权:玉鼎
国土,政权:江山
政权与教权合为一体的政治制度:政教合一
政教不善:疵国
政权的中枢:枢庭
国家政权:枢 国命 洪钧 宗守
指代国家政权和帝位:
国家的中央政权:天枢
朝廷的政权:鸿钧
牢固的政权或地位:铁桶江山
割据一方而力量足以号令天下的政权:霸统
割据一方或偏安一隅而能号令天下的政权:霸朝
政权刚刚建立:登庸纳揆
政权落到别人手中:政权旁落
君权旁落:干纲不振
政权腐败混乱:政以贿成 政以贿易
国家政权十分危急:大厦将倾
政权改换:移鼎 易姓 易代(改姓易代)易世 迁鼎 鼎革 革代 革世 革政 变革 改玉(改玉改步;改玉改行;柴天改玉) 改步(改步改玉) 政权更替 政权更迭 柴天改物 改朝换代 革命创制 覆巢倾穴 巢覆穴倾 五行代德 更姓改物 改元正位 改朝换姓
帝王初即位改元:履端
丧失政权:亡鹿 遗棰
帝王丧失政权:禄去公室
归还政权:归政(~于帝) 还政 返政 彻帘 复子明辟
(政治上的统治权力:政权)

另见:权力 掌权 用权 专权

☚ 权利   权位 ☛

事务

事务

事(~情;~宜;役事) 揆
各种事务:庶务 百务 诸务 群会
剧团里有关排演、演出的各种事务:剧务
公家的事务:公务 官业 缘事
积压的公务:留事
家庭的事务:政 家务 家计
家庭内外各种事务:里里外外
日常家务:凌杂米盐 米盐凌杂
烧火做饭之类的家务事:锅头灶脑 厨头灶脑
零碎的家务事或工作:零活
家务琐事:家长里短 家长理短
国家财政收支的各种会计事务:国会
宫内的事务:内政 内务 壸政
实际的事务:实务
本行业、本职的事务:业务
政治上强,业务上过硬:红专 又红又专
平常的事务:常务
人世间的日常事务:俗事 俗务
身边的日常事务:近务
日常、平常的事务:旦暮之业
零星事务:杂当
闲杂的事务:闲事
无关紧要的事务:不急之察
不急的事务:非业
不急于要做的、无关紧要的事务:不急之务 不急之业 不急之作 不切之务 非急之务
急切的事务:急务
其他事务:余务
待处理的事务很多:堆案盈几 堆案积几堆几积案 充几盈案
(所做的或要做的事情:事务)

另见:事情 办理 繁忙

☚ 事务   重要事务 ☛

公务

公务

公(公干) 缘事
家庭或团体的事务:政(行~;财~;市~;邮~;校~)
党的事务:党务
公家分派的公务:勤务
国家事务:国务
国家的内政事务:内政 内务
国家财会事务:计筹 计务
征税的事务:榷政
与外国交涉的事务:外务
外交事务:外事
警察事务:警捕
公务繁忙,没有时间吃饭:并日而食

另见:公事 办理

☚ 公事   政事 ☛

政zhèng;zhēng

(一) 之盛切,去劲。
❶匡正;纠正。《管子·法法》:“~者,正也。”❶政治;政事。《管子·牧民》:“~之所兴,在顺民心;~之所废,在逆民心。”
❸政权;权力。《墨子·尚贤》:“贪于~者不能分人以事,厚于货者不能分人以禄。”
❹政令;禁令。《礼记·王制》:“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不易其宜。”
(二) 诸盈切,平清。
❶通“征”。征税。晁错《论贵粟疏》:“急~,暴赋。”
❷征伐;征讨。《史记·范雎蔡泽传》:“~适,伐国。”

〖政〗

(一)粵 zing3〔證〕普 zhènɡ

❶ 政治,政事。范仲淹《岳陽樓記》:「越明年,〜通人和。」
❷政策,政令。韓非《韓非子.五蠹》:「今欲以先王之〜,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二)粵 zing1〔晶〕普 zhēnɡ

通「征」,征伐。司馬遷《史記.范睢蔡澤列傳》:「〜適伐國,莫敢不聽。」(適:通「敵」,敵人。)

治理。即用强制手段管理人民。《管子·法法》: “政者,正也。正也者,所以正定万物之命也。” 《尚书·洪范》: “8政: 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孔颖达疏: “曰八政者,人主施教于民有8事也。” 《字汇·支部》: “政,以法正民曰政。”《大戴礼记·盛德》: “德盛则修法,德不盛则饰政。”卢辩注: “政,禁令。”《礼记·王制》: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郑玄注: “政谓刑禁。”

☚ 正夫人   郑 ☛

政zhèng

❶政治。如:政党,政权,政策,政府。
❷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如:财政,民政,邮政。
❸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如:家政,校政。
❹姓。

政zhènɡ

 ❶ (政治) politics; political affairs: 议 ~ discuss political affairs; 从 ~ be engaged in political affairs
❷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 certain administrative aspects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军 ~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财 ~ (public) finance; 国 ~ national affairs; 邮 ~ postal service
❸ (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 affairs of a family or an organization: 家 ~ household management; 校 ~ school administration
❹ (姓氏) a surname: ~ 洁 Zheng Jie
◆政变 coup d'état; coup; 政柄 [书] political (state) power; regime; 政策 policy; 政党 political party; 政敌 political opponent; 政法 politics and law; 政府 government; 政纲 political programme; platform; 政绩 achievements in one's official career; 政见 political view; politics; 政界 political circles; government circles; 政局 political situation; political scene; 政客 politico; politician; 政令 government decree [order]; 政论 political comment; 政企不分 don't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and those of enterprises; 政企分开 separate government from enterprises; separate government functions from enterprises management; 政权 political [state] power; regime; 政事 government affairs; 政体 system of government; form of government; 政委 [简] (政治委员) political commissar; 政务 government affairs;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政协 [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P.P.C.C.); 政治 politics; political affairs; 政治避难 political asylum; 政治经济学 political economics; 政治局 the Political Bureau政治一体化 political integration

