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表面性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表面性质 机器中大多数金属零件的工作表面,是经过切削加工制成的。加工过程中,表面层的材料会发生严重变形,形成加工硬化层(深度达1~10μm)。除金之外的其它金属,在常温常压的大气中,其表层上面将形成一层透明的金属氧化膜(厚度为0.01~0.1μm)。氧化膜则被氧分子和水蒸汽分子所形成的吸附膜或污染膜所覆盖。如果再进行高速抛光,表面层中将出现由金属、氧化物和抛光粉构成的一层混合夹层(约1μm厚)。图1.5-1为表层示意图。金属机械零件表层的组织结构不仅与基体材质有关,还随加工工艺条件而变:而且在摩擦过程中,由于摩擦力和摩擦热的作用,表层结构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包括晶格面扭曲和随著表而塑性流动而出现合金元素向表层扩散和相互作用而使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的变化。例如合金钢在摩擦过程中,其表层可能产生一种特殊的奥氏体。总之,金属表层的强化程度、残余应力大小和微硬度,对摩擦和磨损均起著重要作用。 1-金属本体;2-轻变形层:3-严重变形层;4-抛光层;5-氧化膜;6-吸附膜 如图1.5-2所示,当两表面接触时,各接触点处的尺度比氧化膜厚度大得多,故表层的变形取决于表层和表层下金属本体的性能,但氧化膜在摩擦过程中仍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例如薄而强韧的氧化膜可以防止表面粘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