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虎耳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虎耳草 中药名。 见《履巉岩本草》。别名:石荷叶、老虎耳、天荷叶、金线荷叶。为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L.)Meerb.的全草。多年生常绿草本,高达40厘米,全体有毛。 叶数片,丛生在茎基部,圆形或肾形,肉质而厚,先端浑圆。分布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等地。 全年可采。以花后采者为好。 味苦辛,性凉,有毒。祛风,清热,凉血解毒。治风疹,湿疹,中耳炎,丹毒,咳嗽吐血,肺痈,崩漏,痔疾。内服:煎汤,9~15克。 外用:捣汁滴或煎水熏洗。 ❷ 治荨麻疹:虎耳草、青黛。煎服(《四川中药志》)。 ❹ 治风疹瘙痒,湿疹:鲜虎耳草30克。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❼ 治吐血:虎耳草9克,猪瘦肉120克,混同剁烂,做成肉饼,加水蒸熟食。 临床用于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取虎耳草鲜叶数片,捣汁,纱布过滤,加适量冰片,装入滴眼瓶内备用。用时先用3%双氧水洗涤外耳道,将浓性分泌物清除干净,然后取虎耳草液滴耳,每次1~2滴,每日3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