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萧子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萧子显 【生卒】:489—537 【介绍】: 字景阳,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 他出身皇族,是齐高帝之孙,七岁封宁都县侯,十三岁为给事中。入梁降侯爵为子,官至吏部尚书,位终吴兴太守。萧子显博学多才,恃才傲物。 他的诗今仅存十多首,其中不乏佳作,存文章二篇,载于《玉台新咏》、《文苑英华》、《乐府诗集》和《本传》及《广弘明集》中。 他撰修的《齐书》共六十卷,今称为《南齐书》。事迹附于《梁书》卷三五《萧子恪传》、《南史》卷四二《豫章文献王传》。 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阐述了他的文学思想。他认为文学是人们思想感情的表现,“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他指出文学千姿百态,变化无穷,“俱五声之音响,而出言异句;等万物之情状,而下笔殊形”他认为文学的发展是不断地以新替旧的“新变”:“习玩为理,事久则渎,在乎文章,弥患凡旧,若无新变,不能代雄”。 他注重文学特点,强调文学创新,具有积极意义。 但他完全否定继承,说是“朱蓝共妍,不相祖述”,必然导致追新逐奇的偏向。 萧子显还从南朝文学实际出发,批判了几种不良的风气。他批评“启心闲绎,托辞华旷”的玄言诗缺乏感情;“批评缉“事比类,非对不发的事类诗,完全“凭借古语,用申今情,”使创作受到很大的限制;批评“雕藻淫艳,倾炫心魂”的艳体诗格调低下,是“八音之有郑卫”。 他还把想的文学风格作了如下概括:“言尚易了,文憎过意,吐石含金,滋润婉切。杂以风谣,轻唇利吻,不雅不俗,独中胸怀”。在南朝文坛的质与文、雅与俗的争论中,萧子显大体上采取中间的立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