政zhèng

成人和|简刑清|平讼息|清狱简|通人和|自己出

❷ 秉劳民|蠹病民|蠹害民|发施仁|勤爱民|拥爱民

❸ 音与

❹ 垂帘听|各自为|嘉谋善|精兵简

金文;篆zhèng

[正(意符)+ 攵(意符) →正(《説文》:“政,正也。從攴,從正,正亦聲。”治理國家事務〈政治、政府、政黨、政權〉。家庭或集體生活中的事務〈家政〉。)]
《詩經·邶風·北門》:“王事適我,政事一埤益我。”(王爺差事要我辦,公事如山腰壓彎。)
[春秋] 左丘明《左傳·文公六年》:“不告閏朔,棄時政也,何以爲民?”(不告知百姓正時的潤朔,就是放棄時政,又如何來治理民事?)
[西漢] 戴聖《禮記·檀弓下》:“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孔子説:“你要知道,苛重的政令和賦稅比猛虎還要可怕。”
[西漢] 司馬遷 《史記·晉世家》:“厲王出奔於彘〈公元前841年〉,大臣行政,故曰‘共和’。”(〈周〉厲王出逃到彘,政事由大臣執掌,所以稱爲“共和”。)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政令通暢,人民和樂,所有荒廢,再度興起,於是重修岳陽樓。)

政zhèng

(9画)

【提示】正,位于字左时,末笔的横改提。攵,4画,不要错写成3画的夂。

*政zhèng

9画 攴部 
(1) 政治: ~党|~府|从~|德~。
(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 财~|邮~。
(3) 家庭或团体的事务: 家~|校~。

政()


史牆盤,殷周金文集成10175,西周中期
曰古文王, 初(盭)龢于政。

毛公鼎,殷周金文集成2841,西周晚期
命女(汝)辥(乂)我邦我家内外,(惷)于尖(小大)政, (屏)朕立(位)。

𦅫鎛, 殷周金文集成271, 春秋中期或晚期
(肅)(肅)義(儀)政。

王子午鼎,殷周金文集成2811,春秋中期或晚期
惠於政德, 𪫥(淑)(于)威義。

虞侯政壺,殷周金文集成9696,春秋
虞𥎦(侯)(政)乍(作)(寶)壺。

侯馬盟書92:21,春秋
政。

侯馬盟書91:5,春秋
政。

侯馬盟書3:22,春秋
政。

古璽彙編280,戰國
右斯政鉨。

古璽彙編1003,戰國
肖(趙)政。

古璽彙編5126,戰國
政。

古璽彙編5128,戰國
政。
按: 形旁“攴”有省略。

噩君啓舟節,殷周金文集成12113,戰國
不見其金節則政(征)。
按: 形旁易爲“殳”。戰國楚文字如此。又下一條。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一67,戰國
政其(然)而行怠安。

包山楚簡·文書81,戰國
政(征)其田。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魯邦大旱3,戰國
政坓(刑)與悳(德)。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237,戰國至秦
甲子到乙亥是右〈君〉也,利以臨官立政,是胃(謂)貴勝賤。

秦印文字彙編
卻政。

秦印文字彙編
笵政。

居延新簡EPT26.17,西漢
□三候長政敢言之,官檄曰……

漢印文字徵
竇政。

漢印文字徵
胡政。

石門頌,東漢
寧靜烝庶,政與乾通。

賈充妻郭槐柩記,晉
武公既薨,親秉國政。

康健墓誌,北魏
作令岐陽,政績遠揚。

元端墓誌,北魏
其教也,不猛如成; 其政也,不嚴如治。

劉多墓誌,隋
能官善政,易俗移常。

任軌墓誌,隋
參軍藉三略之權,食貨資八政之本,董司網紀,咸爲稱職。

唐直墓誌,唐
公諱直,字子政,京兆長安人。

崔惟悌墓誌,唐
右輔之政,人到於今稱之。
《説文》: “政,正也。从攴从正,正亦聲。”
“政”是亦聲字。許釋“正也”,用聲訓,以動詞釋名詞。
有學者認爲,“政”乃征伐本字。“正”增彳成“征”强調征行,增攴成“政”强調戡伐。引申而產生出與治理相關的意義。録此供參考。

☚ 故   數 ☛

政zhèng

周初金文作“正”。如:文王正(政)德。古书中如:乱正(政)四方(见《书经·商书》)。但甲骨文个别有政字。周代约中期以后政字才较多。其后两周金文、小篆隶楷继承。西周多用为征字。政是会意兼形声字。从攴(扑的本字)从正,正亦声。政字本即“使不正为正”之义,所以从攴,即匡正,使正确义。引申为治理(国事)。如:政事|施政。近代现代引申为政治。如:政党|政纲|参政。组词如:政治|政府|政体|政权|政策。又指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如:财政|民政|邮政。又由政事引申指集体生活中的事物。如:校政。

政★常◎常


zhènɡ表意,从攵或攴,从正,攴指行为动作,正指端正,本义表示匡正、纠正,引申为政治(政府、政党、社会团体或个人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政权(政治上的统治权力)、政府(执行国家权力的行政机关)、政策或法令、旧时主持某种政务或事务的人、国家某一部门所主管的业务、家庭或团体所负担的事务等。

(zhèng)

正也。
【按】政从攴、正會意,手持皮鞭匡正事物,本義是匡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