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荨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荨麻 【名称出处】:《益部方物略记》 【概况】: 异名 白活麻、活麻草(《四川中药志》),裂叶荨麻(《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蛇麻草、火麻草(湖北),白蛇麻(浙江、四川)。 基源 为荨麻科荨麻、狭叶荨麻、麻叶荨麻和宽叶荨麻的茎叶。荨麻属全世界约50种;中国有15种、3变种,其中多种植物为民间用药。 原植物 荨麻Urtica fissa Pritz.。狭叶荨麻Urtica angustifolia Fisch.ex Hornem.(U.dioica L.var.angustifolia Ledeb.),又名螫麻子、小荨麻、哈拉海(东北)。麻叶荨麻Urtica cannabina L.,又名焮麻(《种子植物名称》),火麻(甘肃)。宽叶荨麻Urtica laetevirens Maxim.又名螫麻(《全国中草药汇编》),哈拉海(东北),痒痒草(河北),虎麻草(湖北),青活麻(西藏)。 历史 荨麻首载于宋《益部方物记》云:“叶能螫人,有花无实,冒冬弗悴,可以祛痰。右荨麻自剑以南,处处有之。或触其叶如蜂螫人,以溺濯之即解。 茎有刺,叶似麻叶,或青或紫,善治风肿。 ”《纲目》载:“川、黔诸处甚多。其茎有刺,高二三尺。 叶似花桑,或青或紫,背紫者入药。上有毛芒可畏,触人如蜂虿螫 有花无实,冒冬不凋。挼投水中,能毒鱼。 ”据上所述,经考证,为荨麻。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横生;茎高50~100cm,通常不分枝,有钝四梭,具螫毛和反曲的微柔毛。叶对生,叶柄长1~7cm;托叶2片,长椭圆形,长约1cm;叶片宽卵形或卵圆形,长与宽近相等,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边缘具5~7对缺刻状浅裂,裂片三角形,顶端尖,有不规则三角状粗牙齿,表面深绿色,散生螫毛和微柔毛,并有颗粒状小钟乳体,背面淡绿色,被微柔毛,沿脉生螫毛。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同株者雄花序位于下部叶腋;聚伞花序腋生,长5~10cm,具螫毛和短柔毛;雄花花被4,宽卵形;雌花被片内面2片花后增大,与瘦果等长或稍短,宽卵形,背部具短柔毛,花较小,柱头画笔头状;瘦果宽卵形或近圆形,略扁,光滑。 花期9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505页.图1010)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600~2100m的山坡、山谷路旁或村舍附近。分布于中国西南及陕西、甘肃、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 狭叶荨麻的主要特征在于:为多年生草本。茎四棱形,高40~150cm,全株有螫毛。叶对生;叶柄长0.5~2cm;托叶分生,线形;叶片披针形或狭卵形,长4~10cm,宽1.2~2.8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尖锯齿,表面疏生短毛,背面沿脉被疏短毛。 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序多分枝,长约4cm;雄花花被片4,雄蕊4;雌花较雄花小,花被片4,在果期增大,柱头画笔头状。瘦果卵形,长约1mm,光滑。(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503页.图1006)生于山地林缘或沟边。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及新疆、山东、四川。 麻叶荨麻的主要特征在于:为多年生草本。具匍匐根状茎;茎具棱,高达150cm,被螫毛和贴紧的微柔毛。叶对生;叶柄长2~8cm;托叶分生,狭三角形;叶片长与宽近相等,掌状3深裂或3全裂,裂片又羽状深裂,两面疏生短柔毛,背面并疏生螫毛。 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同株者雄花序位于下部叶腋,花序长12cm,伏生短毛和螫毛,雄花序多分枝;雄花花被片4,雄蕊4;雌花花被片4,背面具短毛和螫毛,2片背生者花后增大。瘦果表面有褐色斑点。 花期7~8月,果期8~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504页.图1008)生于海拔800~2600m的干燥山坡或山丘坡地。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 宽叶荨麻的主要特征在于:为多年生草本。茎高达1m,疏生螫毛和微柔毛。叶对生,叶柄长1~3cm;托叶分生,线状披针形;叶片狭卵形或宽卵形,长4~9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具锐牙齿,两面均被短棒状钟乳体和疏生螫毛与微柔毛;基生脉3。雌雄同株或异株,同株者雄花序生于茎上部腋生,长达8cm;雌花序生于雄花序之下,较短;雌花被4,内2片花后增大,柱头画笔头状。瘦果卵形,稍扁,近光滑,花期6~8月,果期8~9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504页.图1007)生于海拔900~3700m的山坡林缘或沟边。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河南、湖北、湖南。 日本、朝鲜、原苏联西北利亚东部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全草,切段,晒干。 【化学】: 全草含多种维生素、鞣质,并含有香叶木甙(Diosmin)。茎皮主要含蚁酸、丁酸及有刺激作用的酸性物质。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3 【药性】: 性味 辛、苦,寒。 有毒。 ❶ 《纲目》:“辛、苦,寒。有大毒。” 功效 祛风除湿,解痉活血,解毒。 主治 风湿关节痛,产后抽风,小儿惊风,荨麻疹,慢性气管炎,糖尿病,毒蛇咬伤。 ❶ 《益部方物略记》:“善治风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外用:捣汁涂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内服宜慎。《图经本草》:“误服之,吐利不止。”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内蒙古中草药》:“治风湿性关节炎:荨麻适量,煎汤外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