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
出《本草经集注》。 为百合科植物大蒜Allium sativum L.的鳞茎。辛,温。入脾、胃、肺经。 解毒,健胃,杀虫。 ❶ 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❷ 治肺结核,百日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蛲虫及钩虫病。内服:6~15克,生食或煨食。 ❸ 捣烂敷足心,止鼻衄。 本品含挥发油、蒜氨酸(Alliin)、大蒜素(即二烯丙基硫代磺酸酯)、环蒜氨酸(Cycloalliin)、微量的碘和多种低聚肽类等。 蒜氨酸被蒜中存有的蒜酶分解后可产生不稳定的蒜辣素(Allicin),放置后即产生大蒜素。 蒜辣素是植物杀菌素的一种,对化脓性球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抗菌或杀菌作用,大蒜的挥发性物质、大蒜汁或大蒜浸出液同样有效。在体外对常见致病真菌(如白色念珠菌)、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也有抑制作用。 抗菌的有效成分大蒜素现已人工合成,主用于痢疾、滴虫性阴道炎及深部霉菌感染。大蒜脂溶性挥发油对小鼠网织细胞肉瘤、肉瘤-180等有抗癌作用;大蒜还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并有抗炎作用。大蒜精油能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抑制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油中所含硫化物可阻止血栓烷的合成,抗血小板聚集,提高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防治冠心病。大蒜能激活免疫功能。大蒜乙醇提取物对子宫有兴奋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