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许应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许应骙 【生卒】:?—1903 【介绍】: 清政府官员。 字昌德,号筠庵,广东番禺人。道光进士。 历官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吏部左侍郎、兵部左侍郎、仓场侍郎、工部尚书、总理衙门大臣、礼部尚书等。 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时,不明时势、不通外情,长期拘于“夷夏之防”,坚守封建纲常名教,对办理中外交涉束手无策。 戊戌维新期间,他迂缪守旧,反对改革,阻挠新政,尤其反对废除八股,受到御史宋伯鲁、杨深秀的弹劾。百日维新时,光绪帝下令广开言路,礼部主事王照条陈时务,疏请光绪帝游历日本各国,考察政治,要求堂官代奏,遭到他和怀塔布的阻格。 光绪帝毅然罢斥怀塔布、许应骙等礼部六堂官的职务。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推翻新政后,两江总督刘坤一以许应骙“首发康逆有为之奸”,电请“立予超擢”,清政府立即拔擢许应骙为闽浙总督。 次年,兼署福州将军、船政大臣。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振动中外,英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长江流域的利益,与中国东南地区督抚谈判互保。 许应骙立即响应,要求将福建列入互保区域,并在其辖区内悬赏缉拿义和团。7月14日,他与俄、英、美、法、德、日、荷七国驻福州领事签订《福建互保协定》,规定福建地方当局应“在其权限内采取一切措施,保护外国驻福建官员、商人及教士之生命财产不受侵害”;“如有不良分子散布侵害外国人的谣言,地方当局须认真予以逮捕和惩罚”。 同时他派兵镇压了刘家福领导的起义。1902年,御史李灼华弹劾许应骙督闽五年,积弊甚深,清廷下令交部议处,旋即开缺回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